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晓辉
近日,中国中药协会就近期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情况发出《倡议书》,向中药行业公开倡议从业人员提高政治站位、维护中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倡议医药企业制定合理采购计划、保证药品质量、维持药品价格稳定、反对哄抬炒作药材价格、促进产销直接对接。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也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应对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情况。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中药材价格开始进入持续上涨通道,上涨幅度大,上涨周期长,在有数据记载的中药材商品史上极为罕见。特别是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等药材的价格涨得更是离谱。许多种植农户、中药生产企业及政府部门反映,中药材价格上涨虽为中药材种植户增加了一定收益,但给中药生产企业、药品使用单位和看病百姓带来较大困扰。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价格上涨能为当地很多有经验的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但许多种植户对此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短期看似有益,长远看价格暴涨会吸引大家一窝蜂式扩大种植规模,这样既不能保证药材质量,也势必会带来后期的价格快速下跌。”
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业内普遍的说法有:资本炒作、疫情刺激、劳力成本上升等,但记者通过对产供需调查分析发现,本轮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虽极为复杂,但多年来多种中药材盲目生产更是为此轮涨价埋下伏笔。
首先主要是中药材产业链上,工业及终端的市场规模与营收水平远高于种植端,工业企业为整个产业链的获利主体和话语权掌握者,但长期不重视源头和供应链保障;再加上中间环节混乱,生产环节得不到反哺,即使中药材价格暴涨,药农也得不到多少收益,客观上造成中药材生产端保障能力极为薄弱;受2016~2018年行情持续回落影响,种植户种植热情褪去,但留下大量重复建设过剩产能,为2019年之后的行情暴涨埋下伏笔。
其次,药典质量门槛提高后,多种中药材生产和资源难以保障,造成多种中药材原料缺口加剧,典型品种如连翘、酸枣仁、川黄柏、当归和党参等。市场合格品极度短缺,商家囤货待沽,价格快速上涨是必然。反过来又刺激产区“抢青”甚至“灭绝式”采收,产区农户为了争抢货源,不惜砍枝、砍树拖回家再采摘,不但造成合格品减少还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而人为造成这些品种连续数年大幅减产,价格连续攀升;而价格攀升再度刺激灭绝性采收,形成这类野生、半野生药材价格越高越减产直至灭绝的“死循环”。
另外,受自然灾害影响减产的药材价格上涨也较多。2020~2022年,我国多地出现干旱和洪涝灾害,有不少药材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因自然灾害而涨价的药材有:青翘、酸枣仁、柏子仁、沙苑子、白术等。由于无法判断未来气候,导致药农不敢种植超过3年生长周期的药材。2022年,全国中草药种植面积萎缩30%,预计2023年依然呈现萎缩状态。
中药材价格虚高不仅增加了消费大众的负担,也会对上游药材种植农户、部分经营商构成错误引导,误判行业市场需求,在跟进药材的炒作中遭受重大损失。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遏制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