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雅琳黄红立赵博李梦露
花石村远眺(资料图片)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讲话
济源示范区承留镇花石村,曾因全村评不出一个万元户,成了当地一个笑话。
如今,历经三次变革的花石村,摸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强村富民新路子,一举成为乡村振兴的“优等生”。
用生意人的眼光发展产业;用抬头看天、脚踏实地的态度搞改革;用生态能变摇钱树的头脑,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个拥有800多亩耕地、800多口人的小村落,想尽办法让发展可持续、有特色。
11月20日至23日,记者一行奔赴王屋山下,感知花石村从美丽乡村迈向和美乡村背后的“辩证法”。
产业今与昔
花石村多了一个人气爆棚的好地方。
“想吃啥?大手工馍一块钱,杂面条两块钱,还有菜糕、大烩菜……”
初冬天黑得早,不到18时,花石村乡村大食堂的铁皮棚子下,已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付了款、取饭票,就能到炉灶旁排队打饭了。炉膛里闪烁着火光,一口口大铁锅冒着热气、氲着香气。
乡村大食堂由花石村集体经营,“总经理”和“收银员”都是村监委会主任周群;“厨师”和“服务员”多是村里的大爷、大娘。城里人来这儿吃饭,不图大鱼大肉,想的就是口家常菜。
带上小外孙来花石村,先去村里的儿童乐园玩尽兴,再到乡村大食堂吃个晚饭,最近这一年多来,游客卢金明几乎每个周末都是这样过的。开张不过14个月,乡村大食堂已经为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我们搞集体经济没少踩坑。”花石村党支部委员聂敏政说,“不过现在回头看看,都是财富。”
20世纪90年代,花石村一穷二白,路都修不起,村“两委”急着干事,集资10多万元建了个砖场。结果因为不懂经营,没见着回头钱就倒闭了。
1997年,引进裕华化工厂后,村里拿到8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不光修路、买农机有了钱,村里人也能优先去化工厂上班。
这之后花石村“开了窍”,尝试用做生意的思路对待项目。每一个项目落地前,党支部、党员代表多方考察,回来再跟村民反复讨论,慎重做决定。只要项目落了地,要么选能人、要么外请人来运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周群就是能人之一。除了乡村大食堂,他还是村里滑雪场项目的负责人,参与从考察选址到落地运营的全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没滑过雪的“土包子”磨成了专家,不同品牌的造雪机啥性能、啥品质,摸得门儿清。
一年四季有得看,春夏秋冬景不同。现在的花石村,南有千亩梅园,北有滑雪场和水上乐园,东有商山寺,西有采摘园;愚公天河漂流项目刺激好玩,炉馍、辣椒酱、石子馍勾得人食指大动,近郊游、省内游搞得红红火火。
改革稳与进
花石村村委会对面有间小超市,72岁的老板聂战中天天来看店,脚上穿着双闺女新买的“小白鞋”,很显年轻。
聂战中的闺女,在离家五公里左右的富士康上班,外孙女在附近的承留镇小学读书。村里有不少家庭都是这种模式。
聂战中还是村里滑雪场的小股东,能拿分红,年收入差不多8万元。2009年土地流转出去后,全家每口人一年还能领700斤口粮。
“趁现在干得动就继续干。到干不动那天,俺就住村里的老年院,不掏钱。”聂战中手一摆笑着说,底气相当足。
让村子变强、让村民变富,花石村历经了三次改革。
1997年,实现全村机械化集体耕作,这是花石村第一次出大名;
2009年,率先推行土地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土地生了金,村民变工人;
2015年,作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首批试点村,花石村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开始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分股不分地,仍由村集体集中经营全村土地;分股不分山,确保全村1218亩绿水青山不被破坏。
每次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其中的主线,则是让村民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村子强了,才能干成一个个具体事;大家伙儿兜里有钱了,才会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村‘两委’的工作,村里才能干更多的事。”对“强村”和“富民”之间的关系,花石村自有一套朴素却实用的逻辑。
正是本着这样的逻辑,村里项目的运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领办,村民入股”到“集体控股领办,村民入股”,再到“引进社会资本搞开发”的演进。
2016年,滑雪场“出道即巅峰”,仅经营一个多月,首批入股的村民10000元一股就能分红6000元,要求入股的村民人数大增。到运营水上乐园时,村里就采取了“集体控股领办,村民入股”的方式,保证致富路上不落一人。
改革不停脚,发展不止步。前年,由济源两家公司投资的“金花石”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工,再加上花石民宿、林林乐园,在花石村,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越来越多,累计撬动社会资金2.23亿元。
村貌外与内
今年退休的王迎春,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回花石村老家修房子,在村里养老。
“30多年没回来住,回来一看,我们村的天都不一样,空气好得让人舍不得走。”她说。
花石村就坐落在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商水河穿村而过,因河边散落着疏松有孔洞的上水石,得名花石村。
“很多人都想买我们的上水石做盆景,俺村有个约定俗成的村规:谁也不能破坏上水石和植被。”周群说,吃老本的路走不长久,上水石不可再生,卖一块少一块,没了上水石还叫什么花石村?
