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从“151”到“4+2”的乡村振兴路径
第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88期:第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25

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

洛阳从“151”到“4+2”的乡村振兴路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许金安张君

魅力洛阳

若问乡村振兴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两年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洛阳立足实际,选准小切口,破题大文章,创造性提出具有洛阳特色的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即坚守防止返贫一条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五个抓手,强化党的领导一项保障,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围绕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洛阳市委又提出了“4+2”重点工作,即发展特色产业、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劳动力技能培训和乡村治理、农村金融服务。

关于乡村振兴,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强调,要持续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9月3日至8日,“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活动举行。

来自广东的南方农村报主任记者黄婵说,在乡村振兴中,洛阳敢于创新,用“151”统揽全局,乡村产业有特色,乡村治理中在全国率先实施“乡里中心”建设,全域建设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打牢了乡村振兴根基,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从“151”到“4+2”,洛阳乡村振兴,步履稳健。

乡村产业富民强村新路径

9月19日,洛阳市乡村振兴观摩推进会在伊川召开。

观摩会之所以开在伊川,是因为当地正在全力实施的一项“大工程”:计划分3年推进覆盖172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作为河南省少有的富硒地区,伊川有50万亩富硒土地。该县着力发展以谷子、红薯种植为主的富硒功能农业,“伊川小米”“岭上西薯”品牌价值凸显,最高卖出30元/斤,两者入选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国谷子、红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连续两年在伊川举行。

目前,伊川谷子、红薯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有加工企业86家,有家庭农场430余家,辐射带动13万人,年产值22.3亿元。

洛阳特殊的地形地貌、丰沛的水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等,孕育了洛阳高山杂粮、时令水果、道地中药材,进而形成了特色种植、水产养殖、牛羊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特色农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红艺说。

两年来,洛阳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优势,实施乡贤返乡创业行动、质量兴农行动、科技强农行动、品牌提升行动、主体培育行动、绿色发展行动,通过“链条式”发展,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加快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现代农业风生水起,沃土生金。

嵩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是中国道地药材强县、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包括皂角刺在内的丹参、柴胡、连翘、山茱萸、黄精等是嵩县的“六朵金花”。当地形成了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超过60亿元。

洛阳市中药材的种植面积105.2万亩、产量21.4万吨。

在农耕时代,“一头牛就是半个家业”。丘陵地区,洛阳农村地区都有养殖牛羊的传统。

2022年7月,洛阳市《关于大力支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在资金保障上,市、县两级财政拿出1.6亿元风险补偿金存入银行,用于“政银企户保”农业政策性贷款担保和贴息,与银行合同约定投放养牛贷款16亿元。

汝阳县引进国家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优然牧业落户;孟津区谋划1.5亿元地方债建设了奶牛产业示范园;嵩县在全省首家开通了线上“牛交所”,开创了农户集中托管代养新模式“托牛所”;洛宁县建成了金丰农牧豫西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5万头以上。

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汝阳县和孟津区等6个县(区)跻身河南40个养牛大县行列。

按照洛阳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583万亩,优质草畜饲养量达到349万头;创建特色优势专业乡镇40个、专业村240个,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乡村建设水到渠成惠民生

宜阳县锦屏镇杏花村,家家有水冲厕所,街巷有下水管道,村有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道连通镇区、城区乃至市区,洛阳全域正在形成一张硕大的供排水网络。

杏花村是洛阳市通过创新市场化运作,推动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缩影。

洛阳全域1.52万平方公里,有2800多个行政村,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需要投入资金超过133亿元。

虽然困难重重,但这项工程是乡村振兴基础工程,惠及全民,是群众高度认可的民心工程。

为此,洛阳上下联通,以城补乡,采取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运维一本账的模式推进工作,赢得群众拍手称快。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人居环境科科长张世鲲说,制约和美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污水问题、垃圾问题、改厕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三个问题,实际上,供排水管网建成后,垃圾处理问题和农户改厕、改厨将迎刃而解。

洛阳给出的答案是:一张图覆盖全域。

宜阳县董王庄乡乔庄村以整排房屋、多户共同建设小三格,以小管网连接每家每户,再以主管网连接至村里建设的大三格,从大三格连入街道上的主管网。

伊滨区的城乡供排水工程建设始于2021年7月。饮水提升工程涉及4个镇、56个社区,新建(打)主干管网125公里、水厂3座、机井31眼;对具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南部山区不具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条件的,采用“户内小三格+大三格+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动力湿地”处理模式。

规划显示,洛阳市的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工程,八区七县共有一张大网,每个县(区)则分组一张县(区)网,洛阳市全域宏观统筹,各个县(区)负责筹资、建设、连通、运维。

洛阳市完成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建设资金133.85亿元。

在各县(区)确定融资渠道后,洛阳市邀请专家对各县(区)进行专项债项目申报指导。

宜阳县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债贷融合”的投融资模式,申请政策性金融贷款12.68亿元、专项债5.18亿元,同时还整合了县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000万元。

