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药草崛起富民产业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8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5

一株药草崛起富民产业

--广宇集团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引领与兴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于涛周蕾文/图

“冬凌草为什么被称为‘冬凌草’?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自然现象。”在渑池县的大多数乡镇,随口问上一个“种草”的农民,他们都能给出一句这样的解释。

在冬季,当气温降至0℃以下,冬凌草的叶片上会凝结成薄如蝉翼的银白色冰片,这些冰片卷曲成蝶状,远看如花絮,因此得名“冬凌草”。

“几年前,我们还没种植过这种草药,现在有了广宇集团和我们合作,我们也就放心大胆地种了。”4月12日,站在广宇制药公司冬凌草种植基地旁,陈村乡雍家院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峰说。

“药材好,药才好”。除了研发新药,广宇集团药业板块负责人王培深知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好的中成药,不仅需要货真价实的药材,还要保证每一味药材的含量达标,这样的药才可称为疗效药、管用药、放心药。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市场上的中成药在药材配比上逐渐转向正规,但我发现,有些药材的含量却不容乐观。”广宇集团董事长王广宇说,“我们的冬凌草片市场销量可观,需要大量的优质原料为生产作支撑,因此我们决定自己种植。”

如今,在三门峡市渑池县、山西夏县和绛县等地,广宇集团拥有数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产品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价格竞争力。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的质量管理,确保每一味药材都达到最佳的品质;在已开拓的市场中,消费者只要服用过一次广宇牌产品,就会成为公司忠诚的消费者。”王广宇说。他也因此被授予“河南省中药材发展领军人物”。

龙头引领做强中药材产业

渑池县的土壤、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药材种植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王广宇号召全县群众大力发展冬凌草、丹参、黄芩、柴胡等中药材种植。

当时,王广宇的做法让很多群众有抵触情绪,他们不理解大面积种植中药材的原因和意义,更担心会对自己造成损失。

“为了调动村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我们除了提供种子和技术、包回收外,还给予补贴。”王培说,“一年后,当多数村民看到种植中药材比种植粮食收入更可观,而且销路不愁时,纷纷加入中药材种植的行列。”

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广宇制药公司作为广宇集团旗下的制药企业,每一款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中药材原料作支撑。

公司总经理邢继锋说:“除了我们自身有原料需求外,我们的生产能力也为当地增加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底气。作为当地的中药材龙头企业,我们还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确保销售正常。”

如今,在广宇集团的带动下,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渑池县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生产药品所需要的道地原料,一方面帮助群众拓宽就业渠道,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聚焦一棵药草做精文章、做大产业,这只是广宇集团引领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渑池县以补链、延链、强链为抓手,大力构建以“种养加”为主体的中药产业链和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利益联结链,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规模化发展;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推行订单种植、定向供应,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到近百家……

“如今,在渑池县的很多乡镇,中药材行业已经步入行业自律和管理新阶段。同时政府也积极进行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王培说。

2023年11月12日,在县组织部门的指导下,渑池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协调5个乡镇在广宇制药公司举行渑池县冬凌草集体种植订单签约仪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冬凌草种植项目730亩,通过示范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陈村乡、南村乡、城关镇等作为渑池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示范带动乡镇,已在不断摸索中给出了初步答案,通过落实落细“政府引导、技术支撑、龙头带动、户户种植”的工作举措,着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项目内容主要是村集体免费提供冬凌草种苗及技术服务,协调广宇制药公司签订种植订单回收合同,同时协调广宇制药公司提供冬凌草种植专用肥。”渑池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胡娟说,“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4月底集体经济冬凌草种植完毕。”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每亩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带动100人以上在家门口就业。

探索前行提升中药材附加值

“这么好的中药材,如果挖出来直接卖,可能只收益几千元,初加工一下,获利又多了些,要是再进行深加工,挣的钱可能会成倍增加。”渑池县硕农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杰这样感慨。

以丹参为例,长期以来,渑池县普遍以种植为主,以烘干、晾晒、切片等初加工为辅,如何进一步提升中药材附加值,让广大种植户获得更多收益,王培有自己的答案。

“进一步培优做强中医药产业,要聚焦全过程、全产业链精准发力,不仅要把中药材种好,还要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路。”王培说。

