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胡晓王永安
区位优越资源丰富
走上蚕坡服务蚕农
蚕茧丰收产销两旺
获评“河南丝绸文化之乡”
传承古法改革创新
知名专家匠心指导
处暑时节,日照充足,雨水均匀,鲁山县下汤镇柞蚕养殖示范园区的柞坡愈发郁郁葱葱,老蚕农李国明开始放养第一批成功孵育的秋蚕宝宝,一只只蚕宝宝尽情享受着栎叶“美餐”,显得十分娇嫩可爱。“一个多月就可结蚕茧采收了。”李国明说。
鲁山县总面积2432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广袤而稠密的柞树林,为柞蚕养殖提供了丰厚而鲜嫩的“美食”原料。全县拥有柞坡资源137万亩,适宜放养柞蚕的有80余万亩,目前可利用柞坡养蚕的有38.6万亩。
近年来,鲁山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两山”理论,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着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近日,记者专程到该县对这一“神秘”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探访,感受其“破茧成蝶”的发展新气象。
昨日辉煌成胜景
8月24日,在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20多名工人操作着老式手工织机,正在生产“鲁山绸”。听着繁忙的织机声,谈及鲁山蚕桑产业的历史,该公司董事长周斌满脸自豪。
周斌介绍,鲁山柞蚕是中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已有4000多年的养殖历史。历史上,鲁山县是南控襄宛、北扼伊洛的战略要地,素有“柞蚕之乡”的美称。据《鲁山县志》记载,“鲁山绸”始于夏朝,兴盛于唐朝。在唐朝,鲁山县是离洛阳最近的丝绸产地,进而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供货地。“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鲁山绸”被列为贡品,在县城西关骆驼场满载驮运,沿着大唐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各国。
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纂修的《鲁山县志》记载:“鲁邑多山林,近有放蚕者。”鲁山蚕农视蚕坡为聚宝盆,把柞树当摇钱树,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蚕坡柞墩始终是蚕农赖以生存的宝物。俗谚“一季蚕,半年粮”“一筐蚕,十亩田”“宁舍懒婆娘,不舍蚕丝行”,极言养蚕织丝之重。
民国初年,鲁山柞蚕业臻于鼎盛,出现了“孺妇会络经、处处梭子声”的繁荣景象,蚕业在当时地方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鲁山绸”从生产到染织全过程绿色无污染,品质高、纤维细、色泽亮、易纾解,具有天然珠宝般的光泽、爽滑的手感和优良的抗菌、防螨、除湿、保暖特性。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鲁山绸”代表中国参展获得金奖,被誉为“仙女织”“纤维皇后”“人体第二肌肤”。从此,“鲁山绸”声名鹊起,享誉全球,成为丝绸制品中的“王牌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山蚕桑产业历经一个快速恢复发展的时期,一度重现昔日辉煌。受制绸工艺复杂、丝绸制品价格较高等多种因素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柞蚕放养量逐年萎缩,但鲁山、南阳南召一带的养蚕人,还是完整系统地保留了伏牛山柞蚕养殖加工生物圈和产业链,孕育了一化柞蚕茧丝绸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
今朝聚力兴产业
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柞坡资源生态保护和柞蚕养殖加工等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按照蚕业“十四五”规划的整体布局,积极实施“抓科技、建基地、兴龙头、促服务”蚕业发展战略,适度规模做一产,极致精品做二产,文旅融合做三产,多措并举推动蚕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强化培训,传授技术。每年从蚕种投放到放养,鲁山县都会出动技术人员,全程义务指导蚕农生产,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宣传蚕业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可能降低风险。该县还派出技术人员,对蚕农伐坡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无人机对蚕坡进行监控管理,统一建设以中高干为主、低干(无干)为辅的生态友好型柞坡,使柞树资源既转化为经济优势,又保持良好的生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林蚕共赢目标。
鲁山县多次邀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负责人、蚕业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等专家,前来指导蚕桑生产与加工。2018年引进“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益”的桑蚕规模种养新模式,在张店乡、下汤镇、赵村镇、四棵树乡发展桑蚕示范基地4个,面积300余亩。近两年,该县采取人工感光解除滞育法、人工低温解除滞育法和对蚕蛹注射激素解除滞育法,探索柞蚕制种新技术,以点带面推行二化秋蚕放养,增加蚕农收益。
此外,鲁山丝绸的手工制作约30个环节,工序烦琐。鲁山县广泛征集民间艺人,采取老中青结合形式进行传帮带,使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得以传承。
供应蚕种,办理保险。鲁山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向蚕农供应蚕种,早年发放蚕种购买补贴,近几年免费发给蚕农放养,并协调林业部门办理伐坡手续。坚持与农业保险公司对接,为农民养蚕购买保险,化解重大自然灾害和柞蚕病虫害造成的生产风险,为蚕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解决蚕农后顾之忧。
