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春运期间人员出行将超6.4亿人次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回应民意关切畅谈履职心声龙腾迎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71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28

回应民意关切畅谈履职心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李梦露赵博

“委员通道”通民心、道民意。1月27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1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省政协委员陆续亮相“委员通道”,围绕农业科技、职业教育、中医传承等主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回应民意关切、畅谈履职心声。

农业更省水农活更省力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1300亿斤。目前,我省正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如何实现这种转变?1月27日,省政协委员冯俊杰围绕“水”给出了答案。

“有句农谚说得好,农业有收无收在水、多收少收在肥,农业强省建设离不开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冯俊杰说。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冯俊杰长期从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深知农业用水任务重、节水潜力大,而我省缺乏品牌化、规模化的高端灌溉设备来提高灌溉效率。

“结合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前景,去年我们在新乡市成立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目前已为新乡市1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高端的灌溉装备,节水优势非常突出,比常规漫灌节水60%以上,下一步将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这种灌溉装备。”冯俊杰说。

高端装备让农业更省水,数字赋能则让农活更省力。

“为灌溉装备装上智慧大脑形成智慧灌溉系统,利用卫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就能准确感知哪一块地干旱、哪一块地缺肥,科学计算出这块地该灌多少水、该施多少肥。”冯俊杰举例说,浇1000亩地如果用传统漫灌需要10多个工人花一周多的时间,用智慧灌溉系统只需点击手机或者操作电脑,花2~3天即可完成灌溉,既省力省时又增产增收。

今年省两会,冯俊杰建议加强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技术培训,把智慧灌溉的各种先进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助推农业强省建设。

让学生腹中有墨、手中有技

我省正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如何才能将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精准满足社会多层次的用人需求?1月27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畅谈心声。

“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结构不平衡、学校有人才但不切合社会需求等问题,对此我们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尝试实行‘1.5+1.5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年半时间,在企业学习半年的理论和实操实训课,让企业的工程师结合岗位特点对学生进行施教,第三年留在企业实习。”在教育行业深耕近20年的王泽民说。

实践证明,通过在企业进行半年的理论和实操实训学习,学生能很快掌握技术,适应岗位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就能拿到3000~8000元的工资,毕业后还能留在企业就业。

“同时,学校还率先实施了双百工程,即合作100家教学医院、100家医药企业,确保学生的实习实训,为学生就业架桥铺路。”王泽民说,今年来自上海、杭州、珠海、深圳、长沙和德国的企业专程来校招聘签约,各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7%。

“我省提出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发展战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环境。”王泽民说,今年省两会,他带来的建议是《支持高职院校申办职业本科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腹中有墨、手中有技的职业技能人才。

让“中医热”持续热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不断掀起热潮。作为中医药大省,去年我省印发了《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

“过去对中医感兴趣的多是老年人,现在八段锦、艾灸等老一辈热衷的中医养生方式悄悄地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的新时尚。”1月27日,省政协委员郭马珑说,她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多年,同时也是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看到这种情况,她打心里觉得高兴。

如何让这种“中医热”持久下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中医传承?经过调研,郭马珑认为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让大家认识真正的中医。”郭马珑说,现在的“中医热”大多都“热”在网上,网上一些商家打着养生的旗号,用伪科普误导广大网友,损害了中医药的形象。针对这个问题,她曾提交了关于规范互联网及自媒体平台医学科普的提案。近几年,中医队伍也走进社区和偏远山区进行科普和义诊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中医、用中医。

“其次,中医发展要从娃娃抓起。我带的研究生中有些学生特别优秀,他们要么是从小接受中医文化教育、要么是因为家庭传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2019年以来,郭马珑所在的医院每年举办3~8期中医科普夏令营、正骨小卫士活动,带领中小学生认识中医、学习八段锦和中医药学,在孩子心里种下中医的种子,提升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后,中医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郭马珑认为,中医发展需要兼容并蓄,需要中西医、多学科进行融合交流,不断提高中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这也是以后中医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