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田畴沃野唱欢歌
第1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87期:第1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22

叶县田畴沃野唱欢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李君华焦萌姬冠鹏王岚莹文/图

梦里水乡

秋收时节,田野流金,叶县大地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壮美油画:长着长长玉米棒的玉米株正由青变黄、棕红色的高粱穗颗粒饱满、火红的辣椒长满枝头、浅白色的韭菜花铺天盖地、果园里硕果累累、设施农业里青枝绿叶,与之相映衬,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文旅项目游客不断,农家小院尽显和美……广袤田畴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叶县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坚持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发展,灵活运用“1+X+Y”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在二产、三产中获得更多收益。

“环境美了、钱包鼓了、生活更幸福了。”这些成绩的背后,都蕴藏着叶县乡村发展的“幸福密码”,擦亮了叶县民生的幸福底色。

特色产业夯根基

走进廉村镇王店村的辣椒产业园区,红绿相映的辣椒一望无际,一簇簇“辣椒花”绽放枝头,几十名椒农正在忙着采摘,地头上称重,一幅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

“去年我在村里帮助下种了20亩‘麦辣套’,每亩收益8000块钱。今年我又种了40多亩,雨水均匀,辣椒长势比去年还好,收入肯定更高。”看着火红鲜亮的辣椒,种植户王松贺掩饰不住兴奋。

王松贺口中的“麦辣套”,就是按照每亩地三行小麦套种两行辣椒的种植模式,在麦田里进行辣椒移栽套种,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已成为该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我们村的‘麦辣套’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400亩了,这种种植模式通风透光,不仅保证了粮食种植面积不减产量不减,而且辣椒产量也不低。今年全村辣椒总产量预计可达700多吨,产值超千万是没有问题的!”提起地里正在逐茬采摘的辣椒,王店村党支部书记高要秋信心满满地说道。

近年来,廉村镇坚持把辣椒种植和深加工作为兴镇富民的重要抓手,按照“公司+村集体+种植合作社+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壮大“短、平、快”的“麦辣套”种植。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建起了辣椒制品加工厂,实现了农业企业与农户合作对接。“订单式”生产、“合同式”收购的“火红产业”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又增添了群众的“红火生活”。

产业兴则百姓富。今年廉村镇辣椒种植总面积已突破2万亩,预计总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带动数千名群众增收致富,辣椒种植俨然成为该镇一张亮丽的特色农业名片。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叶县,以特色产业闯出新路、转型破圈的“明星乡镇”“明星村”比比皆是。

近年来,叶县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立足实际,调结构、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建园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此基础上,叶县以农产品种植加工为主导,升级“联村共建”为“联乡共建”,加速探索推进“1+X+Y”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金融服务+村级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确立了韭菜、辣椒、花生、中药材、食用菌、畜禽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实现大带小、强带弱、共富裕的目标,达到“1+1>2”的效果。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让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充满活力,而且后劲更足,也会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叶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魏进庚如是说。

邓李乡通过村集体示范带动全乡种植高油酸花生6万亩,年产值达1.4亿元;常村镇万亩艾草产业方兴未艾,直接带动就业1.2万余人,年产值2亿元以上;马庄回族乡牛羊养殖业快速发展,牛羊存栏3万多头(只),全乡“产加销”畜产品企业遍地开花;任店镇月庄村、龙泉镇草厂街村依托久星科技、绿网菌业等龙头企业带动,种植韭菜、食用菌,被农业农村部评审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如今,多元化发展的农村特色产业正以燎原之势,全面点燃叶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智慧农田保粮安

9月15日吃罢早饭,仙台镇吴哲庄村村民王小刚就来到地头转悠。在村里的高标准农田核心区,王小刚流转了300多亩土地,那是他心头的“宝贝疙瘩”。

进入地里,随意剥开一穗玉米的包衣,金黄色的玉米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颗粒饱满、煞是喜人。“到底是高标准农田,这300多亩地管理起来很方便!现在用种肥一体化播种,站在地头卡一刷就能喷灌水肥,打药用几架植保无人机一会儿全搞定!旱能浇、涝能排,新修的水泥机耕路又宽又平,省事又省心!”他说。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地里刨收成,多一分收获自然多一分喜悦。要想让农民有更多收成,离不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绕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

