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丰”在田野“收”获幸福
第2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87期:第2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22

新野县“丰”在田野“收”获幸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曹国宏曹怡然通讯员王冬安马源阳

碧水穿城过 张银武摄

春华秋实看“丰”景。

九月的新野大地,处处“农”墨重彩:花生地里机声隆隆,金银花随风摇曳,菊花长势正旺。秋风吹过,田野间、果园中、大棚里,随处可见沉甸甸的玉米、压弯枝头的黄梨、绿油油的蔬菜……107万亩耕地的丰收图景串联成片,形成一幅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地处南阳盆地中心的新野县,八水竞流,百里平川,良田沃土,仓箱可期。新野是传统的平原农业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河南省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规模化示范基地。

近年来,新野县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思路,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农业+项目、农业+工业、农业+旅游”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依托“三链同构”,实现了农业由提质到增效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新野县各乡镇因地制宜,立足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培育精品林果、园艺花卉、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及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构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助力老百姓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目前,新野县基本形成以科技为依托,标准统一、品质高端、品牌响亮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年产值达110多亿元。培育壮大了肉牛、蔬菜、花生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了具有新野特色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平原农业县绿色发展之路。

“农业+项目”提升一产“硬实力”

新野县把“粮袋子”“菜篮子”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抓实抓好农业项目建设。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6.3万亩,其中上级下达建设任务3万亩,以奖代补项目3.3万亩。强化监测预警、统防统治和田间管理,投入819万元,用于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投入194.16万元,用于农机温情服务、履带式收割机抢收和小麦烘干等。

以科技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互联网一站式线上统一管理。实施良种繁育工程,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建成益农信息社175个,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站,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建成全国首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6%。

“农业+工业”延伸产品“加工链”

新野县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做文章,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17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先后建成裕康面业、新野肉牛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互联网+农户”的产供销模式,突出强链、延链、补链,串起食品企业、合作社、种子公司、种植养殖户等上下游环节,打造种养业全产业链。在粮食产业上,构建了“良种推广+生产基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厨房食品+商业物流”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了从“粮仓”到“厨房”的转变;在肉牛产业上,构建了“饲草种植+标准化养殖+市场交易+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休闲旅游+生物研发”全循环产业链。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600万元,在省绩效考评中荣居第一。

积极创建蔬菜产业集群,以生产基地规模化和创建“新野蔬菜”品牌为突破口,提高设施蔬菜比重,提高蔬菜生产能力,构建了“科学实验+品种研发+蔬菜基地+净菜加工+中央厨房+物流运输+休闲旅游”蔬菜全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新野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以绿健工厂化育苗、大河蔬菜、宛绿冷链物流、惠万家供港蔬菜为骨干的蔬菜产业集群,实现蔬菜年产175万吨、产值38亿元。

探索打造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花生种子工程,推广高油酸油用花生和食用优质花生新品种,促进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品种推广+花生种植+花生机械+秸秆综合利用+花生深加工+花生贸易”全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新野县王庄镇为核心、以富民花生食品公司为龙头,年交易量200多万吨、年产值30多亿元的豫西南最大的花生交易集散地。

“农业+旅游”力促农旅大融合

新野县按照“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园(田园、家园、公园)、三合(整合、复合、融合)、三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的美丽田园建设思路,依托“田园新野”和“平原水乡”乡村旅游生态景观系统,着力打造“农旅双链”同构模式。

做足基本面。以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冬春攻坚行动为契机,按照“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目标,依托3P项目,实现全覆盖,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打造“一村一落皆美景、举手投足系民生”的秀美宜居乡村,全面提升“田园新野”“平原水乡”的底色、成色。

构建精品面。依托新野桃花节、郁金香节和纺织服装博览会“两节一会”,推动“田园、家园、公园”相融合。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田园、生态、人文优势,以“旅游+”“生态+”“文化+”模式为主导,大力发展集创意观光、乡土风情、娱乐休闲、农耕文化、农事体验、健康养老于一体的新业态,构建“一园两带多点”(“一园”即汉桑城、议事台等三国文化园;“两带”即新野大道农旅观光休闲带和白河古道三国遗迹体验带;“多点”即三台八景、八水竞流等景观)的乡村休闲旅游格局,打造豫西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造影响面。按照“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产品化、特色化”发展思路,推动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相融合。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南板面之乡”“新野肉牛”“新野大葱”“新野黄酒”“新野猕猴”“津湾桃”“山坡梨”等金字招牌,形成了新野食品产业园、新野肉牛产业园、新野蔬菜产业园、新野黄酒小镇、新野猕猴产业园、新野津湾桃花源、新野山坡生态艺术风情园等颇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稳步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

新野县通过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推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融合发展实现新提升,产业振兴的势能得到新集聚。今年上半年,新野县裕康面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新野肉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销售总收入3.3亿元,其中核心龙头企业1.7亿元。

目前,新野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12家。积极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

丰收的喜悦 朱文轩摄

蜜桃丰收 王凯摄

槽头兴旺常遂才摄

津湾桃园 张银武摄

乡村别墅(上庄山坡) 张银武摄

双河交汇(白河湍河) 朱文轩摄

王庄移民村周张坑 朱文轩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