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务实”接续奋斗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88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2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洛阳“务实”接续奋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段程亮

曾经的国家重点贫困地区嵩县黄庄乡蝶变

秋日风吹劲,更胜春光来。

看,宜阳县锦屏镇马窑村山岭沟壑之间遍植花椒,一簇簇花椒挂满枝头;伊川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新安县南李村镇江村,“95后”乡贤高浩振正在山上的大鲵人工繁殖基地给大鲵投食;洛宁县涧口乡鳔池村乡里中心,托教派驻的幼师们正在辅导孩子们描绘乡村景色……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脱贫攻坚宣告胜利,到乡村振兴风帆正扬,2022年,洛阳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5903元,较2021年增长10.1%。

这都得益于洛阳市委创新提出的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硕果累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工作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巩固住再往前走,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洛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

2021年9月11日,洛阳最大规模的乡村振兴会议召开,创造性提出了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即坚守防止返贫一条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五个抓手,强化党的领导一项保障。

为推动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持续深入,今年洛阳抓住“特色产业发展、供排水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劳动力技能培训四项重点工作和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两项保障性措施”的“4+2”“三农”重点工作,选准“小切口”,破题大文章,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强产业、稳就业、促增收为核心,围绕产业、就业、“三村”创建3个重点,洛阳掷地有声。

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洛阳市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412万亩,新增返乡创业乡贤8万人,领办各类实体1.4万个,带动就业30.2万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380.66亿元。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洛阳市创建“达标村”1441个、“示范村”316个、“精品村”65个,其中“精品村”集体经济因乡村运营平均增收20余万元,全部达到35万元以上。

乡村治理有效改善。“三清两建”已清收资金资产41.42亿元,各类土地143.16万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洛阳利用全市近千个驻村工作队,对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的百镇千村大力实施产业帮扶,目前,全市1000个以上行政村都有1个以上主导产业。

技能增收稳步提升。大力推进技能增收,扎实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打造了伊川护坡工、嵩县焊工、宜阳月嫂等劳务品牌,让群众从“卖力气”挣钱到“凭技能”致富。全市今年新增技能人才培训1479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99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转移就业22.33万人。

行业政策落细落实。组织业务骨干对行业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常态化暗访抽查,对发现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问题,召开行业帮扶单位联席会,督促市级行业部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举一反三推动整改提升,让矛盾问题动态清零。

社会帮扶成效明显。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整合全市994个驻村工作队所在村的农产品,实施消费帮扶进千村行动,打造“千队千村”农产品统一销售模式,已帮助销售农副产品10.5亿元。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一项项强有力的举措,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紧密。

2023年,洛阳市新识别监测对象552户2026人,现有监测对象1.5万户5.1万人,全部安排了帮扶责任人,享受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其中享受产业帮扶措施户数0.77万户、占比51.7%,享受就业帮扶措施户数0.57万户、占比38.6%。

“一人不返贫,无人新致贫。”洛阳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如今,群众的小康生活更加可持续,乡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乡村运营建设先行

乡村振兴,洛阳怎么干?乡村运营是关键。

乡村运营,本质上是把乡村与市场联系起来,用市场力量来盘活乡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洛阳提出:以乡村运营为抓手,以竞争性创建为手段,推进乡村建设。依托运营商,引入投资商,真正用市场理念、市场思维、市场机制来建设乡村,既有效改善农村功能和人居环境,又为乡村创造更大的价值,持续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有规划,乡村运营稳步起航。洛阳坚持运营前置,坚持建设和运营并重,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乡村运营、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用专业团队和人才,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引入产业项目,导入资本、人才、文化、信息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目前,洛阳市2136个村庄已经科学编制了村庄规划,并与产业、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规划相互衔接,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高水平运营乡村,必须改善人居环境。这既是乡村建设的“面子工程”,更是关乎农民生活品质的“里子工程”。

洛阳从推动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这个“小切口”入手,投入资金总量133亿多元,到2023年10月底,全面完成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

针对各村庄基础条件、资源不尽相同,洛阳开展分级创建,设置乡村建设“达标村”“示范村”和“精品村”3个不同等级。“精品村”重点开展乡村运营,做典型示范;“达标村”重点补短板,要全员达标;“示范村”则要争创“精品村”。

