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袁桥迈向新生活签约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白露时节,不同农作物如何管理?洛阳“宿”梦山水间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7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08

古村袁桥迈向新生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开/栏/的/话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国家的战略规划,更是每个在外打拼的乡村儿女心中的美好期盼。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九个部门发布了《“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组织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倡导大学生走进乡村建设,动员有能力者回归家乡贡献力量,吸引农民工返乡投身建设,引导企业家投资兴业于乡村,鼓励退休干部、有成就的人士等返乡建设。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的有志之士在返乡建设过程中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即日起,本报特别策划“我的家乡我建设”系列报道,全媒体报道返乡创业者的做法、努力和成果,以期让桑梓情怀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传承发扬,让乡土文化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共同打造美丽富饶的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李晓辉通讯员王向人

9月初,走进嵩山脚下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草木葱茏,碧水环绕,随处可见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明清四合院建筑,新修复的古寨墙上写着的“袁桥”两个醒目大字,显得巍峨大气,三三两两的游客从寨门进进出出,古寨里不时传出人们的谈笑声……

2011年还是郑州市级贫困村的袁桥村,在郑州市磴槽集团公司董事长袁占国及袁占欣、袁占军三兄弟等袁桥人想方设法的帮扶下,袁桥古村落得到修复保护与传承,2018年年底实现全村脱贫,村里还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经济发展合作社,设立了慈善工作站,发展起了千亩梨树园……如今的袁桥村,时光仿佛停留在几百年前,但生活已悄然改变。

今年3月19日,袁桥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幅集文旅融合、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未来乡村美好画卷已初步成型。

修旧如旧传承焕发新生

袁风万里云舒卷,桥影千春日往来。9月的第一个周末,从袁桥古村东南寨门漫步进入古村落参观游览,当进到“慈善门第”门口时,发现左边的宣传栏上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每月为袁桥古村老人65岁以上发放养老金。分别为:65至79岁每月300元,80至89岁每月500元,90岁以上每月1000元。并对天灾人祸、大病、特困、考上大学等急需帮助的村民进行资助。

退休返乡投身家乡建设中的袁忠告诉记者,这项举措在2015年就开始了,至今袁桥村慈善工作站共计发放养老金、大病救助金、学生资助金、扶贫助困金等近500万元。

袁桥村历来注重慈善文化传承,从袁桥村走出来的袁占国、袁占欣、袁占军三兄弟经营的磴槽集团一直是登封市民营企业中的首善。饮水思源,2015年,三兄弟在袁桥村成立了河南省首家村级慈善工作站,开展大病救助、夕阳关爱、扶贫济困、金秋助学等活动。

“袁桥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以前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渐次破败的样子,心里就不是滋味,家乡一直牵挂在我们兄弟仨的内心深处。”排行老二的袁占欣告诉记者,早几年有传言老家袁桥村可能要整体搬迁建设工业园区,后来没了下文,袁桥古村保存下来了,但这段插曲也坚定了袁氏三兄弟永久保留并传承保护古村的决心。

2017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依托村内明清古迹、新石器时期遗址,结合乡土民情、红色文化,袁家三兄弟成立了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陆续投资3亿多元,系列地修复保护与建设古村落,使袁桥村的历史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目前,私塾学校、文化大院、农耕文化展示厅、文化陈列馆、仿古游园、文化广场、窑洞地坑院、古寨墙、古寨门、水系景观、水上乐园、美食街等系列修复和建设工程已竣工。

经过几年发展,2022年年底袁桥古村正式成为国家3A级景区,解决袁桥几百名劳动力就业;袁桥村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村民年年实现分红,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别村人一提到俺袁桥都说‘袁桥老美啊’,村民有股份,老人有补助,看病村里兜底,你看我这活儿,不累,一个月还有1800元的补助,咋能不美呢?”在直通寨墙外面的地下暗道口,64岁村民袁海建负责看守和卫生,他兴奋地谈起了自己当下的美好生活。

如今的袁桥村已成为郑州美丽乡村精品村,新修复的寨墙、巍然屹立的寨门楼、文化陈列馆、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地坑院和农耕文化展示厅……一进村子,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廊中,处处彰显着古村落的庄重和威严。

乡贤返乡奏响振兴乐章

生活就像一壶老酒,年代越久味道越浓。老家就像老人的怀抱,永远的温馨、慈祥,充满安全感,让人魂牵梦绕。

在袁占国、袁占欣、袁占军三兄弟的心里,袁桥村是有历史、有故事、有温度、有传承的家。

“人有了实力后,总要留下一些东西给后世子孙的,就像我们明清时期袁桥村的名人一样。把袁桥古村永久保留下来,给后世留下一个古老的村落标本,让家乡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慈善文化得以传承,家乡的亲情得以延续,乡村文明的根基得以呵护,建设家乡我们义不容辞。”袁占欣说。

袁桥村的建村史已有将近600年,袁氏家族在这里已经繁衍了25代。袁氏族人不但朴实勤劳,而且乐善好施、扶贫济困、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令家族骄傲的人。如今,以袁氏三兄弟为首的一批袁桥人走出去,返回来,带回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用赚到的资金反哺自己的家乡。

袁占国、袁占欣、袁占军三兄弟,致富不忘家乡,为了不让袁桥的古建筑被岁月埋没,累计投资近4亿元,保护修复袁桥古村。

“为家乡建设就没想着回本。”袁占欣说。

袁忠、袁祖谦、袁金标等人,退休后放弃了安逸生活,坚持投身袁桥的建设中,不讲回报、不计报酬。“做好一个合格的带头人,才能带着乡邻振兴家乡。”退休干部袁忠被村民们誉为袁桥的“大管家”,拥有极高的声望,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他出马,很快就迎刃而解。

袁占松、袁振东、袁松涛、高建中、郑素萍等人,之前在外都是企业骨干,当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公司成立时,他们便放弃之前丰厚的薪水,返回袁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为袁桥的发展增砖添瓦。“把拓艺这个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在老家我也有用武之地了。”郑素萍说。

袁桥的发展,要想做大做强,还必须从外聘请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进行规范而又科学的管理。近年来,袁桥村从外聘请了王献敏、司建彬、王向人等具有高级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才,规范内部管理,开拓业务渠道。“袁桥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比袁桥人还了解袁桥的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向人说。

如今的袁桥村,保存有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类聚居区遗址,有600年古槐树、500年石臼爻等,从明朝、清朝到民国代代有遗存、朝朝有记载、处处有故事,这个保存比较完整的整建制古村落吸引了众多游者慕名而来。

在村北部建设的100余处别墅型独家小院、孤寡老人幸福楼和老人集中供餐楼都已投入使用。新建区供排水、电力、道路、网络、暖气一切设施应有尽有,已安置村民70余户近400人,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乡贤返乡、退休回乡、能人入乡、规划建乡,袁桥村将鲜明的红色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特有的慈善文化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把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传统村落活起来、传统文化传下来、历史文脉续下来、红色基因留下来、慈善风尚继下来,重新焕发传统村落的文化优势,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逐步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袁桥样板。”登封市农委主任刘明战点评道。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