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张哲轩毋昆)“我们紫陵镇的皮筋头饰产业全国闻名,发展历史久远,说是河南版‘鸡毛换糖’也不过分,我们家致富全靠这小小的皮筋!”11月5日,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村民王冬梅高兴地说。
据悉,从最初的河南版“鸡毛换糖”到现在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沁阳市紫陵镇皮筋头饰产业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目前有加工户200余家,每年有2万余吨头饰产品发往义乌销售,产值达到21个亿。
“虽然皮筋头饰产业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资源不集中、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不断成为制约皮筋头饰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对此,我们村干部也一直在想办法,但成效并不明显,直到市委组织部指导我们成立了产业片区党委,这些问题才开始有了转机。”紫陵镇坞头村党总支书记武双庆说。
据了解,沁阳市委组织部统筹指导,在紫陵镇成立了皮筋头饰产业片区党委,建立了“片区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党委委员”的组织结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职责任务。
“我们针对皮筋头饰产业片区的特点和实际,建立健全完善联建村党组织成员分工负责、定期联席会议、定点办公轮班、民主议事决策、民主监督、协调联动攻坚等工作制度,确保产业片区党委高效运行、发挥作用。”紫陵镇皮筋头饰产业片区党委书记宋彬说。
针对传统皮筋头饰产业的突出问题和成立片区后可能发生的财务问题,产业片区党委集体研究后建立了“五统一、三独立”管理办法。即片区党委统筹,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品牌、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开拓市场、统一销售定价,财务管理实行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收支,避免账目混乱,保证各村经济利益。
紫陵镇皮筋头饰产业片区注册成立了“强村公司”--河南紫沁饰品有限公司,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化运营团队,聘请有实力、懂农村、善经营的职业经理人,实现产业科学运营。自9月20日开展生产经营以来,公司销售额达到143万元,实现盈利9.8万元。
“我们成立片区党委,一方面是要强化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破解村级产业小、散、乱的问题,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富民增收,另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片区党委将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的几个村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片区内几个村的教育、养老、文娱等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实现组织融合引领带动产业、治理、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沁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沁阳市着力细化产业示范片区建设流程,通过科学规划、统筹推进、联合评估、典型选树、经验推广等,一体推进全市产业示范片区建设,截至目前,该市已谋划了涵盖果蔬、养生茶、煤炭物流等多类别共11个跨村产业片区党委,覆盖41个村,走出了一条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沁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