洛阳决心大,信心足,计划到2024年全部创建“达标村”,到2030年力争所有村庄全部创建成为“示范村”,“精品村”占比达到该县区村庄总数的25%以上。

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村庄的振兴。

乡村运营有人才行

乡村运营,说到底,关键在人,在能人,在运营团队。

今年8月,嵩县举办“嵩县爱你”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引进优质运营商36家,规划实施乡村建设促提升项目250个,围绕林药烟牧菌桑蚕和旅游产业,推出箭口河村乡村美食节、姜岭村甜蜜元素等特色系列活动,带动1460户群众,户均增收8500余元。

招募运营团队,洛阳采取双向选择。一方面,政府制定支持政策,通过投资对接会、招商洽谈会、运营商招募大会等,让专业的人从整村旅游运营的角度出发经营村庄;另一方面,加大本土乡村人才培训力度,培育一批“乡村运营师”“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管理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

目前,洛阳乡村运营人才库已入库运营人才1373人,乡村运营团队库已入库运营商230家,宿联文旅、德胜文旅、杭州趣村游等头部企业已进驻洛阳乡村。

嵩县更是敢为人先,将运营公司与村集体合作视作前置条件,运营商必须在当地注册公司,跟村集体形成合作关系,确保运营商扎在乡村,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运营商的支持体现在运营奖励,全面考核后,考核奖励根据结果兑现。如果运营绩效不佳,运营商就拿不到政府奖励资金甚至“被出局”。

眼下,乡村运营的开展“唤醒”了乡村沉睡资源,也吸引了一批有思路、有资源、敢探索的乡贤率先返乡。

扶持一个运营商,吸引一批新乡贤,聚起一个新产业。当下,洛阳乡村运营已然形成了资源要素回流的“雁阵效应”。

乡村运营产业为根

产业稳,则乡村兴。

宜阳县高村镇王莽村,乡亲们搬进新村之后,老村逐渐荒废,而随着乡村运营又风生水起。镇里引来运营商,把废弃的农家院、土窑洞改造成乡村民宿和研学基地,把荒芜的沟谷梅林打造成拓展训练和露营基地,快速实现乡村蝶变,不仅留住了浓浓乡愁,更盘活了乡村经济。

洛宁县东宋镇以土地全域流转为切入点,集中流转8个村土地1万亩以上,引入龙头企业整体运营,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加40万元以上,带动近千人年增收5万元以上。

孟津区小浪底村聚焦“小浪底”品牌赋能,注册37大类、287小类“小浪底”商标,成功开发“小浪底”牌杏李、酥梨、富硒苹果和“黄金晴”大米等农特产品,10余家实体企业总部成功落户,将为小浪底村带来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随着运营理念的植入,汝阳“红薯小镇”、洛宁“竹梦小镇”、嵩县“白云小镇”等“精品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正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洛阳已成熟构建了乡村运营利益联结机制:把运营主体与乡村、群众作为共同体,构建政府、运营商、村集体、农民四者合作利益链,通过抱团联合、区域共建、与民分利,促进共同富裕。

行走洛阳,“乡村运营”已经成为乡村干部口中的热词。各个乡村积极与运营商沟通协调,探索尝试丰富的乡村运营模式,先后探索形成了公司运营模式、“景区+村”运营模式、本地能人自建模式等多种运营模式。

洛阳以运营商为主体,以整村运营为抓手,实现了乡村产业“自我造血”功能。

车村白云小镇、黄庄伏牛水乡、手绘小镇等乡村旅游特色村的“美丽城乡+运营”,九皋皂角小镇、城关镇叶岭丹参小镇、闫庄桑蚕小镇和大坪中原花谷的“特色产业+运营”,车村镇、白河镇、饭坡镇、何村乡的“乡村旅游+运营”……多种乡村运营模式和产业业态已在洛阳形成。

如今,行走在河洛大地,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脱贫地区山河巨变,脱贫群众笑容满面,一幅山清水秀、村美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洛阳正兴。

昔日荒山石岗变成了光伏海洋

洛宁县苹果富民产业加工车间

脱贫的农民成为职业工人

扶贫搬迁村幸福的村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