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红立通讯员郭春梅)“种苗在实验室经过清洗、配药、放置、培种、培养等程序,就完成了脱毒。”11月1日,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聚泉农业的脱毒育苗实验室,负责人陈新宇介绍说。
学习园林专业的陈新宇201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乡村,和父亲一起投身大棚草莓种植。
陈新宇说,草莓收成好不好关键看种苗,前些年受制于技术和设施,大多从山东等地购进“高产苗”,市场供不应求时,种苗价格不仅高,有时还买不到。
“当时一棵草莓种苗10元,我们一个园区每年要买4万至5万棵。其实所谓的‘高产苗’就是脱毒苗。脱毒苗成活率高,产量比一般苗要高一倍,栽种一次能用两三年。”陈新宇说,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今年年初他决定自己育苗。
他和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接洽,筹建脱毒育苗实验室。目前,实验室组建进入尾声,明年就可用上自己培育的脱毒草莓种苗。
在当地,像陈新宇这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返乡创业“土专家”还有很多,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创新技术,科学探索,为孟津这片乡村振兴沃土“培土增肥”,为农业增产增收“添砖加瓦”。
乡村“土专家”已成为孟津区养殖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有效推动了“两牛”养殖业发展。目前,全区肉牛存栏3万头,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个;奶牛存栏1.62万头,拥有市级龙头企业4家。
孟津区把人才培养作为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领军带头作用,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依托13所农民田间学校,整合各类农业培训资源,开展“四类并进”培育和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目前,全区培训高素质农民3000余人,农艺工持证2300余人,中级职称农民技术员57人。
近年来,孟津区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治理的“土专家”“田秀才”,每三年评选出20名“三好”型乡土人才。同时,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多层级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激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