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龙谁说从机关到农村就“水土不服”?稻虾轮作鱼藕共生大暑时节农事忙 13座大棚养殖300万只蝎子一个人带火一个产业西华有个“桃状元”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44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25

鲁山县张湾村两村民联手

13座大棚养殖300万只蝎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

7月18日,在鲁山县库区乡张湾村的一个塑料大棚内,一个个背上爬满了刚出生小蝎子的母蝎,被工人用镊子轻轻夹起,从鸡蛋托盘制成的“窝状产房”内,转移到一个个大号一次性塑料杯里。

“一个母蝎放进一个塑料杯里,就能避免母蝎爬动时互相干扰,防止小蝎子从母蝎背上被‘甩掉’,从而保证了小蝎子的成活率。”养蝎厂合伙人、已有18年养蝎经验的凌成吉说。

据凌成吉介绍,一只母蝎平均一次产下30只左右的小蝎子。小蝎子出生后不久,就会凭直觉爬到母蝎背上,挤成一团待上三五天时间。其间,小蝎子靠吸取母蝎背部提供的营养生活,五天后小蝎子第一次蜕皮,之后就可以离开母体独自觅食了。如果最初的几天小蝎子从母蝎背部掉落,又找不到自己的“母亲”,就很难存活下来。

2022年6月,凌成吉和吕延克合伙承包了张湾村6个闲置的塑料大棚,改造后用来养蝎,本报2023年3月31日2版曾以《鲁山县吕延克闲置大棚养蝎盘活集体资产》为题进行过报道。

“那时有50多万只小蝎子,把一个个塑料盆放在大棚内的铁架子上,很麻烦。现在我们改成了地面养殖,每个大棚分为12个方格,周边用高15厘米左右、光滑的塑料片围起来以防蝎子跑掉,每个方格内用空心砖垒成3个养殖区,这样管理起来就省事多了。”凌成吉说。

凌成吉和吕延克也很感谢本报的前期报道。“报道后,我们有了名气,近段时间以来,我们接待了不少参观者,有附近乡镇的,也有省内各地的,甚至还有山西和内蒙古的,有的参观者还当场买了些小蝎子回去养呢。”吕延克说。

另据凌成吉介绍,他创新利用空心砖替代鸡蛋托盘养蝎,省时省力成本更低。另外,蝎子可以承受45℃的高温,夏天在大棚上加装一个遮阳网就行。“可以说是一次性投入长久使用,一个大棚目前能养20多万只蝎子呢。”凌成吉说。

目前,他们的养蝎大棚已发展到13座,大小蝎子已发展到300万只。“等这茬母蝎全部生下小蝎子后,基地蝎子规模将达到500万只。这样的养殖规模,在全省也不多见。下一步,我们准备联合附近有闲置大棚的村进行蝎子养殖,共同把养蝎事业做大做强。”凌成吉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