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
李少君(左三)为汝州市广成小学教育集团“什么诗社”剪彩,并被聘请为“什么诗社”顾问 (资料图片)
第39届青春诗会来到了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宜昌,可以说是回到了中国诗歌的源头。
屈原是宜昌秭归人,屈原的《楚辞》和《诗经》并列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来到宜昌,我们致敬屈原,也是对中国诗歌的一次溯源。
诗歌被认为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抒情”两个字,最早就出现在屈原的诗歌《九章》里:“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屈原因忠心进谏遭遇不公对待,所以要倾诉内心的幽怨和情绪。屈原因其强大的抒情主体性,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留下了自己个人名字的伟大诗人,其形象“与日月争光”。
屈原开启了诗歌抒情的大道统,堪称抒情始祖。
抒情,其实是人之本能。诗歌,天然地适合抒情。青春,更是天然地需要抒情。
青春,因为处于成长阶段,容易敏感,会对世界万事万物感到新鲜,怀着一颗敏锐细腻的初心,或者说是李贽所称的“童心”“赤子之心”,格外地容易产生新的感受,各种情感情绪会突然涌现,快乐或悲伤,兴奋或伤感,凡所种种人情、世情、物情,或浓郁或轻淡,都可能转化为诗歌。
所以,青春诗会,就是抒情的盛会。
重新强调抒情,在当代尤其有特殊的意义。
抒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在对“诗”的解释里,都特别强调: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古今诗人均认同“情”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诗缘情”的观点古已有之,在现代诗人那里,“诗为抒情的艺术”也几乎是定论。
如何理解“抒情”二字?情,当然是指情感。那么,“抒”指什么?
陈世骧先生考证,抒有编织、制作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形式、技巧、工艺,抒情,即是对情感的编织、规划、设计与构建。简而言之,是赋予情感一定的形式,将情感形式化。就诗歌而言,当然就是指将情感文字化,以语言的形式表达情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一些现代诗人反对诗歌强调“抒情”,他们强调诗歌的叙事性,认为这是现代诗区别于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因为古典诗歌是以抒情性为主的诗歌。里尔克的“诗是经验”说在中国当代诗坛影响甚大,有人甚至将之与“诗是情感”对立,其实,所有能被记住的经验都是情感的经验,没有情感的记忆,就如过眼烟云,不可能成为铭刻在心的经验。
也有人强调现代诗的一大特点是说理,诗中有一个“理”或者说“意义”存在,其实,古人早就说过:“道始于情。”“理”是“情”的总结和升华。所以,叙事和说理,其实也可以理解一种情感的叙述。
与其强调叙事性或者哲理性,不如强调人与诗的对应,人的情感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既是时间的叙事,也是历史的叙事。从这个角度理解,“理”是深沉的“情”,经过了积淀思考;叙事是相对客观的情,不仅凸显自己,也包含他者与世界。
诗人本身就是抒情主体特别强大和突出的,所以,诗人才称之为“人”。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小说家、散文家称之为“家”,而诗人称之为“人”?我的回答是:人诗互证,既是古老的诗人之为人的意义,也是未来诗人得以自立自证的标准和尺度。因为,诗人永远是人,诗如其人。诗,一直最具个人性和独特性,也证明人之个体性和独特性。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会使用文字,以文字保存情感和经验,记录生活和历史,积累知识和思想。
“诗无邪”,诗歌就是要直接呈现自我,表达自我主体的情感和精神。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情在前,随后有诗。情是在具体现场发生的。
“修辞立其诚”,诚,真也,实也,真实无妄真诚无伪也,在诗歌写作中,情感和修辞缺一不可,这就是抒情的真正含义。只有人能将情感和文字修辞真正结合为一体。
人和AI的区别是人有情感。人的情感发生一定是有具体的原因和对象的,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会表现为一系列反应和行为行动,比如古人所说的“情景交融”“情意绵绵”。AI有修辞能力,但永远做不到这种具体的情境切片和定格,更做不到情景重现和情景还原。但人可以,因为人可以和诗互相印证。
人还可以借由诗歌提升境界,自我超越,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AI显然不存在境界问题,只是知识的大数据存储。
曾有一段时间,过度强调修辞,以致人诗背离,言行分离,程颐称:“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在GPT时代,AI也会文字,语言是存在之家已经破灭。
人诗互证,人诗对应,人诗合一。唯有文字可以描述、记录和储存人的情感、经验、记忆和智慧,传之后世,留存永久。而诗是最高的文字形式。
人本质上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人之本质。人是一个永远的情动者,这才是人之意义所在。情感可以经由文字穿越时空成为最真切的存在。
在GPT时代,人诗互证有着特别的意义,在AI也可以写诗的时代,在AI修辞速度和能力甚至胜过人的时代,唯有人诗互证能证明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了。
明末王夫之在家国大变之际,藏于深山,系统地对传统诗歌审美做过梳理总结,在强调“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提出“情、景、事”三者交融,他说:“一时、一事、一情,仅构此四十字,广可万里,长可千年矣。”诚哉此言!诗歌,既是个人情感史、心灵史,也是生活史、社会史。这也是“人诗互证”传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原因。
我们也正处在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古人有“以心为史”、诗史“互为表里”的说法,面对AI来势汹汹的全面侵袭,我们要保卫生活的完整性和心灵的纯粹性,保护人类的情感家园,就需要以“人诗互证”“诗史互证”来保存情感、精神的基因库和社会、时代和历史的档案。
所以,人诗对应、人诗互证是诗歌的未来。只有人诗对应、人诗互证能捍卫诗歌的尊严和诗人的尊严。
真正的诗,永远只有真正的个人才能写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诗也是人类的目的和未来。
青春诗会,一直遵循着抒情的诗之大道,本身也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同时,经由一代又一代年轻诗人的开拓创新,展现着新的气象,开辟着新的天地。
青春诗会就像一个诗歌的青春典礼,是新一代青年诗人的成人礼,一代青年诗人的青春纪念仪式。青春诗会,是中国当代诗歌新生力量的一个集结地,一个青春诗人的集训地,首次亮相的舞台。翻一翻每一届的名单,就很容易得出这一个结论。很多人从这里起步,逐渐成为中国诗歌界的中坚力量。
在此,我要向历届青春诗会参加者致敬,向本届青春诗会学员表示热烈祝贺!
(本文根据第39届青春诗会的发言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