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崔新娟
越千载古温往事,司马故里安乐寨古韵焕新;四百年薪火相承,太极之源陈家沟康惠世界;半世纪善治富民,中原名村马庄村业态更迭……这些自带光芒的村庄,是温县版图的最美点缀。
擦亮一代人青春记忆,大尚村乡愁璎珞促旅游出圈;捕捉新行业时代风口,韩郭作直播产业产值上亿元;装扮家门口诗与远方,下石井紫色花海频上热搜……这些曾经无名的村庄,是温县新晋的网红坐标。
村村有产业、村村景不同、村村韵味浓,是温县学习推进“千万工程”经验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温县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党建为统领,改善村容村貌、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产业融合,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治理水平,千万乡村实现惊艳蝶变,乡村振兴展现万千气象。
从一线百景到全域生态 好风景孕育好前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头万绪,温县选择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处理污水、硬化道路,在此基础上,强化规划、治理空院、改造景观,造就了许多美丽乡村。
拓宽道路1200米,硬化空院1300余平方米,拆除危房15处,种植苗木3000余棵……这是番田镇西小吴村前段时间集中整治人居环境的一组数据。实实在在的数据换来的是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环境卫生自觉整治、旧院改造村民共商、修缮硬化乡贤捐资,我们十分满意,一百个放心!”3月12日,村民徐琴说。
挂在墙上的自行车、种满鲜花的废轮胎、镂上石栏的羊肠小道……在温县的村头巷尾,随处可见村民动手自制的“微景观”。
“徐冉沟,小苏州”说的是张羌街道的冉沟和徐沟两个村。冉沟村依据沟壑、空院、洼地等地貌改造小游园,徐沟村则以墙为布画美乡村。“就喜欢这低成本的微景观。村党支部书记是墙画师,村里还有书画馆,大家动手栽树种花、绘制墙画,把俺村打扮成了网红村。”徐沟村村民陈兰兰说。
“俺村主打一个乡愁。村里的知青园大都是用老物件装扮的,让人一秒穿越回20世纪。”祥云镇大尚村村民侯胜齐说,“加上附近有小麦博物馆、岩彩博物馆、祥云记忆馆等,俺村成了研学游基地。”
环境美带来生活富。美丽乡村孕育的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研学培训等业态红红火火,把诗与远方带到了身边,也把富裕日子带到了眼前。
从千村一面到一村一品 产业兴赋能乡村兴
“草莓、冬桃、黄瓜……我们村四季都有。”3月4日,岳村街道牛洼村新建的温室黄瓜大棚内郁郁葱葱,采摘的人来来往往,村干部牛海燕说,“这个大棚春节开摘,目前为止已采收两万多斤,收入3万多元。”
“红果绿瓜,就在牛洼”。作为温县第一批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在瓜果产业上不断开拓思路、优化种植模式,由草莓网红打卡地到黄瓜采摘园,在向高附加值的瓜果产业转型的路上,绘就“多果齐开、多业并行、多路致富”的田园美景。
尊重乡村发展的原始风貌,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产业,温县“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格局渐次铺陈:“年画村”赵堡镇赵堡村民俗年画印刷已有百年历史,该村有30余户农民常年从事春联印刷,带动周边乡村2000余人就业;“灯笼村”北冷乡许北张村以30余年制作灯笼经验,以“家庭制作+现场参观+直播销售”模式,高峰时一天可销售1万余个灯笼;“证书村”张羌街道南渠河村30%的村民从事“荣誉证书”生产,通过制作各种文件夹、画夹等相关产品带动周边村邻致富增收;“直播村”韩郭作村立足铁棍山药种植优势,把手机变“新农具”、直播变“新农活”,电商营业、技能培训、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活力四射,连续两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生态保障、产业支撑,让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产业在温县“拔节生长”。
目前,温县11个乡镇(街道)262个村(社区)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培育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带动新型经营主体近300家、农户5万余户,去年以来全县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12.67亿元,同比增长12.7%。
从向往期盼到收获喜悦大民生装满大幸福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千万工程”的最终目的。
温泉街道西南王村医养共同体滨河而建。3月4日,该村数位老人正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按摩。这里门前水上廊道蜿蜒,依依垂柳隔河而挂。旁边是村史馆、党建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游园……群众就医、阅读、锻炼、休闲,十分便利。
这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温县乡村随处可见。在“千万工程”指引下,温县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走出了一条“重民生、福祉多”的路径。
“我们村也吃上丹江水了,你看这水流多大、水质多好!”在招贤乡中辛村农户王明珠家中,她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介绍说。今年春,温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的重要枢纽祥云镇水厂试压通水,招贤乡东辛村和中辛村群众先喝上了优质的丹江水。随后,该水厂负责的祥云镇、招贤乡、黄庄镇、番田镇等4个乡镇其他139个村将陆续用上丹江水。
“我们正在把地黄苗转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主要是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眼下正值培育脱毒地黄种苗的关键时期,温县农科所四大怀药培育中心科研人员徐艳霞正进行怀地黄生根培养工作。
近年来,温县强化科技赋农,实现了优良山药、地黄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还通过地黄种苗的脱毒工厂化生产与销售,实现了优良地黄品种的有效利用。
乡村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温县通过探索“产业+人才”发展模式,引进人才回乡,深挖人才潜能,释放人才活力,让乡村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越来越多。武德镇北保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霖声辞去北京高薪工作,带领该村集体年收入从2018年的8500元增加到2023年的65万元;黄庄镇米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米利军,带领该村集体年收入从2018年的负债8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学习践行深化‘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充实、改进、更新工作方法,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力建设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温度、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温县。”焦作市政协副主席、温县县委书记杨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