伊滨区采用“专项债+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镇、村自筹”的做法,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58亿元、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000万元、政策性银行贷款4000万元,镇、村自筹2.43亿元。

三分建,七分管。

宜阳现有的18座规模化供水设施、18个污水处理厂和68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加上供水管理到户、污水处理厂数字化、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自动化处理的智慧化管理体系等,全县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运维一目了然。

栾川县85%的群众、商户供排水都并入城镇管网,他们的做法是:将村级收费与乡镇补贴一同纳入自来水公司,除了以供补排,加上以城补乡、以商补农等措施,用城、商供水的盈余补乡村污水处理资金缺口。

这种做法被洛阳概括为:以城补乡。

建得好、用得起、管到位、可持续。根据工程进度,10月底,1420个行政村的供排水一体化将全面完工。

届时,洛阳全域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规划全面落地,建设高标准完成,运维无后顾之忧。乡村治理善治有道顺民意

乡村治则百姓稳,百姓稳则乡村兴。

洛阳创新首家提出乡里中心建设,推动乡村治理,为和美乡村开篇布局。

乡里中心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按照“为民、惠民、便民”理念,坚持政府统筹、居民互助、社会多元主体共建,打造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便民商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圈,实现事有所办、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为民服务不留死角。

“需求导向,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数字赋能。”江凌说,乡里中心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而建,要打造成群众愿来想来常来的服务中心、活动中心、交流中心。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乡里中心基本实现了面对面办事、市场化运营、产业链赋能等功能。

嵩县建成31个普惠金融服务站,覆盖120个行政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2000元以下的存取款和缴纳水电费、医保、社保等业务。

孟津区麻屯镇上河村在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中,拆除了围墙、大门和柜台,修建了凉亭,安装了照明、电源等设施方便演出团体使用,厕所对外开放,群众想来就来,中心大院每周都有戏曲、舞蹈、鼓乐演出。

在洛阳乡里中心便民服务清单上,村“两委”的代办事项就有36条,都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背后体现的是“服务最大化”理念。

乡里中心的“中心”是村民,目的是为民、惠民、便民。在乡里中心,村干部从过去的“当官的”和“管理人”变成了“服务员”和“代办员”,从被“求着办事”到“主动找事”,服务理念彻底转变。

在洛阳乡里中心,理发室、照相馆、卫生室、便民超市、电商物流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幼中心、百姓大食堂等都是标配。

标配是标配,在实际建设运营中,洛阳坚持运营前置,以市场化思维推动乡里中心建设,各地各村的服务因需而建,千手千眼。

洛宁县遵从市场机制和产业规律,吸引社会资本、第三方运营商、村集体等多方力量参与,积极探索“3+2”差异化运营服务模式(3种市场化运营模式和2种公益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反哺公益、公益补充市场”的形式实现运营盈亏平衡,让乡里中心行稳致远。

洛龙区安乐街道赵村乡里中心引入医疗机构建立“医养一体化”模式运行的日间照料中心,餐厅、理疗室、助浴区、影音室应有尽有。

新安县五头镇坚持“一核一轴六节点”建设思路:以镇区所在地五头社区为核心,围绕把集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磁五仓樱桃产业带”为轴线,打造以“特色产业培训、群众持续增收”为主线的技能培训基地;以6个示范点为节点,以点带面,共建共享。

如今,洛阳乡里中心阵地常新、大门常开、服务常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人气最旺。

洛阳乡里中心赋能产业,突出的做法是因地制宜。

洛宁县与社会运营主体合作,探索出“乡里中心+民宿露营+特色农业+红色研学+文玩创客”等众多运营场景,实现了项目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集体增收、农民增富。

嵩县饭坡镇曲里村依托软籽石榴产业,将研学教育实践与农业科普、农耕文化、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产业相结合,探索“乡里中心+研学”发展新模式。

汝阳县漫流村乡里中心位于柏树乡“红薯小镇”区域内,围绕红薯从育苗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成立汝阳县红薯产业联合党委,为村民提供科技、金融保障,优化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考虑到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洛阳把农村电商、技能培训、产业服务等发展性服务融了进来,村民在乡里中心能享受到资金支持、行情资讯和技术培训等服务,产业得到赋能,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洛阳全市2823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已建成乡里中心1970个,到2024年,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将全部建成乡里中心。

金秋九月,丰收在望。

宜阳县杏花村秋意已浓,水清池绿,火车餐厅生意依然火爆;洛宁县讲理村的大食堂里又举办了两场婚礼;嵩县德亭镇杨村的“托牛”所刚出栏了100头黄牛、城关镇叶岭村的丹参即将收获;伊川县吕店镇万亩谷子方已开镰收割,粒粒金黄,香远溢清……

宜阳美丽乡村

孟津万亩梨园

偃师葡萄

汝阳稻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