“仓廪实,天下安。”叶县作为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始终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今年仅玉米种植面积就达79万亩。多年来,该县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60万吨以上,去年更是突破70万吨大关,位居平顶山市第一。

“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叶县县长文晓凡如数家珍。

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自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来,叶县提高标准、自加压力,除用好上级支持资金外,自筹70%以上资金,按照亩均投入4000元以上的标准,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万亩,安装气象服务站,配备水肥一体机,通过物联网实现了远程遥控灌溉、治虫防病……县财政还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施精心管护。

农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有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叶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当地高标准农田内的玉米、花生、大豆亩产分别在1200斤、800斤、400斤以上,玉米比普通田地亩均增产400斤以上,花生、大豆亩均增产100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已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让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文晓凡说。

农旅融合稳增收

9月16日,周六,顺着蜿蜒曲折的1号公路来到叶县保安镇,只见燕山湖生态度假村内、豫晨滨湖田园生态旅游区生态庄园里、杨令庄村马头山上……车辆穿梭不断,游客三五成群,络绎不绝,好一幅“青山不墨千秋画”。

“我们旅游区的采摘基地,采用有机种植模式进行管理,并取得了有机认证,水果、蔬菜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同时,我们结合燕山水库优美环境和地理优势进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开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双赢。”豫晨滨湖田园生态旅游区负责人乔豫晨说。

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人们青睐。叶县依托南部山区丰富的山水资源、红色资源和古迹,抢抓乡村旅游兴起大好时机,制定《叶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南部山区乡村旅游规划》,启动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十百千”工程,依托南部山区全长94公里的1号公路交通网优势,银线串珠挖掘燕山湖、望夫石山、老青山、楚长城遗址、白鹭栖息地等人文自然资源,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畅通村民与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流量入口”,走出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全景全时全龄”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路,推动“农路变景点、农区变景区、老乡变老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特别是今年以来,叶县围绕旅游1号公路,陆续举办了“桃花节”“油菜花节”“乡村电商节”“体育文化节”等南部山区踏青寻春系列活动,借助节会推介这一平台,举办了农副产品展销、农家小吃品鉴、文创产品展示、乡村旅游体验、汉服打卡巡游及自行车公开赛、钓鱼比赛等专项活动,盛邀八方嘉宾共赴叶县、共享春光、共赏美景、共话乡情,不仅醉煞游人,而且好评如潮。

“以前村上的路不好,进出都不方便,现在村上的路又宽又顺畅,周末过来郊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就在家门口摆了个米线摊儿,人多的时候一天都能卖两三千块钱呢!这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辛店镇刘文祥村村民张俊峰提起现在的生活,感慨地说。

为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画卷,叶县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巧妙结合,全域规划、连片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生态游精品景区,积极培育和发展田园游、赏花游、采摘游、农耕游,形成一田一景、一季一色,扮靓了叶县农业“后花园”。同时,紧紧结合乡村短途游以家庭为主的特点,瞄准游客后备厢,突出水果蔬菜、蛋禽奶肉等日常所需,全力培育和做大“后备厢经济”,让游客不仅玩得开心尽兴,而且放心购物、满载而归。

“原来总感觉到村里转转不如在县城看看,现在路通畅了,农家乐、采摘园、游乐场、水上乐园、民宿应有尽有,周末没事了就领着孩子家人来乡里转转看看,别有一番风味,孩子总是高兴得大喊大叫。”游客桂军峰手持相机,一边给家人拍照,一边感叹不已。

今年,叶县共谋划实施文旅康养项目33个,投资总额达101.25亿元,设计推出热销文创产品40余种,建成精品民宿、农家乐42家。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268.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17亿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征程万里实干者胜。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叶县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争、抢、拼、赶”的昂扬姿态,聚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朝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阔步前行!

“下一步,叶县将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聚焦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淳美、社会和美,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在叶县广袤的田畴沃野之上画下‘农’墨重彩、力透纸背的一笔。”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说。

田庄乡东李村蜜薯“破土而出”

阳光玫瑰喜获丰收

廉村镇辣椒生产车间内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玉米收割正当时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游人络绎不绝

豫晨滨湖田园民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