“金花石,银杜村,珍珠玛瑙栲栳村……”,花石村人小时候都是听着这首歌谣长大的。虽然山清水秀,但家家户户都是大白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这样的村庄怎么谈得上美,怎么承载游子乡愁呢?
请来专业团队搞规划。在设计团队看来,花石村不仅占尽风光之靓,更有着悠久历史。“商山四皓”的典故就诞生于此。相传秦末汉初的四位名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和甪里先生周术,晚年就归隐在花石村的商山上。
把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不愁发掘不出花石村的独特美。然而,这个规划一开始却遭到部分村民反对,起因是他们认为,加装了仿古凉亭后,原来能晒粮食的房顶,就失去了这项功能:“俺家的麦子玉米往哪儿晒?”
村容村貌焕新,确实得考虑实际情况,兼顾“面子”和“里子”。村里多次召开大会,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对凉亭的设计方案一改再改,让它既美观又实用。
一番改造后的花石村,整体走“秦砖汉瓦风”,望得见山水,更看得到时光。“悠然巷”“东篱巷”,条条小巷交错相通诗意盎然,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游玩。尤其是商水河之上那座双层木质观光廊桥,让游客眼前一亮,宛如身处江南。
给花石村带来“第一桶金”的裕华化工厂,如今已停产多年,120亩的厂区一直闲置。这两天传来好消息,江苏一位投资商看中了花石村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想投资5亿元买下这块厂区,开发康养项目。
“乡村建设要看长远、算大账,不能急功近利。”河南省民宿协会会长邱英平认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环境好了,土地就能长出金元宝,山乡小村也能变成聚宝盆。
共富一与多
采访期间,记者没能见到花石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他正在浙江实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在村民眼中,这位“传奇人物”敢想敢干,在花石村的变革路上真正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这次学习带给我很多新认识、新体会。”电话里,57岁的周全喜难掩激动,“‘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我理解的就是强村带弱村,一个村富,还要带动周边村富;一个村党支部强,还要带动周边党支部都要强。”
去学习之前,周全喜脑子里一直盘桓几个问题:怎么让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怎么让美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千岛湖畔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大下姜联合体模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整个淳安县的农特产品都通过下姜村的平台进行销售,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赚了200多万元。
花石村能不能打造抱团发展的“乡村共富带”,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不搞重复建设,你村发展农产品加工,我村搞小吃,他村发展民宿,几个村结成共同体,各自经营、各自管理。这村有吃有喝,那村能玩能住,游客就能多留两三天。周全喜已经有了初步思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一个产业撬动多个产业,乡村发展的动力就会绵延不绝。
在一村带多村、迈向共同富裕上,花石村已经开始起步。拥有全国最大的杂交洋葱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的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将在“金花石”田园综合体建设蔬菜育种基地二期项目,同时入驻的还有济源市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采摘园、智慧停车场项目。
“金花石”田园综合体涉及栲栳村、安腰村、花石村三个村的土地,其中花石村用奖补资金以及土地入股,占股49%,建成后将带动其他两个村产业联合发展。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是干”。下一步,花石村的路该往哪走,周全喜的思路清晰了。
应时顺势勇往前□本报特约评论员王民选
花石村,过去花也不太多,石也不很秀,近年来却化蛹成蝶,声名鹊起,成为和美乡村的践行者。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这样扼要解读花石村:
一是顺应了发展的大势。花石村由找不到一个万元户,到能够撬动2亿多元社会资金助发展,是及时地完成了由用土制砖的低级农业经济向化学分解与合成的现代工业高附加值生产的阶段性跨越,是从股份制运营的三次改革到田园综合体多方资本参与的历史性提升,不仅与中央的决策指引同步跟进,而且实践中勇向涛头立,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抢占了先机。
二是探索中蓄足了气势。荒山变滑雪场,实现生态产业化;荒坡变梅园,一产牵手三产文旅;荒沟蓄水荡舟,产业借助生态的改变而兴;烩菜勾起了乡愁,也带活了二产、特色化了一产……生态的系统性治理和自然地理单元的关联性利用,促进多业态的兴起,产业三链同构,财富竞相涌流,融汇成不竭的发展动力。
三是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乡村振兴产业必先振兴的理念在花石村已深入人心,村党支部一班人组织振兴的实践已找到了路子,生态振兴的基础初步打牢,走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决心已坚定,这样的态势保持下去,久久为功,必能在中原大地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未来。
侯冬梓制图
扫描二维码,跟我一起来花石村寻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