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峰
刘玉峰书法作品□申甲由
结识刘玉峰,是在1996年的春天。洛阳牡丹花会正在盛期,我随《人民日报》的几个朋友赴花会观花,应洛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文欣先生之邀,前去拜会汝州老乡--武警某部刘玉峰。
我曾是行伍出身,走进军营便有些激动。刘玉峰早早迎下楼来,伸出热情的双手,满脸的笑容里到处是一片灿烂。几句乡音交流,温暖如仲春怡人,没有过多的客套,大家欣然入座,主人拿出珍藏的信阳毛尖,一股醉人的清香袅袅然弥漫在明亮的办公室里。
刘玉峰质朴、洒脱,威严中透出儒雅气质,使人感到亲近而又可以信赖。交谈中但见四壁挂满书法作品,我的情绪豁然高涨,上前诸一细品。静观遒劲有力的“边关守子”、清瘦古朴的“淡泊远志”、游若蛟龙的古诗佳句,雄厚如山、秀丽如水、幽深如林、朦胧如峡谷晨雾中飘荡着的纯粹的自然之美。寻觅落款,皆印“玉峰”大名,方知我们的这位老乡不仅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人,而且还是在九朝古都书法界享有盛名的文墨大师。
刘玉峰,汝州市骑岭乡人。1952年出生,1973年入伍,戎马半生,三次立功,十余次嘉奖,担任团政委之后,单位又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之余,笔墨勤奋,在全国、全军书法比赛中连连获奖,书架后那一摞摞各类获奖证书,足以证明他执着人生的博大胸怀。由于是老乡聚会,又尽是文朋墨友,话题自然从文化切入。有说,字幅虽小,但这小小的一隅世界却蕴含了丰富和阔大、厚朴和辽远。又有说,中国字早于中国画,中国画讲究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中国字更是如此。而中国字画不同诗词和小说,诗词和小说以文字感知世界和人生,字画则以墨迹把握世界和人生。如何感知和把握,作家有作家之道,诗人有诗人之法,书法家则有书法家之慧眼。
刘玉峰学书从唐楷诸家入手,欧阳询笔力险峻、褚遂良清朗遒劲、颜真卿气势开张、柳公权体势劲媚,等等,他都精研细临。后攻行草,上追二王,下融诸家,数十年砚田辛勤耕耘,在感悟中锤炼笔墨技巧,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坐而论道,刘玉峰坦言,笔头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笔耕不辍,方能走得更远。
刘玉峰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自幼临颜帖,但临而不拘、活而不呆,追山水林木之风,求与自然相吻,形成自己风格。站在他的墨迹面前,只觉字中有气,犹如水从林中下山,观之悦目、闻之悦耳,用心灵去默默地读笔念划,心灵则如琴弦跳动,极易想起古曲中的《高山流水》,又犹如在闹市夜中复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今社会之鼎沸,狭巷之米贵,能读墨迹得来一番心情上的青山秀水,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更不要说从那墨迹的秀水青山之中去感悟一些《猎人笔记》中的自然与人世了。
我们常说字有人性,并不完全是说字如其人,深一层则是说什么样的人可能有什么样的字,犹如文坛上说的人格乃文风。张文欣介绍说,生活中的刘玉峰极少给人题字,但过年时部下向他索要春联,他却是少有拒绝。其中有一副春联这样写道:
山一程水一程风雨兼程边关行
唱一更舞一更营中佳节千帐灯
横额是“路转春至”。
刘玉峰除了书法作品不断地发表和被馆所收藏,还兼有不少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不断问世,不难想象,他随笔写诗作联,也都是十二分的日常。
不觉中夜幕悄然降临,刘玉峰备下家宴,为老乡们接风。酒过数巡,大家便十分活跃,一致要求他临场发挥,写下墨宝以助下酒。此时的刘玉峰豪情满怀,铺纸择笔,凝目间挥洒而出,“有朋自远方来……”几个炽热的大字跃然纸上,真如云滚雷动,游龙现身。大家极是喝彩,又频频举杯,庆贺他书法艺术的炉火纯青。刘玉峰激情所致,感慨万千,说是与友欢聚,酒后作书,创作激情萌动,拘谨心理被驱,心态自由,无拘无束,以意趣为上,笔意潇洒,不求备全,但求意到。此时笔触犹如高山流水,作品从笔底自然地流出,有意无意之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才能进入“无意”境界。
一番高谈,道出为人为书真谛。从那字中,我们读到了刘玉峰舞动的墨迹之后蠕动的山、滚动的河、摇曳的林和翻卷的雾,还读到了他作为军人的一颗滚烫的心。
(作者简介:申甲由,65岁,农工民主党党员,编辑职称,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神牛啸天》,中短篇小说集《茵陈》《梦断汝窑》,散文集《泰山雨》;报告文学集《山高人为峰》,主编出版《汝州市文物志》《汝州市温泉镇志》《出彩汝州》《汝州人文史话》等专著,发表各类作品5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