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丹阳路的文化密码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01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3-15

汝州丹阳路的文化密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尚自昌

道路街巷是一个城市的骨架,也是城市的地理坐标。路名展示着城市的气质和性格,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呈现着城市的美学风格。

汝州城的道路街巷横平竖直,东西路用人名,南北路用地名。于是东西向有了丹阳路、广成路,南北向有了城垣路、洗耳路、望嵩路。

丹阳路是市区东西主干道,明清时称丹阳观街,为纪念金代道医马丹阳而名。

古时寓居或旅居汝州的外地人很多,在历史长河中是匆匆过客。马丹阳虽是匆匆过客中的一员,却独自享用一个城市的重要干道,让世世代代的汝人叫着他的名字--这是汝人恩怨分明、重情重义的基因使然。

初春丹阳湖郭亚伟摄

1984年的丹阳路尚自昌摄

“百城提质”后的丹阳路尚自昌摄

世代硕儒进士及第

马丹阳(公元1123年-1183年)名从义、字宣甫,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丹阳真人。祖籍扶风(今陕西省宝鸡),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五代时因兵乱迁居宁海(今山东省牟平),世代皆儒。

祖父马觉,精通五经,为人信义。父马师扬,字希贤,姿貌魁秀,沉静有度量,生子五人,以仁义礼智信为名,号称“五常”。马家非常富有,号称“马半州”。

丹阳为师扬第二子,时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五月二十日子时。降生时体有火色,七日方消,手握双拳,百日后才舒展。为儿时,常口诵乘云驾鹤之语,梦中屡屡跟从道士登天。家中大小和仆人四十余口,每次饭后丹阳必舐食器残粒。丹阳喜欢穿旧衣,珍惜谷物,这大概是天性。及长,学儒而不乐进取。父爱其才,让其掌管库物,常常周济贫贱,遇到借贷无资可还之人,便焚毁其债券。由此得轻财好施名声。

丹阳“额有三山,手垂过膝”。昆嵛山道士李无梦见之称有大仙之材,颂赞:“身体堂堂,面圆耳长,眉秀目俊,准直口方,相好具足,顶有神光,宜甫受记,同步蓬庄。”当地名门孙忠显慕丹阳才德,将女儿孙富春(孙不二)许配给他,生庭珍、庭瑞、庭珪三子。

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马丹阳考中进士,分配在一个县里管摄六曹(即兵、刑、工、吏、户、礼)。一年发生蝗灾,丹阳下乡遇佃客刘进盗杀耕牛之事,让刘进背负皮角去县衙自首。老幼相告说:“现今法令严明,此去必定犯刑宪,使父子不得相见!”丹阳却让刘进面对佛像陈述杀牛之罪愆,庶解冤结。故人歌云:“古扬陈实,今谈宜甫。”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年,遇重阳子王喆授以道术,遂将家产交给儿辈,将离婚书交给妻子,换上道服,皈依其门。自此励行苦节,潜心修炼。10年后,妻子孙富春(孙不二)找到他,也皈依其道。

由儒为道光大全真

道教是源自中国本土的宗教,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对中华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学技术等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发展到今天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

正一派创始者是东汉张道陵,据说得到太上老君的点化。因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又称五斗米教。正一派道士没有要求必须蓄发,可以结婚生子,主要以画符念咒、驱邪降妖为主。

全真派又叫全真道,北宋末由王重阳所创。王重阳(公元1112年-1170年)咸阳人,原名中孚,字允卿。早年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在甘河镇遇仙,为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改名喆,号重阳子。王重阳师承吕祖,以飞升登仙、长生久视为修道目标,主张性命双修。

全真派多出隐士,很多道士选择在终南山等道教圣地修行以求证道成仙。全真派有很多的禁忌,严格按《重阳立教十五论》来约束自己,蓄长发不可以结婚。

金大定年间,王重阳赴山东传教。

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45岁的马钰为表示敬重,在家中为王喆修整了房屋居住。王喆自题为“全真堂”,取“存神养浩全真性”之意。

马钰最终辞官舍家入道,号为丹阳子。在山东先后拜重阳为师的还有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人称全真七子。王重阳将全真道秘诀传于马钰,托为全真道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

