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焦宏昌通讯员刘慧敏赵雅君刘启旸
村民晾晒已脱粒的玉米赵雅君摄
9月18日,走进杞县乡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玉米棒子分装成袋,层层叠叠,随处可见。村民们把摘好的花生铺满院落和门前空地晾晒。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花生迎来“好钱景”
在杞县葛岗镇西空村田间地头,铺满了大片大片的花生,沐浴在阳光下,看着煞是喜人。农民三三两两地在田间劳作,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幸福。“今年的花生产量高,品质好,价钱高。我今年种了9亩花生,一斤能卖3块多钱,一亩地能挣3000块钱。”在田间晾晒花生的西空村村民史安杰细细地算着账,开心地笑了。
在花西村南地的一块田间,60多岁的农民张广安在摊晒花生,他抓起一把向大家展示刚刚收获的花生:“你看看我这花生,籽粒饱满,个头匀称,白花花沉甸甸的,肯定能卖上个好价钱。”他今年种了3亩花生,种植的时候科学拌种,管理的时候给花生打“套餐”,天旱的时候浇了两遍水,镇里定期有技术人员来田间指导,一直到出花生那叶子都是绿的。
张广安表示,花生种的时候有花生播种机,收的时候有花生收获机,晒干了有摘果机,花生晒干了不出地头就卖了,非常方便。开着红色六轮货车的刘胜夫妻俩就是专门到田间地头向农民直接收购花生的。
“俺和爱人一起干收花生这行,有三四年了。政府这些年把田间路都修好了,我们收花生更方便了。原来农民收获好花生后,都存放在家里,价钱虽然高了点,但有老鼠咬的话,也和现在挣的差不多,现在农民都想开了,不出地头都卖了。我们就带着秤,带着包,开着车直接来到田间地头收购,也方便了没有劳力的农户卖花生。”刘胜说。
刘胜很麻利,看起来精明强干,他一边给装好袋的花生缝包口,一边说:“多的时候一天能跑两趟,收购1万多斤,少的时候也能收个一两千斤,能挣千把块钱,装车、卸车、加工成花生米销售都挺累的。”
葛岗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张新生介绍说:“葛岗镇即时选派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传授花生种植技术和中后期管理。今年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干旱,我们又利用统战管理员、纪委监督员引导群众及时抗旱浇水施肥,确保了农作物正常生长。我们葛岗镇今年种植花生有3万多亩,全部丰产丰收。”
小蛋鸭走出“振兴路”
“过两天要降温了,得提前给鸭苗搞好保温措施。”9月19日,在杞县邢口镇孟庄村杞县运航蛋鸭合作社的12座蛋鸭养殖大棚内,孟庄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何运行和工人们忙活着,成群的白羽青壳蛋鸭“嘎嘎”走过,像是在接受他们的“检阅”。
何运行是邢口镇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他辞去郑州一家公司的职务返乡创业。经过考察学习,他决定先建1座鸭棚,养了3000多只鸭,当年获益10万多元。尝到了养殖产业的甜头后,何运行于2013年加大投资力度,又建了12座鸭棚,并注册了杞县运航蛋鸭养殖合作社,资产规模达700余万元,年销售额4000万元,成了远近有名的“鸭司令”。
“根据家乡的自然环境,我选择了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蛋鸭产业,我到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努力能把蛋鸭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带动俺村和周边父老乡亲致富。”回想多年来的创业之路,何运行显得平静而又沉稳。
近年来,杞县运航蛋鸭养殖合作社在杞县邢口、宗店、苏木、傅集、西寨、沙沃等乡镇以及兰考、祥符区等5个县区发展饲养户200多户300多座鸭棚,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带动脱贫群众230人,自身业务扩展到为饲养户建鸭棚、供鸭苗,回收鸭蛋和老鸭。
“青年鸭一只26元,连续产蛋一年后就属于老年鸭了,饲料、工资、防疫等一只鸭需要投资190块钱,能产320个蛋,根据当前行情,约7个蛋一斤,一只鸭一年能卖鸭蛋338元,纯利润是148元,老年鸭一只卖到南方,能卖50元左右,按现在行情一只鸭一年能赚150多元。”何运行指着一下搬起两筐鸭蛋装车的大魏店村养鸭户朱记谱,算了一笔经济账说:“你看朱老板多大的劲,他养了6000只鸭,每天能收5600个鸭蛋,一弯腰就是五六块钱呢!”说到这里,大家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自己富起来了,也要带领乡亲们富起来。合作社发展壮大后,何运行按照各项惠民政策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养鸭致富,对没有能力投资的村民,就让他们农闲时到鸭厂打工,并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养殖技术的培训,动员有养殖能力和养殖意愿的父老乡亲共同养蛋鸭。何运行通过自己的示范引领,带动了村民致富,助推了乡村振兴。
“我在鸭厂捡鸭蛋、给鸭喂食、撒麦秸,一天干三四个小时,还不耽误干家里的农活和接孙子放学,一月能挣4000多块钱。”孟庄村村民王长福脸上洋溢着笑容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孟庄村党支部通过‘五星’支部创建,实行精细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台账化落实,建设投产了鸭蛋深加工项目,生产咸鸭蛋、松花蛋、烤鸭蛋、咸鸭蛋等多个延伸产品,日加工蛋品10余吨,长期固定用工50多人,每年可向村集体上交10%以上的利润,从而破解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局。”何运行对未来充满信心,“接下来,村里将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实现‘乡村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推动‘五星’支部建设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小蒜黄变身“软黄金”
走进杞县葛岗镇晁村石磙蒜黄生产基地,只见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一棚棚蒜黄茁壮成长,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蒜黄生产基地负责人李亮正与工人们忙着收割蒜黄,他们熟练地攥住一把蒜黄,用刀齐根割下。据李亮介绍,自从蒜黄住进了大棚,实现了四季不间断供应,蒜黄产业真正成了富民强村的“黄金产业”。
