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尹小剑李振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这是我正在做的、未来想做的,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就是我的工作指南。”3月6日,认真读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信阳市平桥区信阳万惠达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刘刚激动万分。
从2019年响应号召,回到家乡平桥区查山乡创业开始,除了让自己挣到钱,刘刚一直为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努力着。
回乡以后,刘刚结合查山乡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开办电商公司,将从老乡手中收购的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销售到全国各地。“有意向的村民都可以在公司里尝试带货,我们按件计费。有几个妇女长期在公司直播带货,既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有的月份销售额高,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刘刚说。
“我认为,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要‘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刘刚有自己的见解,“能让更多的乡亲参与产业发展,并且获得收益,乡村才能全面振兴。”
如何发动群众?如何帮助更多的乡亲获益?刘刚从乡亲们送来的农副产品中找到了答案。
在众多农副产品中,作为信阳地区传统干菜的干豇豆一直是刘刚网店里的明星产品,常常脱销。“都是村民自己在家制作的,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做很多。如果能有充足的原料来源,我自己加工的话,制作工艺统一,品质有保证,群众不用担心豇豆卖不掉,我也不担心存货不足了。”刘刚说。
说干就干,2021年,刘刚的干菜加工厂建成投产。为了保证原料充足,那一年,刘刚和82户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对他们种植的符合产品标准的豇豆照单全收。2023年,来找他签协议的农户增加到了1000多户,豇豆种植面积也超千亩。
对于今后的发展,刘刚目标明确:“今年计划新增豇豆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带领更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打造乡村直播基地,为查山农产品走向全国打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