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丙宇刘亚鑫贺洪强文/图
地处中原黄河北岸的原阳县,滔滔黄河流经原阳县境50多公里,历代黄河泛滥频繁,“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出盐碱,长草不严粮”,是有名的穷县。
之后,原阳的面貌大变。黄河水浇出的优质金奖大米,有“中国第一米”之称,原阳成了远近闻名的米乡。
而今,直面近几年种植品牌效益不突出,科技支撑乏力等产业发展的困境,原阳积蓄力量持续深化转变,迎难而上打造出绿色水稻新品牌,稻田出效益,大米价更高。
致富路上
播种希望
从“成长的烦恼”到“发展的优势”
滔滔黄河水,悠悠稻花香。对于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原阳人民来说,原阳大米绝对是一个骄傲的存在:种植历史悠久,米粒晶莹透亮、筋软香甜,曾被称为“中国第一米”。
岁月更迭,人们突然发现,原阳大米虽然名声在外,但却存在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眼下原阳大米产业种植面积不足20万亩,产量投入市场也是“杯水车薪”。
市场存在感偏弱,原阳大米又如何崛起?
“量小也可以走高端,原阳大米有底气做高端大米品牌。”原阳县米农赵建华充满信心。
自信源于了解。从小吃原阳大米长大的赵建华,最清楚其品质,他还曾将卖出“天价”的日本大米一起拿到质监局进行化验检测,结果显示,营养指标上原阳大米完胜。
同赵建华一样,尽管瓶颈、困难不断,深爱自己大米的原阳县,有着坚定发展原阳大米产业的信念。大米“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初步形成,将种植面积的小的劣势,扭转成发展高端化的优势,保护了原阳稻米产业发展,重新擦亮了原阳大米金字招牌。
原阳县大宾镇刘江庄村的大米,瞄准大市场餐桌,以小包装为主,以200克为标准,每袋能卖6至8元。让原阳大米实现了从论斤卖到论克卖,大大提高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跌落是为了更好地腾飞。对于原阳来说,这次转危为机早就不是头一次。
原阳黄河大堤以北20余千米,除了村庄外全是盐碱荒地。为改变这一现象,原阳县委、县政府会同原阳河务局兴修水利工程,引用黄河水淤地压碱,改良土壤,为贫瘠之地注入“金色血液”,使沙丘盐碱变为致富良田。
之后3座穿堤引黄涵闸建成投入运行后,原阳引黄稻改步入新篇章,通过多年来的引水压碱,近闸部分乡村淤土厚度达1.5米至3米,为压制盐碱地反碱起到良好作用。
引黄灌溉,土地得到黄河水滋润,土质得以彻底改善,形成了独特的原阳地质,盐碱滩地变成了米粮仓,孕育出“中国第一米”。
如今原阳每到收获季节,水稻千里飘香,好一派丰收景象。
从“沉睡的资源”到“致富的源泉”
生态与发展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拥有河南面积最大的黄河滩涂和黄河湿地的原阳,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原阳绿色发展的风向标。发展优质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也成了原阳县新的发展目标,努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优势。
秧海映青天的稻田是泥鳅最美的家园。“泥鳅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敏感,泥鳅长得好的稻田,一定是绿色健康、无公害的稻田。”原阳县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振邦介绍。
为保证水稻种养的绿色天然,吴振邦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泥鳅养殖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的大米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养殖出来的泥鳅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既保障了水稻的增产增收,又增加了泥鳅养殖的收入。
生态种养,绿色有机是对旺盛合作社最好的背书。2015年合作社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同年,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6年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2017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为让稻子“价”更高,原阳也将大米与“绿色”捆绑,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水稻,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使用有机肥,让大米更健康,成品大米价格每斤提高了十元到数十元不等。
原阳县还开展水稻优质品种引进、繁育和推广,先后引进推广新丰2号、新科稻31等水稻新品种,品质、亩产同步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位于太平镇的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高标准实施田间道路、灌溉、排水、农田输配电等工程,让耕种更便捷;新建成的智慧农业控制中心,拥有植保监测、苗情监测、气象监测等多个功能,可为绿色种稻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借助“中原农谷”南区建设东风,原阳2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完成建设。太平镇水稻展示区、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投入使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省级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功创建,“原阳大米”连续三届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叫响“原阳大米”品牌,重现其往日辉煌,原阳县下足了功夫。从“生态的绿色”到“绿色的金黄”
当绿色成为原阳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新的格局已经打开,新的变化仍在酝酿,原阳大米正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通过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等方式,原阳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成为乡村面貌焕颜一新的“鱼米之乡”。
“每年来的水鸟越来越多,白鹭、灰鹭等好多鸟咱叫不上名,证明咱的生态环境更好了,这鸟自然就多了。”吴振邦说,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生活环境就是“田中有蛙叫、水中有鱼游、空中有鸟飞”。
豫北水村,池塘牵着稻田,水上建起餐厅,生态稻田藏有螃蟹、泥鳅,乡间民宿,旅游环线,城里人纷至沓来,在太平镇水牛赵村,恍如江南水乡。一个普通农业村硬是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田园综合发展体。
水牛赵村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结合农业自身特色,农村的人文气息,在发展水稻产业的同时,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家水稻主题5A级景区,大力建设集有机健康、耕读体验、水稻观光、特色民宿、养生度假、休闲养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不仅给村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其独特的稻乡风景也成为很多市民的向往地。
在水牛赵村黄河农耕博物馆就能感受到深深的“乡愁”:稻田里分布着用稻草扎成的惟妙惟肖的水牛和草人,石磙为基、磨盘为面拼出一张简易桌子,饮马的水槽和自来水管成了“新搭档”,水车不时转动发出仿佛远古传来的“吱呀”声……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农耕元素”,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几十年前黄河岸边的稻田里。
而在超过300平方米的博物馆里,除了难得一见的老物件,新的智能互动设备让人“穿越”起来更方便。在黄河流域示意图前,轻点图上的动植物就能马上得到声响、动画回应,点击黄河沿岸地名上的卷轴图标就能显示出相应的地理、历史知识;在虚拟翻书系统前,做出翻动的手势,书页就能随手翻动。这些设备有益又有趣,深受游客的喜爱。
原阳还持续举办稻米文化节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原阳稻米文化。活动以“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联动开展市集展销、农耕体验、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其间举办了稻田摄影展、稻田音乐节,现场还专门设置了水稻收割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大家割稻子、打稻子,共享丰收的乐趣。
发掘品牌价值或向“小而美”方向突进,原阳大米再次崛起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必然光明。
生态稻田
稻田研学
稻米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