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2月28日,在鲁山县琴台街道余堂社区的恒翼农业有限公司,一台植保无人机正在嗡嗡作响,进行低空施肥作业。
“无人机不但能喷洒农药,还能用于施肥。这台无人机是我去年买的,花了7万多元,当时只配套了喷洒农药的罐子,这个配套的施肥桶最近才发回来,花了4000多元,干农业就要舍得投入。”恒翼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常大有说。
常大有今年种了100多亩小麦,其中40余亩是富硒小麦,虽然去年小麦播种时就施用了大量底肥,但最近通过测量土壤肥力,发现缺乏一些微量元素,于是就特意购买了一些微量元素肥。“既然从事规模农业,就得科学种田,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常大有说,虽然购买无人机成本高,但作业效率也高,如果是集中连片地块,无人机一小时可以作业七八十亩,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费用,还是很划算的。
“除了忙自己的农活,无人机还能出租干活,根据地块大小,每亩收取6~15元不等的费用,去年我的无人机刨除雇用的无人机操作手费用,还给我挣了10多万元的额外收入呢。”常大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