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小剑李振阳通讯员何铸)装药、操控、起飞、喷洒……4月15日,在罗山县庙仙乡蒋洼村严湾组,一架无人机在翠绿的麦田上空轻盈盘旋,进行飞防作业。
为帮助农民做好春季田间管理,近期,该乡联合县农业植保站,整合农民合作社力量,出动10余台无人机对油菜、小麦等农作物进行“一喷三防”作业,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每架无人机每小时可施肥、喷药40~60亩,是人工的20倍,还能将肥料、农药精准、均匀地喷洒到指定区域内,具有专业、高效、省时、省力、环保等特点。乡里已有好几个合作社购买了无人机,还向群众提供无人机植保托管服务,把更多的智能农机‘开’到田里。”该乡农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该乡已出动无人机60余架次,实施飞防作业1.2万余亩,全乡小麦、油菜没有大面积病虫害发生。
近年来,庙仙乡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出台农机购置等奖扶措施,激发农户学科
技、用科技的劲头;采取“群众点餐、政府配送”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农业、农机新技术培训,让农民更加“慧”种地。据统计,该乡现有大中型农机具1200余台(套),培育农机合作社7个,农业机械化运用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