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绿果子”种出好日子 100公顷山桐子托起致富梦 7万棵枳树结出“宝贝疙瘩”立体种养亩超万元“一水两用”年产值6000多万元梨园大丰收致富进一步乡村电力足尖椒产业旺图片新闻图片新闻甜“猕”产业迎丰收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90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27

鲁山县 背孜乡

7万棵枳树结出“宝贝疙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9月20日,在鲁山县背孜乡郜沟村大大小小的山坡上和道路旁,一棵棵带刺的果树枝繁叶茂,一个个墨绿色、台球般大小的圆橘状果实挂满枝头。

“这些果实和咱们当地的铁篱寨类似,但铁篱寨只有乒乓球大小,这个果实要大得多,这就是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所说的枳树。”郜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红杰介绍说。

郜沟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但可耕地面积不足700亩,剩余的都是山坡林地,很适宜中草药种植。

据张红杰介绍,郜沟村1983年开始引进枳树种植,坡坡岭岭、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枳树,有3.5万多棵,附近的东山村、葛花园村、井河口村当年也引种有枳树,整个背孜乡共有枳树7万余棵。

据悉,枳树一般在4月中旬开花结果,45天后果实能长到小拇指大小,这时会自然掉落一部分,晒干后称为中草药枳实。剩下的果子长到八九月会有台球般大小,采摘后切成片晾干称为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

“我们村这些枳树已经有40年了,基本上都长成了大树,一般一棵树一年掉落湿枳实50斤左右。这些湿枳实和湿枳壳晒干后,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棵树能收入300元左右,群众都说这些树上结的是‘宝贝疙瘩’。”张红杰说。

前段时间,河南中医药大学有关专家来到背孜乡,对该乡7万余棵枳树的规模惊叹不已,经采样化验,认为这里的枳实和枳壳药用成分高,适宜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大力发展。另据专家论证,背孜乡是“南橘北枳”引种的最北端地带,再往北就不适宜引种了。

“专家的话让我们倍感振奋。该乡党委、乡政府会大力支持村民增加枳树种植面积,加大管护采收力度,让枳树更多地造福山村群众,助力乡村振兴。”背孜乡党委书记闫勺安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