2022年,鲁山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获得了河南省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今年,为大力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有经验的新型蚕农队伍,该县对一批做出显著贡献的蚕农及蚕业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
柞蚕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经四眠至五龄,老熟结茧,历时约50天。“养一季蚕要转场移坡四五次,风调雨顺时收获不错,苦有所值;怕就怕灾年,冷热异常,狂风暴雨,兽侵鸟叼,损失就大了。但蚕坡免费用,蚕籽免费送,政府还有兜底保护收购价,只要你付出足够用心,一斤蚕籽能收获250斤左右的蚕茧,卖8000元不成问题。”下汤镇松树庄村村民王贵军介绍,他养蚕40余年了,家里盖起了3层小洋楼,儿子和多数亲戚也都从事养蚕事业。
扶持龙头,打造品牌。据鲁山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县柞蚕常年放养面积8万亩,放养量1000公斤,桑园500亩、养桑蚕600张。2022年全县放养柞蚕1084.5公斤,柞蚕鲜茧产值近3000万元,户均养蚕收入超过3万元。
鲁山县还有10万多名农民长期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江苏等20多个省份,设立固定的柞丝绵加工厂点,年加工原料茧壳3500吨,生产柞丝绵2800吨,年加工销售柞丝绵被140万床,蚕丝销售收入约15亿元。
作为全国典型一化柞蚕主产区、全国蚕丝生产基地县、河南省柞蚕养殖生产重要基地县,鲁山县长期以来为外贸提供优质茧丝绸产品,为我国茧丝绸产品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省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柞茧丝绸产品这一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2011年,鲁山县的“中原养蚕丝绸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2年8月,“鲁山绸”入选河南省首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2017年,鲁山一化柞蚕茧丝绸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在2020年举办的平顶山市首届特色文化暨名优产品博览会上,色泽鲜丽、丝缕匀称、柔而坚实的“鲁山绸”产品被评为“鹰城十大名优产品”。目前,该县的丝绸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有河南伟富实业有限公司、河南靖焜实业有限公司、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等,代表性民间作坊有瓦屋镇李老庄村岳石头家丝绸手工作坊,全县注册的丝绸产品商标有“鲁山丝绸”“仙女织”“昕阳光”“洋瑞”“千禧公主”等。
“我县秉持强主体、育品牌、促融合、提效益的理念,着力塑造‘丝路之源、家纺之都’的地方形象。今年4月23日,我县被命名为全省首个‘河南省丝绸文化之乡’,同时成立了河南省丝绸文化研究中心。6月,我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柞蚕之都’殊荣。”鲁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叶锐说。
三产融合,拉长链条。鲁山县在抓好蚕桑、丝绸产品生产的同时,注重发展蚕业精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领域。蚕蛹是市场上广受欢迎的高蛋白美食产品,不但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还成为一些中高档餐馆的招牌菜。一些龙头企业还开发出蚕丝画、药物颈枕、婴幼儿用品、蛹虫草、蚕蛾酒等系列绿色产品。
为推进三产融合发展,鲁山县以点带面,支持四棵树乡张沟村实施“织女村”文旅项目,打造集高端定制、生态采摘、休闲体验、丝绸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张沟村与河南伟富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桑园120亩、果桑采摘园40亩,建立柞蚕养殖基地3000余亩,设置了800平方米的丝绸展览馆,开发了桑叶茶、桑叶菜、桑叶面、桑果酒等系列产品。该项目还计划改造民宿35间,让游客深度体验鲁山“丝绸文化”。
明天美好更可期
据了解,鲁山县一化性柞蚕茧、丝绸、蛹尽管在市场中已有很高的知名度,但蚕桑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像蝶王神酒、鲁山绸”等过去的知名老品牌需要进一步宣传推介;该县现有的涉蚕企业,还亟待做大做强,发挥更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鲁山县申报了1亿多元的专项债资金,实施三产融合提升项目。其中一产方面,该县计划采用大棚技术,规划建设标准化蚕种示范场(柞蚕种场)2个,建成生态高效柞蚕养殖基地10万亩含10个示范园区、3个织女村和1个良种繁育基地),同时采取与遵义、南召等地蚕农合作的方式,推行异地放养,调配东北和四川蚕种进行异地复壮,推动这一特色产业真正“破茧成蝶”,重新回到经济主赛道。
二产方面,巩固“南召的毯、方城的丝、鲁山的绸”等产业布局,在保留纯手工织绸等差异化产品的同时,大力引进现代织绸工艺,扩大龙头企业生产规模,把丝绸产品成本及市场价格降下去,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产方面,推进蚕桑产业与文旅、民宿、研学等产业有效对接并融合,引进“蚕桑研学小镇”等蚕业研习实践基地项目,兴建鲁山柞蚕展示馆、丝绸文化博物馆及全国丝绸产品交易中心。在成功申报为“中国柞蚕之都”的基础上,加紧谋划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进一步提升鲁山蚕桑产业的影响力。
“我县将修订完善奖补政策,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柞蚕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同时加大蚕桑领域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积极培育名优品牌,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让其在服务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鲁山县委书记刘鹏说。
(本版图片均由马进伟提供)“(
“织女”织就“五彩云锦”
移蚕转场青山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