“我们严格按标准规程种植蒜黄,产业化发展,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农业新兴致富产业的亮丽名片。”李亮谈及蒜黄产业发展时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今年40岁的李亮,2021年通过参加创业培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经多方考察学习,他立足当地大蒜特色种植优势,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8亩土地,共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32座蒜黄大棚。在种植过程中,李亮认真学习蒜黄栽培生产中的每个环节和管理技术,栽培生产的蒜黄品质优良。今年4月,李亮的第一批蒜黄投放市场,由于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棚里的蒜黄住的是‘空调屋’,喝的是‘纯净水’,‘居住’条件比人都好,质量自然上乘,蒜黄往往刚割下来就有客商前来收购,本地的外地的都有,一点都不愁卖。”李亮说,“1亩地建设蒜黄大棚6~8个,蒜黄每年可以收7到9茬,每亩效益在2万元左右。”
据了解,蒜黄生产采用无土栽培,在20天左右的生长期内采用拱棚塑料布避光遮挡,不添加任何肥料和农药,进一步提升蒜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由于规范基地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保障蒜黄质量绿色安全,蒜黄大部分销往开封、郑州等蔬菜批发市场。
李亮通过蒜黄产业的发展不但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俺在这里主要是割蒜黄,然后再打包装,活也不累,每天能挣到130多元,离家近,还可以接送小孩上学,非常方便。”正在打包装的村民董义霞说。
晁村蒜黄生产基地一年四季栽培蒜黄,解决了人们错季吃不到蒜黄的问题。蒜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仅端上了百姓的餐桌,而且架起了农民致富的桥梁。该村通过发展蒜黄产业,逐步打造出了一个环境优美、村风文明、产业富民、群众幸福的美丽乡村。
“目前,葛岗镇部分新型农民正在精心培育精细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蒜黄、休闲农业等特色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探索致富新模式,破解‘农村发展’新课题,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打通农民致富‘最后一公里’。下一步,葛岗镇将依据农业优势,立足农业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以严实作风抓推进、以精准举措抓落实,发展蒜黄产业,放大现代农业致富的社会效应,打造可供借鉴的特色农业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葛岗镇党委书记孙海滨说。
猕猴桃结出“甜蜜果”
金果飘香季,喜获丰收时。眼下正值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近日,在杞县圉镇镇董那村于彩丽的猕猴桃采摘园里,绿油油的藤蔓之下,一个个沉甸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正手提果篮,精心挑选,体验着采摘的乐趣。
“我听说董那红心猕猴桃今天开园,就带着家人采摘来了,口感还不错,很甜,我年年都来采摘,家里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沙沃乡北村村民贾书杰说。
据了解,今年47岁的于彩丽之前一直在外务工,家里种植的也都是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2017年,她在南阳务工时,看到当地种植的猕猴桃收益很好,于是便从南阳西峡县引进了200棵猕猴桃种苗,开始尝试种植。当时由于缺少种植经验,幼苗长势较差。但是于彩丽并不气馁,她开始在手机和电脑上潜心学习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南阳的技术员请教,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种植经”。
几年来,于彩丽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还先后引进了金桃、翠玉、徐香、红心猕猴桃、黄金果猕猴桃等品种。目前,于彩丽的采摘园面积达到了15亩,种植的猕猴桃有黄心果、绿心果和红心果,价格和口感也各不相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食用需求。在于彩丽夫妇的精心管理下,猕猴桃果大、水分多,甜酸适度,清香可口。周边的村民纷纷慕名前来观光采摘,很多外地客商也通过直播与于彩丽联系订货。据了解,今年于彩丽种植的猕猴桃每亩收益可达2万元。
于彩丽说:“下一步,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且通过直播与商超对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采摘,扩大销路。同时,如果周边邻村有想种植猕猴桃的,我可以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大家一起发展猕猴桃种植,把猕猴桃做大做好。”
朝天椒铺就“致富路”
时下,正是朝天椒成熟收获的季节。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一排排翠绿的辣椒植株长势旺盛,一片片火红的辣椒映入眼帘,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为解决群众采收辣椒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辣椒产业健康发展,近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宋庆凯、朱圣贤、陈传哲深入杞县裴村店乡东岗村、柿园乡南陈寨村田间地头开展辣椒采收现场技术指导,为朝天椒产业增效保驾护航。
裴村店乡、柿园乡是朝天椒种植集中的两个乡镇,朱圣贤、陈传哲在完成定向服务订单的同时,经常深入辣椒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面对面向种植户讲解辣椒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绿色防控技术、辣椒栽培关键技术、辣椒种植生产技术、辣椒采收及处理技术、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切实提高朝天椒的质量与产量。
据悉,近年来,杞县大力发展朝天椒产业,采取统一供苗、全程指导等措施,组织科技特派员把朝天椒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产量稳步提高,收益稳步提升,今年重点推广的朝天椒新品种韩选9号,果皮厚果子又长又粗,预计亩产干辣椒400公斤以上,亩效益8000元以上。朝天椒种植已经成为当地部分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小小朝天椒,摇身一变成了村民致富的“大产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蓄了动能。
采摘猕猴桃张慧慧摄
蒜黄丰收刘启旸摄
收割好的玉米被倒入车斗王帅摄
实地指导朱广志摄
社区广场晾晒的花生赵雅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