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王重阳携其弟子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西行,打算在中原传教。次年一月,王重阳在大梁(今开封)羽化。逝前嘱马丹阳坚定传教信念,光大道教。

王重阳羽化后,马丹阳四人携其灵柩,归葬长安终南山家中,并为重阳守孝三年。

三年守孝,也让马丹阳有时间重新思考全真的教义,也更坚定了他传教的信心。孝满后三个师弟赴其他地方传教,马丹阳仍留在长安。由于丹阳儒雅大度、学识丰富,可以将教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因此结交了众多长安城中的名流,和当地的乡绅官吏、文人墨客等各种人都不无交往,全真教也因此在长安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继承了先师王重阳思想的基础上,马丹阳主张以“清净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著”为修真宗旨。在门徒管理上,马丹阳依托王重阳教规和当时朝政局势,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规--《丹阳真人十劝》:

一不得犯国法;二凡见教门人必须先作礼;三断除酒色财气,是非人我;四屏除忧愁攀缘爱念等念头;五不能奸诈骗人、伪装好人、受人供养;六要能忍辱不平,万物无私;七要慎言慎语、节饮食、弃荣华;八必须以乞化为生;九修行居庵不过三间,结伴修行不过三人,要互相扶持;十要清净无为,养气精神。

公元1183年,马丹阳在山东蓬莱羽化,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等陆续接任掌教。

大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世称“丹阳真人”。

在全真教中,王重阳创其始,至丘处机而达鼎盛。而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马丹阳。

著书立说以文化人

唐宋把中国的诗歌文化推向了高峰。金入主中原统一北方后,开始重视汉文化,金章宗时期女真贵族官员多以学作汉诗词为时尚,普通的猛安、谋克也努力学诗,有着浓重的复古倾向,出现了赵秉文、元好问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诗人。

出生于大儒之家、寓居汝州的马丹阳留给后人的有千余诗作,大部分为词,在宋金分治的北方有很大影响力。

他所作劝人遇事忍让的《满庭芳·忍忍忍》词中引经据典,教人遇事多忍让,就会少很多麻烦事,活得像仙人一样自在。许多家谱作为“处事格言诗”收入引用:

刃下挑心,心头插刃,认来堪作良因。

无明降住,有辱不生嗔。

忆昔清河公艺,尚垂涕、书此和亲。

无争士,常行大善,不敢暂伤神。

人猜泥捏塑,逢刀坦坦,遇药申申。

便是非不辩,强弱无论。

师父重阳教我,消烟火、悟假修真。

常忍耐,触来勿竞,端的做仙人。

被称“重言词”的叠字诗,读来百折千转,荡气回肠。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元乔吉《天净沙·即事》均是让人读后终生难忘的叠字词。但很少有人知道马丹阳的叠字词。

其一:《西江月·物物般般认认》

物物般般认认,常常战战兢兢。

心心念念恐沉沉,得得来来损损。

日日清清净净,时时湛湛澄澄。

惺惺洒洒这灵灵,灿灿辉辉永永。

其二:《玩丹砂·寄赵居士》

净净清清净净清,澄澄湛湛湛澄澄。

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坚坚坚永永。

明明朗郎朗明明,灵灵显显显灵灵。

前者全文46字,用了24个叠词;后者全文42个字,仅由12个汉字组成,被诗论家称为妙不可言。

马丹阳著有《洞玄金玉集》《渐悟集》《精微集》《分梨十化》等集,均载于正统《道藏》中。其弟子王颐中又收集其平时言论50余则,辑为《丹阳真人语录》。在《重阳教化集》《重阳分梨十化集》中也收有他写的诗词。

《洞玄金玉集》又称《金玉集》共10卷,收入马丹阳所作诗词900余首,按体裁分辑,皆为马丹阳入道之后所作。其中大半是赠答之作,所赠者除道内人士外,还有儒士、官吏、医者、商人、铁匠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内容为宣扬全真教旨,教人思悟人生短暂,看破功名利禄,远离酒色财气,学道求仙。

《瑞鹧鸪·述怀》

利名场上没萦牵,人我丛中绝焰烟。

举意游山山岭上,兴心乐水水云边。

往来飘逸孤如鹤,去住安闲静似蝉。

据此逍遥能有几,从教人道活神仙。

读后使人很快想到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被许多人用为“座佑铭”,刻制在器物上或书写悬挂,时时提醒自己。

