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闫彩丽
11月22日,记者在孟州市的一个小乡村偶遇揽投员李海涛。他穿着一身邮政绿工装,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正在走家串户,投送报刊邮件。旁边的老乡介绍说,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李海涛都兢兢业业,始终如一,服务过的用户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投递是个特殊的服务窗口,为了树立好“人民邮政为人民”这个形象,李海涛总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对邮政有了亲切感、信任感。
在投递工作中常遇到一封封“死信”,李海涛并没有急着把它一退了之,而是记在心里,边投递边打听,直到投出为止。去年春节前夕,李海涛收到一封只写着“幸福路王进荣”的信,其他什么都没写。按规定,像这样的疑难信件,可以作为“死信”退回寄出地址的,但李海涛没有这样做,他在幸福路上挨家挨户打听,最终找到了收信人。当他把信送到王进荣手中时,王进荣激动地说:“这可是几年来未通信的弟弟来的信。”
今年,在大学录取通知书投递期间,有一件录取通知书的投递地址上并没有这个收件人。但工作责任心告诉李海涛,这封信对一个十年寒窗学子来说非常重要,他通过114电话查询和查找村委会户籍登记,终于找到了收件人正确投递地址。“退一封信,就是退回了一颗心。所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让失望变成希望。”李海涛说。
在投递过程中,经常有用户问李海涛,现在信息传递这么方便,还何必为了一封信费劲地找人?李海涛自然而然地回应道:“我们是邮政人,我要对得起这身‘邮政绿’。作为邮政战线的一名普通投递员,我更要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刻也不能放松。”
李海涛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绿衣使者”的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