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唐河 内外兼修 乡村增颜又提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园”同构 组织共建 群众共富我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5%糍粑飘香 年味渐浓我省新增2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濮阳农民王保才当选上海见义勇为先进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6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17

点亮乡村

--新乡劳模打造乡村产业见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姚辉

乡村振兴号角声声,产业兴旺久久为功,这些年,牧野大地上诞生了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群人,在其中扮演着关键变量。

这群人名叫新乡劳模,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找到一个又一个产业突破口。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新乡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落地落实,新乡市总工会累计组织动员1300多名劳模、156家先进集体参与,惠及500多个村,近10万人。

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履铿锵。在新乡,各级劳模正在把乡村的产业点亮、人气点亮,把农民的美好生活点亮。

从一株苗到一片园--

种出“钱”景

18年如一日,守着一株红薯苗,新乡市劳动模范周新桥把自己的“地瓜经济”干出了名堂。

周新桥是获嘉县太山镇太山村人,这里的“浑汤大白菜”远近闻名。2006年,干倦了销售工作的周新桥一心要回家搞农业。

几经摸索,周新桥锁定了身边少有人涉及的红薯规模化种植,家乡长出好白菜的“蒙金土”给他底气,做事爱“死磕”钻研的性格是他的信心。

鑫桥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8个村的帮扶协议签订、1000多人受益于技术指导……几年过去,周新桥真的为自己和红薯闯出了一条路。

“买了苗,跟着种就行了。”太山村周红军是种白菜和其他各样蔬菜的老手,周新桥的合作社成立后,周红军的种植清单上又多了一项红薯,从周新桥那里买苗、咨询技术,销路也有“兜底”,他很放心。

最初,周新桥育苗种红薯的面积只有自家的5亩地,如今合作种植的面积已经发展到近万亩,拥有配备17个温室大棚的育苗园区。他带着合作社经历了扩建更新、鲜薯销售、绿色红薯的三次“蝶变”,并成功注册“紫玉薯坊”“薯佳香”两个商标,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这个牌子将成为历史了。”1月9日,从能容纳200多万斤红薯的地窖里出来,指着合作社门前的“鑫桥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语重心长,他告诉记者,新的“富万家”合作社已经注册成立,即将更换,功能再度完善,集红薯育苗种植、收购、储藏、深加工于一体。

在“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中,新乡市总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支持劳模在乡村投资办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打造劳模产业助农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品牌。

越来越多新乡劳模同周新桥一样,像红薯那样把藤蔓伸向八方,在外吸足了养分,发展壮大后,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反哺家乡,将增值收益留在乡村。

从一斤面到一块馍--

加出效益

“老劳模”带出一串“新先进”,在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多奇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员工的奖状、奖杯多到摆不下。

牛延文是米多奇公司董事长,牛利宾为米多奇公司总经理,父子俩同为河南省劳动模范。辉县市“五一劳动奖章”“孟庄镇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得奖的员工名单与照片也挂满了墙。

米饼年销量151亿片,馍片年销量60亿片,是米多奇公司创造出的“惊人成绩”。

“好馍片需要好面粉,好米饼需要好大米。”牛利宾说,为从源头把控产品的质量,米多奇公司与新乡多家种植合作社签订小麦订单种植合作协议。同时,还与多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农民结成三方共赢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订单基地、三方利益联结等方式,米多奇公司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农民种植优质小麦、水稻,由利益关联的加工厂加工面粉、大米,订单种植小麦面积达5万余亩,水稻种植面积5万余亩。

“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是股东的,企业做大规模之后,就属于全社会的,要为社会服务。”这是牛利宾认为的“企业担当”。

“大企业”配上“有担当”,带来的是乡村振兴中的出彩--

直接带动450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850余人,年人均工资收入4万元;年岗位技能培训24场次以上,脱贫户员工参加培训率100%;优先收购脱贫户的农副产品,受益农户达3万余户;累计向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款物价值1300余万元。

在米多奇公司,优秀员工多也就不足为奇。

以米多奇公司为代表,与群众心贴心的新乡劳模,以产业、资金、情感为联结纽带,真心实意为乡村振兴解资金之渴、消发展之困,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从一粒种到一袋米--

链出市场

2023年12月8日上午,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一个多月前还稻浪翻滚的田地,已被新长出的翠绿麦苗所覆盖。

麦子静静生长,农家进入短暂的农闲季节。但农闲人不闲,忙过收割和稻米文化节的菜吴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邦,行程依旧很满。

“再熟悉熟悉词。”在大米加工厂区的办公室,伴着机器声和淡淡的米香,吴振邦拿着两页述职报告认真看,下午他要进行高级农艺师的面试。

吴振邦一直敢想敢干。此前在房地产行业的他,生意一路向上。但随着眼界的开阔、资金的积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转入全力发展绿色农业。

吴振邦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在稻田里再见到小时候的泥鳅”是他干“稻鳅共养”的初心。

在吴振邦的发起下,原阳县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发展绿色生态稻鳅共养,随着规模的扩大,转型升级为稻渔综合种养,并注册大米产品商标“迪旺”和“鳅米香”,不断叫响原阳大米品牌。

大米出名,菜吴村的稻田也意外“出圈”。“尤其是插秧、收稻,有不少外人来参观。”这个发现让吴振邦迅速行动,多方筹措引资1700万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风民宿与高标准农业生态休闲产业园,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田园景观和集“农旅、休闲、康养、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既“卖米”又“卖风景”。

身为原阳县劳动模范的吴振邦也在尽可能传播自己的“知识储备”。他持续进行绿色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同时推广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减量增效技术,对小麦、水稻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田间现场指导。

常走乡间路、广交农民朋友,这是新乡市总工会长期对各级劳模倡导的。新乡各级劳模都有市场搏击的“妙手”,顺应市场规律,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让乡村受益;与广大群众共育品牌、同闯市场,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模范的为民情怀。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