《金玉集》反映出马丹阳弃家入道在山东、陕西修道传教之情况及其宗教思想。

《渐悟集》2卷,辑马丹阳悟道、酬和、修炼等方面的诗词300多首。主张清心寡欲,保气养神,修炼内丹,以成仙道。

《赠众师兄》断荤戒酒远离色

奉劝同流听仔细,断荤戒酒全容易;

不恋浮财浑小事,深可畏,轻轻触著无明起。大抵色心难拼弃,算来断制须由你;

便把如雠如活鬼,宜远离,至于梦寐须回避。

赠厨师要有善心

叮嘱庖人常作善,殷勤供养人休倦。

莫把煎汤倾地面,摊凉冷,恐伤虫蚁行方便。

日用柴薪并米麦,无抛无撒无奢俭。

内外净清忘俗念,真堪羡,将来决得居仙院。

《丹阳真人语录》1卷,主张薄滋味以养气,去嗲怒以养性,效污下以养德,守恬淡以养性。

“语录”之三教人知礼:“师在东牟道上行,僧道往来者,识与不识,必先致拜。从者疑而问之曰:彼此俱昧平生,何用拜之?师曰:道以柔弱谦下为本,况三教同门异户耳。孔子言‘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未闻一拜之为一过。”

“语录”之七劝人远离酒色:“师曰:酒为乱性之浆,肉为断命之物,直须不吃为上。酒肉犯之犹可恕,若犯于色,则罪不容于诛矣。何故?盖色者,甚于狼虎,败人美行,损人善事,亡精灭神,至于殒躯。故为道人之大孽也。”

马丹阳把教义化为民众所喜闻乐见诗词劝化世人修道,通俗易懂利于被群众接受,是道家宣传教义的一个创举。也或受禅宗临济派的影响。

马丹阳的诗词近年来已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心向医敬恭桑梓

道教对中国医学贡献巨大。一则道教追求长生则首先须自己祛除疾病,寻找“健康”之道术。二则道教以广行善事、积功累德、济世利人为务,甚至以之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条件,促使道士们不仅关心自身的病痛,而且去拯救他人的疾苦。是故,学道者往往兼习医术,古来有“十道九医”之说。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出现四大名医,马丹阳是其中之一,是一个敦厚诚真、淡泊清净的侠士及医者。

从马丹阳的诗文中,可以找到诸多学医传学和精通医学的例子。

《清心镜·叹前非》讲到初出家时抄录名方专行拯救的故事:

初出家,访道友。

恰似猛虎,下山游走。

未曾经、锻炼顽心,轻触著哮吼。

炫多能,夸好手。

抄录名方,专行拯救。

平胃散、虽则全无,穷气药煞有。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提及自己药囊系肘:

弃财戒酒,药囊系肘。

常清静,便把虎龙引逗。

心起大慈悲,人人尽欲救。

化愚迷,诗词如咒。

休要攀花柳,速修神秀。

玉壶中,有个自然红狗。

日日吠青霄,谁知合着口。

便披云,能飞解走。

《清心镜·治病》是医方词,非常管用:

气不通,脚膝患。

云母膏,敷贴常常备办。

破伤风、要可何如,花蕊石细掺。

治心病,清神散。

医性僻,附子理中丸弹。

灵宝丹、服得太多,和骨骸更换。

莱州节副内奉赠丹阳古诗,马丹阳以七言绝句回之:

炉中炼就丹无价,庵内何曾药换钱。

昨日客来青眼顾,今朝我伴白云眠。

说明马丹阳虽然生活贫苦,却没把丹药换钱补贴家用,证明金庸笔下淡泊清净的侠医观马丹阳并非虚构。

汝州壅培腾古映今

汝州是道教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远古时先贤广成子居州西崆峒山,黄帝曾三次拜见学习养生和治国的大道。广成子被认为是中国道教和中医药文化的创始人。东汉严光寓居汝州严子河畔,研药行医造福黎民。唐代孟诜少时就热心炼丹,人称“炼丹少年”。中进士为官拜孙思邈为师,终成有唐一代四大名医,留有《必效方》和《食疗本草》两部药典。北宋末年宋徽宗崇信道教,下旨对广成道观进行了重修,汝州再度成为名扬天下的道教圣地。