如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中药材产业作为渑池县绿色发展的“金色名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幅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一棵苗”到“一条链”,从生态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中药产品、药食同源产品,广宇集团正在全力打造现代中医药种植加工及大健康全产业链。

--建设中药饮片智慧工厂生产车间。

“十三五”以来,我国中成药及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增速始终保持在20%~ 40%,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广宇集团以中药材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计划建设智慧工厂中药饮片车间;

对丹参、黄芩、柴胡、红花、板蓝根等地产药材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以花、枝、茎、叶、果、根为原料,研发出花茶、药枕、中药饮片等产品,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

“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了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在拉长中药材种植、加工、分级、包装、存储、物流等产业链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王培说。

--传承药食同源文化,发展药食同源产业。

药食同源产业既是中国健康产业,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产业,还是新时代快速兴起的产业。广宇集团挖掘渑池县“中原半个中药柜”的独特优势和农产品资源,加快拓展中医药资源利用产业链。

加大中药功能性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饮品、保健汤料、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养生保健用品等产品的开发,不断拓展丰富以中药为基源的系列延伸产品,满足群众绿色、环保和健康生活需求。

--助力“无抗养殖”。

目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加大了动物疾病防治的难度,更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广宇集团计划开发“增食开胃,减少肠道病发生”“增强免疫力,促进繁殖”“防病治病、解毒排毒”等系列中药兽药产品,助力我国“无抗养殖”,造福人类健康。

“我们将继续打造本土品牌,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推动中药材产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广宇集团的更大贡献。”王广宇说。

联农带农塑造振兴优势

在陈村乡鱼池村广宇制药公司种植基地,将近400亩的冬凌草已经出苗,放眼望去,绿意盎然。时不时会有前来游玩的游客在田间地头拍照留念。

“通过种植冬凌草,大家现在都有活干、有钱赚。”鱼池村党支部书记张波说,“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草药不能打药,一年需要人工除草3次,光200亩地就需要15天。用工一次需要几十人,一人一天80元,周边村民不少人来干。”

2023年,鱼池村集体合作社按照9元一公斤的价格为广宇制药提供了100吨左右的冬凌草药材,一亩地2400元的收益再加上地租,毛利能有3000元。

“广宇集团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已成为当地的示范点,吸引了众多农户参观学习,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带动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当地村民说。

通过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更多的农民开始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加入中药材种植的行列。

在陈村乡雍家院村广场,十几个村民正将晒干的丹参装进袋子里,不久后,这些药材就会上秤称重,送到广宇制药公司的仓库。

“从打药、打捆、收割到装车,我们都有专门的机器去负责中药材的生产流程。”雍家院村硕农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杰说,“一季下来,务工的村民能挣四五千元,这样长期固定的用工有三四十个。”

“他们绝对是我们的‘五星级客户’,在种植中草药上有自己的绝招,药材就是长得好。”邢继锋说。

雍家院村合作社通过与广宇制药公司签订收购协议,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实现年经营收入11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

“我们村集体流转土地1800余亩,发展以冬凌草、丹参种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目前已建成冬凌草示范园650亩、丹参种植示范基地780亩。”张建峰说,“冬凌草一茬能种8年,我们今年新增冬凌草试验田50亩,新种植冬凌草200亩,想继续创新。”

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雍家院村带动村内闲散劳动力200余人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左右;带动村内50余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户均年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同时带动村内32户脱贫户代种代管中药材,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雍家院村先后被评为“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中药材产业示范村”“红旗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24年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然而,药材的种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不利因素不仅会影响收成,还会造成滞销。疫情防控期间,各行各业受到重创,药企、药商、药店、药农……整个产业链也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时间,药品滞销、药材滞留,产业链上的人无不唉声叹气。

而王广宇仍坚持“契约精神”,尽管企业自身已是举步维艰,他依然原价收购药农的药材。

从2019年年初种下第一批冬凌草,到后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让鱼池村村民放心的原因就在于广宇集团的保底价收购政策。

“集团和我们有保底价收购协议,价格涨的时候,收购价就高;价格跌的时候,也不让我们吃亏。”张波说。

“我们一定将‘如是说,如是做,表里如一’的企业宗旨完美践行到底。通过联农带农,集团不仅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王广宇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与农民携手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收割冬凌草

广宇集团中药材种植基地

中药材种植基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