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单产提升有何窍门桃农李许锋管理果园心中有数清明假期我省天气整体有利出行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 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2024年度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召开郑州市共享绿地新增145处图片新闻敬告读者倒计时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1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03

大豆单产提升有何窍门

--河南粮油单产提升三问之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董豪杰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饲用蛋白和植物油脂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加工国。

和玉米属同季节种植作物,大豆与玉米存在天然的“争地”矛盾。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大豆增产,减少进口依赖也显得尤为迫切。

这是拎稳“油瓶子”的一道“必答题”。

日前,我省发布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方案,打造5个大豆整建制单产提升推进县,推进粮油作物单产稳步提升。

如何挖掘大豆增产潜力,持续推动单产提升?记者走访专家、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解锁大豆增产密码。

增产潜力待挖掘

堵点痛点也是“增长点”

“河南是重要的大豆种植地区,面积居全国第四位。”4月1日,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研究员说。

从大豆种植分布来看,黄淮海产区是我国第二大大豆主产区,而河南是该产区的第二大主要产地,近年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

2023年,获嘉县大新庄乡帅庄村的大豆田里,经专家实收实测,平均亩产321.82公斤,再次刷新了大豆百亩以上连片实收测产平均单产全国高产纪录。作为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这是获嘉县连续4年实现大豆高产纪录。

与获嘉县连续多年刷新大豆单产纪录相比,我省大豆平均亩产在160公斤左右,两相对比,差距近一倍。

“河南大豆单产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就单产提升来说,仍有潜力待挖掘。”卢为国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省的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方案,是以县区为单位整建制提升,与单点、示范方等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给大豆单产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要重点推动“五良”集成融合。卢为国认为,在技术提升方面,高产技术集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从整体来看,大豆单产提升,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所、种植大户、企业等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

大豆种植的堵点痛点,就是大豆单产提升的“增长点”。

向土地要保障

高标准农田打牢增产基础

大豆种植最害怕啥?3月22日,获嘉县照镜镇三位村村民刘西伟说:“就怕地不平。”

刘西伟的说法不难理解,对于大豆种植来说,播种环节十分关键,而播种的难点,在浇水。

这边高、那边低,不是这里凸出来,就是那里凹进去……这给大豆播种带来了不少难题。

省农科院大豆专家李海朝介绍说,黄淮海地区,大豆多为夏种。小麦收获后,正值干旱少雨,雨水少、天气干燥、温度高,大豆播种环节,保苗十分关键。倘若没有喷灌条件,采取播种灌水,并不利于大豆出苗。如果采用造墒播种,由于地块不平,待播种时,整个地块呈现有干有湿的现象,造成洼地太湿不宜播种,而较高地块儿已经缺墒。

土地平整的高标准农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播种难题。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土地平整、成方连片,高标准农田让大豆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播种质量很关键

农机农艺融合助增收

农谚说,有钱买籽,没钱买苗。

对大豆种植来说,如何实现精量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尤为重要。

河南省大豆种植以麦茬夏播为主,大量的田间麦秸和较短的适播期使得播种难度更大,作为矮秆作物,且行距较窄,田间秸秆过多,容易导致播种机械拥堵,影响播种质量,导致大豆田间缺苗断垄和“疙瘩苗”普遍存在。

3月27日,永城市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吕爱淑一语道破关键:大豆匀苗难。

针对前茬小麦收获后带来的秸秆难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相关专家,研发了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技术,为大豆种植户献上一剂“良方”。

永城市作为我省重要的大豆种植基地,也是最早推广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地区之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证大豆播种质量、保障大豆产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吕爱淑介绍说,秸秆难题的关键是导致大豆种子不能与土壤充分接触,影响出苗。而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械作业过程中,机械不是将麦秸粉碎还田,而是将秸秆推向播种行两侧均匀覆盖,而后将大豆均匀播至田间,待机械换行播种时,麦秸便均匀覆盖在已播种的大豆行间。

先处理秸秆,再播种大豆,这样播种匀度更高,能够发挥大豆单棵的生产潜力,从而实现产量提升。

虽然先进的农机具能够解决播种难题,但实际上,数量少、推广力度不够,也正是制约大豆播种质量的问题所在。

卢为国说:“受制于大豆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企业难以快速将先进农机具进行市场推广。”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先进农机具的推广力度,同时可以利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适合、适用的农机具加速落地、进田。

科技释放增产潜力良种助力产量新突破

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大豆单产提升,突破口也在于此。

在获嘉县大豆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里,每年种植有200多个大豆新品种、新品系,旨在选出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

多次刷新大豆高产纪录的“郑1307”,目前成为河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去年还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凭借耐涝耐旱,具有抗倒伏、抗裂荚、底荚高、株型紧凑等优势,“郑1307”已经成为获嘉县位庄乡种植大户徐方子的选择。去年,他的1200亩大豆,亩产都在300公斤以上。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优良种子的选育、推广,正不断给种植户带来增产红利。

获嘉县已经连续4年与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开展大规模全国大豆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适宜在获嘉县繁种应用且适合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为获嘉县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奠定基础。

向科学技术要产量利用技术措施实现增产

大豆要不要施底肥?李海朝说:“大豆夺高产,底肥缺不了。”

李海朝解释说,之所以有种植户不施底肥,主要是因为大豆是固氮作物。但仅仅依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难以满足高产需求。因此,大豆种植不仅要施足底肥,还应在生长后期配合喷施叶面肥。

施肥误区只是大豆单产提升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吕爱淑说:“大豆若要夺高产,尤其是想要达到200公斤以上的产量,必须施足底肥。”

相较玉米等秋粮作物来说,大豆可以等干透后采用机械收获,在收获环节优势明显。但就提高产量来说,整个种植环节的科学管理十分关键。

吕爱淑说:“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目前永城市的种植户地里,基本已经不会出现白籽下地的现象,拌种已经成为大豆种植户的普遍选择。”

从播种保苗到栽培管理各个环节,大豆种植并不省事儿,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难以达到高产。良种良法配套,是大豆增产的关键。

“实际上,我省大豆种植既不缺高产品种,也不缺乏配套的技术措施,关键问题在于,目前的技术到位率较低,也就是说,很多提高单产的好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落地。”卢为国说,这就要求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种植管理技术,以培训、示范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种植户懂技术、用技术,从而实现产量的不断提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