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韩静臧佳佳
黄龙湿地公园是临颍人的“后花园”
时维九月,秋高气爽,硕果飘香。走进临颍县,处处可见辣椒红遍、丰收在即的场景。
9月15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数字辣椒产业发展大会在漯河市举行。开幕式上,临颍县再获国家级荣誉,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数字辣椒第一县”称号。活动期间,食品研发、冷链物流、品牌客商、批发市场、智能机械、农化服务、品牌服务、数字服务等八大行业代表与临颍县政府进行集中签约,临颍辣椒“朋友圈”再扩大。
“我们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紧抓发展机遇,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推进‘麦椒套种、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临颍县县长任会刚说。
新思路带来了新气象,2021年,临颍县被认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2022年,临颍县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中国数字辣椒之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县等称号。
科技赋能品牌引领县域“椒”点叫响全国
“以前辣椒种植管理成本高,得先育苗、再移栽,移栽时候弯腰跪在地上,一天种不了多少。现在都是机器播种,一天能播近60亩地。”近日,看着即将丰收的辣椒,临颍县王岗村种植大户王会婵感慨地说。
现如今,远程、技术、智能,已成为临颍辣椒“新农人”的关键词。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偌飞说,一台播种机每天能播种辣椒近60亩,同时地膜和滴灌带的铺设也一次性完成,不仅简化了以往育苗、移栽的多道程序,比原来的人工效率提高80倍以上,出苗率还提升至90%以上。种植、浇水、喷药、收获,经过数字化“武装”的新型机械,让种植更高效,管理更精细。
“临颍县在全省率先实施‘5G+智慧农业’,构建‘一云、两中心、三平台、N个系统’,实现环境监控、农情监测预警、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数字化管理,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1%以上。”临颍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常国庆介绍说。
5G与农业的有机融合,让临颍县的智慧农业水平领跑全国。目前,该县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比例达95.8%,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7.2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成功创建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县;绿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实。临颍县农业产业以粮食、蔬菜、生猪为主,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达53.3万吨,是国家粮食核心区产粮大县、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千亿斤规划重点县和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常年出栏生猪130万头左右,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小辣椒、大蒜等各类蔬菜产量达260多万吨,成功创建辣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豫中南地区最大的小辣椒种植和交易基地;大力推进“麦椒套作”模式,麦椒套种面积30万亩,比传统纯麦种植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全县农民整体年均增收10亿元,实现钱粮双丰收。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现代化冷链物流发展迅速。该县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9家,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突破8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8∶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我国中部最大辣椒冷库群,仓储能力35万吨;建设国际农产品仓储物流园、辣椒期货价格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形成中原地区最大的小辣椒产销集散地;加强乡村物流和线上线下商贸体系建设,成功入围全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百强县培育名单和全省供销社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布局;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广,以“菜单式”的形式围绕耕、种、防、收发展社会化服务,服务小农户13495户。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金秋时节,走进临颍县的乡村田野,映入眼帘的是村民的质朴笑脸、盎然的绿化苗木、精致的美丽庭院,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散发着文明气息。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临颍县实行农村垃圾保洁市场化运作,每年县财政出资3000多万元,以购买服务模式引入4家专业保洁公司,涵盖服务全县96%以上行政村;探索推行“近郊乡镇与城区并网处置、中心乡镇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远郊乡镇生态治污”模式,整治污臭坑塘1600多个,并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卫生户厕改造率达85%以上,获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称号;全面提升农村村容村貌,基本实现村庄道路“一眼净”;建成“美丽小镇”3个、“四美乡村”30个、“五美庭院”6529户。杜曲镇北徐庄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中国名村”,与南街村、龙堂村一同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力培育“旅游+”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以围绕三产融合打造的“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小商桥景区等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为依托,做精农业产业旅游;乡村旅游“最美中原丰收‘品味’之旅”线路,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乡村四时好风光--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开发繁城镇“三国历史”源头资源做活三国文化,充分挖掘南街村“红色爱国”研学资源,推进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春节期间,临颍县仅大郭镇胡桥村就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客运线路覆盖全县367个行政村,农村路线班次间隔30分钟以内,成功创建“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安全饮用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98%以上;完成75个农村配电台区升级改造,农村电网10千伏电网互联率达到68.1%,村通电率和村村通动力电全面实现100%;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对经鉴定为C级、D级的危房户全部纳入改造计划;推动乡村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农村5G网络村级覆盖率达93%,实现部分农村重点场所和高铁沿线深度覆盖。
公共服务设施持续优化。改善乡村教育办公条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1100个;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农村学校改薄提升项目15个,新建改建教师周转房118套;强化农村医疗保障,持续实施乡镇卫生院提标工程,建成运行医共体集团信息化平台,县乡村三级实现基础业务系统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59个农村幸福院,建成率和运营率均达100%,乡镇范围内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构建“四治”融合格局建设平安法治临颍
走进临颍县新城街道颍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便民服务大厅等功能室一应俱全,社区干部亮牌上岗,耐心为群众办理各项事宜……
乡村要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关键。该县坚持“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原则,逐村研究制订整顿工作方案,确保新排查出的2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一个、提升一个、巩固一个;抓实“五星”支部创建,制定细化5个方面29项112个具体工作任务;对37个房屋破旧、面积不达标、红色标识不明显的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改造、新建、整合等方式进行提升,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
“在平安法治建设中,我们构建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格局。在自治方面,践行‘枫桥经验’,完善‘一约四会’‘民情夜市’等载体,梳理总结新城办‘552’群众工作法等基层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务实管用、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常国庆说,全县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六防六促”排查化解、“雪亮工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等乡村治理工作,形成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工作局面。
在德治方面,该县制定了红白事操办流程及标准,把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同时,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临颍、临颍“抖”文明平台以及主街道、公路两侧的“文化墙”,营造浓厚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认领、“乡村光荣榜”人物选树,以及戏曲展演、送春联进万家、“孝老敬亲”集体拜寿活动;在智治方面,实施“互联网+智慧党建”,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群众学习技术、干群交流沟通线上平台。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创新线上公开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掌握村级事务管理情况,打造“阳光临颍”。
该县还完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巩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建设,建成16个乡镇办、367个村级、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个乡镇办建设县图书馆分馆,实现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全覆盖;建设23个乡村文化合作社,注册社员1000余人,开展节庆活动演出200余场,上传作品310部、乡村美拍30部。
“我们将放大优势、突出特色,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化‘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标杆。”临颍县委书记李俊伟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临颍县委宣传部提供)
风景秀丽的乡村游园
冬瓜喜获丰收
闻名全国的临颍经开区休闲食品
漯河市豫禾农业生菜漂浮穴盘育苗基地
固厢乡金仝村种植基地的葡萄丰收啦
繁忙的临颍辣椒交易市场贾庆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