□本报记者张莹赵家卉通讯员马凌珂
夏日,“中国西瓜之乡”夏邑县空气中弥漫着瓜香气息。
6月17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专家何楠博士一行三人又下乡了:新培育的中蜜系列西瓜新品种终试结果如何?夏邑县西瓜产业总体生产形势咋样?瓜农有啥新建议、新问题?何楠要去现场看一看。
何楠的另一个身份,是河南省西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从2019年开始,河南省西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对口科技帮扶夏邑县,他们摸清夏邑县西瓜产业种植的短板,建设示范基地,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升级栽培模式,改变瓜农传统观念,目的是推动夏邑西瓜产业转型升级,让“中国西瓜之乡”真正成为夏邑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老品种变新品种
夏邑县和永城市的交界处,何楠团队的新品种试验田就选在这里。中蜜系列西瓜新品种观摩品鉴活动当天在试验田旁的乡间小路举行,吸引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围观品鉴。
10个新品种100个西瓜样品,齐刷刷地两排摆开,同行的邵正伟、刘根,依次切开试验西瓜。
测糖度,观性状,何楠一边认真记录,一边仔细观察,不时让群众品尝新品种西瓜。“测试结果显示,新品种西瓜中心糖度最高达15.1%,瓤质细脆,汁多皮薄,果形周正、性状稳定,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均可大面积推广。”何楠说。
“中蜜1号太好吃了,含糖量高,非常耐储运!”夏邑县两家育苗基地的负责人高波和常勇刚,很早就开始关注何楠团队的科研成果,新品种终试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经过现场一番对比,当场确定对中蜜1号、中蜜2号新品种进行育苗。
夏邑县是“中国西瓜之乡”,地处黄泛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气候适宜,具有栽培西瓜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早春保护地西瓜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在17万亩以上,年总产量约65万吨,产值在20亿元以上,主要分布在北岭、太平、胡桥等乡镇。
“夏邑西瓜品种较为单一,以花皮圆形红瓤早熟的8424为主,该品种果皮薄脆、产量较低、瓤色偏粉红,采收时易裂果,给瓜农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多次调研后,何楠团队发现了传统西瓜品种的短板。
怎样突破?为提升西瓜品质,何楠团队开始培育推广适合夏邑种植的西瓜品种。
“我们培育的中意1号、中彩3号等功能性吊蔓小西瓜,采取吊蔓栽培新模式,深受消费者和瓜农欢迎!中蜜系列新品种经过3年试验,在夏邑县表现优秀,可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何楠说。
中意1号、中彩3号是功能性吊蔓小西瓜,富含番茄红素和瓜氨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从传统的8424升级为更优新品种,西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夏邑西瓜的品质和附加值。”何楠说。
地上爬变空中吊
6月18日,何楠团队来到夏邑县北岭镇孙营村,北岭镇是夏邑“中国西瓜之乡”的起源地和核心种植区,孙营村是河南省西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示范基地。
种植大户孙建国建了50亩高科技示范园,何楠团队从种植到管理进行科技帮扶。听说团队人员要来基地,孙建国早早地在大棚等候。
“今年大棚小西瓜的产量咋样?”何楠问。“小西瓜亩产超过了1万斤。”孙建国说。
“今年大棚瓜苗移栽时遭遇低温天气,一些地方出现了幼苗冻死的情况,幸亏何博士及时指导,避免了冻害,获得了丰收。”孙建国说,基地的小西瓜被当作精品瓜出售,五月刚上市时最高10元一斤,不出夏邑县就基本卖空了。
西瓜大棚里,植株瓜蔓向空中生长,小西瓜结在半空非常诱人。
何楠蹲下身来,仔细察看根部:“你看,有些嫁接苗嫁接亲和度不好,影响植株养分的吸收,移栽时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建议孙建国,把大豆煮熟做成有机肥做底肥西瓜会更甜。
按照何楠团队的指导,孙建国的大棚采取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模式:一垄双行加密种植,用农膜覆盖,内置滴灌管,实行水肥一体化。
“西瓜可以用地爬栽培方式,也可以用吊蔓栽培方式,吊蔓栽培由于向空中长,四面通风、透光,小西瓜糖分高,口感品质特别好。”何楠说,“吊蔓小西瓜虽然瓜小,但因为密植,和地爬西瓜产量基本一样,亩产8000斤~10000斤,8424大西瓜一斤约卖2.5元,精品小西瓜一斤约卖6元,效益差很多呢。”
“上个月,在北京大兴西瓜节上,夏邑西瓜获得中型西瓜综合组冠军、小果型西瓜综合组亚军和新品种奖三项大奖,孙建国的小果型西瓜捧回了沉甸甸的大奖。”何楠说,在全国最高水平的西瓜大赛上获大奖,提升了夏邑西瓜在全国的美誉度。
“何楠博士的团队为北岭镇的西瓜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品种示范、技术培训,带动了全镇吊蔓小西瓜的种植,今年全镇西瓜产值将突破3个亿!”北岭镇党委书记邵明启说。
目前,夏邑推广功能性吊蔓小西瓜1000余亩,孙营村、朱楼村等发展成为功能性吊蔓小西瓜种植专业村。
老技术变新技术
“何博士,我的大棚西瓜出现裂果,还没采摘就烂在地里,这是咋回事?”
“这是西瓜品种和栽培管理的问题,把自根苗改为嫁接苗种植裂果会明显减轻。”6月18日,何楠接到太平镇吕格村瓜农的电话并及时给出建议。
在何楠看来,夏邑西瓜要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必须改变传统的自根苗种植,使用砧木嫁接苗种植。
夏邑县的瓜农一般都是流转土地建棚,因传统观念多采用自根苗种植,第二年种植时容易发生枯萎病等,导致大量死苗。
“重茬自根苗种植,容易发生枯萎病造成西瓜死苗。为避免病害和死棵,瓜农种植一年就得挪地,给生产造成了不便和损失。”何楠说。
为转变夏邑瓜农的种植观念,何楠团队在夏邑县建设了300亩功能性吊蔓小西瓜栽培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导瓜农采用嫁接苗种植西瓜,解决重茬死苗的技术难题。
“我们通过县农广校技术培训平台,定期邀请何博士为瓜农讲解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夏邑县农广校校长王留标说。
“我们建有微信群,种植大户、合作社、瓜农都加了微信,碰到种植难题随时联系,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何楠说,“夏邑嫁接苗种植变多了,还应运而生了三家育苗工厂,满足瓜农对西瓜嫁接苗的需求。”
2019年以来,河南省西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2名专家团队成员,在夏邑县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服务,室内讲课,现场指导,示范引领,培训学员5000多人次,解决了夏邑西瓜种植中一系列难题,有力推进了小果型西瓜在夏邑的落地。近期,他们又与夏邑县政府筹备建立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试验站。
“目前,夏邑县有17万亩早春保护地西瓜,其中吊蔓小西瓜有1000余亩,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要以小果型西瓜为突破口,布局推进吊蔓小西瓜种植,争取种植面积达3万亩,让西瓜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何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