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治担当,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小小青艾擎起80亿大产业陈保超 带着“新声”去北京河南道地药材家底有多厚汝南县常兴镇 农资先行不误农时柘城县 送技下乡把“麦”开方图片新闻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88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27

陈保超 带着“新声”去北京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焦宏昌

在兰考县三义寨乡,有个村子叫白云山村,村子因山而得名。白云山村315户1100人,耕地1700亩。近年来,白云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3月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保超今年会带着什么样的“新声”去北京参加会议?

“今年两会期间,我准备建议把兰考打造成为共同富裕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县,把发展数字乡村等也带到两会上。”2月20日,50岁的陈保超告诉记者。

陈保超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十几岁时,因家里生活困难,陈保超就外出谋生,由于头脑活络、踏实勤劳,很快掌握了经营生意的门道,经营沙子、水泥等生意,前些年又涉足建筑工程领域,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前在外面办企业,每次回到家乡看到破旧的村子和乡亲们的生活窘况,心里真不是滋味儿。”陈保超回忆说,“我想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7年6月,陈保超毅然决然放弃在外创办的企业,回到家乡白云山村,9月接过老支书的担子,成为村党支部书记,扛起带领父老乡亲致富的重任。

为了找到致富道路,陈保超带领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多次外出考察调研,向专家请教学习,结合本村土壤特质,陈保超决定发展大棚经济,种植番茄,以产业兴村富民。

说干就干。陈保超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又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修建38座温室大棚。不少村民担心有风险,顾虑重重,陈保超第一个认购大棚,带领党员干部先行先试。在他们的努力下,每座大棚当年净收益达10万余元,乡亲们认购大棚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2019年至2020年,又相继建设了二期、三期温室大棚,共165座,群众从一开始的“要我干”到后来的“我要干”,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白云山村大棚园区总投资3600万元,年产西红柿1000万斤。

如今的白云山村,楼房多了,街上汽车多了,脱贫户也都住上了新房子,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陈保超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番茄书记”。白云山村先后获省级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3万元。

腰包鼓了,村民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陈保超又带领群众开展“一宅变四园”人居环境改造,同时,注重挖掘美丽乡村文化,重建了白云书院,建起了白云印象大舞台、乡村会客厅、民宿小院以及可容纳500人就餐的生态餐厅,让白云山村成为新时代新农村一张亮丽的名片。

“现在我们村,抬头见绿,出门即景,全村就是一个大公园。”回顾2023年,陈保超收获满满。

2024年,陈保超又有了新打算:“我们还要大干快干,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让村集体经济收入越来越多,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