马丹阳送王重阳归葬长安时曾从汝州经过,因特殊情况没有祭拜到始祖广成子。三年孝满后特到汝州寻仙踪拜祖宗,被汝州厚重的道教文化、中医药文化和丰富的药材资源所吸引,就在汝州北街结庵居住,研药行医,招徒传道。

在寓居汝州期间,马丹阳吸取前人的经验所创的“马丹阳十二神针”日渐成熟,达到了无病不治的地步。明代医学家陈继洲编著的《针灸大成》中载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总歌诀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曰。

意思是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冲、昆仑、环跳、阳陵泉、通里和列缺12个穴位,临床应用广泛。适合采用上下两个穴位或左右两个同名穴位治疗的是担法(也为补法),适合独取一个穴位治疗的是截法(也为泻法)。全身360多个穴的治疗作用,上述12个穴位都能概括,治病效果灵验,简直就像开水泼在雪上立刻融化。这是神仙真传,可以打开治病这把金锁。特别提出聪明至诚的人才可以传授,对行为不良不诚实的人不能传授。

《汝州文史资料》记,马丹阳一次见一少妇猝死于路上,急俯身口对口吮吸,路人以为轻薄。少顷,丹阳吐出吮吸的浊痰,少妇立时苏醒,观者才解除误会齐称神奇。

汝州盛产优质艾蒿。艾蒿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相传是广成子传教使用的良药。唐代孟诜用艾蒿水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故事广为流传。《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把人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归结至人体上的12个重要穴位,针刺这12个穴位均可以治愈,并将归结12个穴位的病症和行针的数次、深度编成长短不等的五言诗。让人鲜知的是,12个穴位的针疗均与艾灸配合,歌后均附用艾灸多少壮。如第一诀“足三里”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胻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

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这里的“八分三壮安”就是针刺深8分(约2寸),用艾灸3条。

公元1182年,朝廷发布遣送无度牒的道士各还本乡的政令,丹阳东归故乡,受到山东乡人夹道欢迎。第二年九月,丹阳于文山城北三教堂宴坐,有王道师抱着木琴来。他提笔写就《归山操》,以示归真之意。

腊月二十二,马丹阳与弟子夜话至二更,忽然风雨大作。他勉励弟子:“吾今赴仙会,堂堂归去也,作个快活仙。汝等欲作神仙,须要励修功行,纵遇千魔百难,慎勿退惰。”说完,端坐而逝。

马丹阳死讯传到汝州后,他的信徒和受益民众非常悲痛,集资在他的行医处修建一座丹阳观以作纪念。

丹阳观占地约0.6亩,坐北面南,临街为山门,内有卷棚、大殿、东西厢房各3间。大殿内供马丹阳塑像,厢房内供五瘟神像。丹阳观建成后汝州北街就俗称丹阳观街。

明成化未,江西清江进士彭纲任汝州知州,曾游丹阳观,留有《题丹阳观》绝句:

上尽重楼日欲流,丹阳观里偶来游。

仙都路回尘埃定,一树闲云满树秋。

明清至民国时期丹阳观为汝州医方圣地,据传病患者或家人在丹阳像前上香求医后,从大殿前的“医方处”找到适合自己病情的药方抄录,回家按方购药即可治病,非常灵验。马丹阳出生和羽化日分别为农历五月二十和腊月二十二,这两天民众会自发组织以唱大戏等形式的纪念活动。

由于丹阳观香火旺盛,清代人们先后在丹阳观西建起太皋宫和吕祖庙,使这里形成了庞大的道教建筑群。

丹阳观屡坏屡修,基本保持了初建的风貌。民国时期太皋宫和吕祖庙先后被毁,丹阳观却有幸保留到20世纪80年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汝州市区改造,改丹阳观街为丹阳路。汝州籍书画篆刻家张绍文先生以《丹阳新路》为题赋诗赞道:

新街直下古煤田,灯火辉煌路不闲。

错落楼台曦曰照,仙人化鹤几时还。

2018年,汝州市将新建的城市中央公园丹阳路南侧的人工湖命名为“丹阳湖”。

(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汝瓷的前世今生》《风穴寺探秘》《孟诜》等书)

丹阳湖鸟瞰郭亚伟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