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打造特色“金招牌”撬动农业大发展
第6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8期:第6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5

淇县打造特色“金招牌”撬动农业大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萌萌郭兰粉李可可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为了让更多的“淇”字号农产品从“待字闺中”变为“大众热捧”,近年来,淇县农业农村局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打造全国优质小麦、肉鸡一体化融合发展样板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引领区,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不断创新品牌赋能方式,探索品牌打造新路径,构建了具有淇县特色的品牌创建模式,打造了一大批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忠诚度高的农业品牌。

如今,“淇县淇河鲫鱼”荣登央视,淇县小米从“默默无闻”到“香飘万家”,“淇县肉鸡”从“鲜为人知”到“火爆出圈”,“国字号”“省字号”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淇”字号农产品成为富农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喷灌现场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飞防现场

擦亮农产品“金字招牌”

4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中,淇县肉鸡荣登榜单,淇县再添一个“国字号”农产品;4月1日,淇县入选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拟立项名单……

农业品牌一头连着“小农户”,一头连着“大市场”,是产销对接的桥梁和纽带。品牌农产品可通过积累市场认可度来提高产品复购率与溢价能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以产业兴旺带动百姓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为了给农业品牌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淇县积极探索品牌培育路径,目前,淇县无核枣、淇县小米、淇县葡萄、淇县淇河鲫鱼、淇县肉鸡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朝歌山”樱桃、“大用”鸡肉、“沬乡”葡萄等13个农产品品牌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名录。北阳镇油城村(小米)成功创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北阳镇、高村镇成功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近年来,淇县农业农村局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创新“生产+加工+物流+科技+营销+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用一个个品牌强农实践赋能产业振兴。

“白羽鸡体型大,肉色鲜亮呈淡粉色,煮熟后,肉质细嫩多汁,味道鲜香。”河南省大稷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拥有种鸡存栏30万套,年出栏肉鸡2300万只,采用国内先进的立体笼养模式进行肉鸡低碳养殖,实现肉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走上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现代化肉鸡养殖之路。

该县依托大稷牧业等肉鸡全产业链企业的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基础设施与管理优化,大幅提升肉鸡养殖水平、产量和种鸡养殖效能,同时带动了当地的运输、建筑、金融、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年给这些产业增加收入5亿元以上。

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淇县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肉鸡养殖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政企合作模式,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优势区建设,打造淇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做大做强淇县肉鸡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同步结合餐饮产品,拉伸肉鸡全产业链条,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淇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创建省级产业化联合体4家;农民合作社达到51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21家;家庭农场达到233家,其中省级8家。

特色产业园蓄势待发

淇县统筹布局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社会化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板块,农业产业正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今年第一季度,全县生猪存栏约21.41万头,肉羊出栏1.26万只,家禽存栏约800万只。第一季度全县肉类总产量约2.41万吨,蛋产量约1.03万吨,水产品产量800吨。

淇县在注重农业品牌“数”的同时,更关注“质”的提升。该县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等院校开展院地合作,建立试验示范田400亩,引进河南九鼎生物育种中心项目,审定硕育172、壮麦189等一批国审品种,种业发展实现零的突破。

粮食安全和重要畜产品保障供给同样重要,淇县小麦播种面积29.23万亩。今年以来,淇县农业农村局采用“专家组+科技特派员”双服务模式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整合资金267万元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27万亩次,为夏粮丰收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设立6个百亩方试验区、1个千亩方高产区、1个万亩方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示范达10万亩以上,力争实现“吨半粮田”的生产目标。

淇县依托殷商文化重点打造“朝歌印象”农产品电商公用品牌,积极培育“朝歌山小米”“温坡花椒”等农特产品电商品牌,建立农产品上行推进工作机制,对全县9个乡(镇、街道)163个行政村的农畜产品、特色产品的品名、价格、规模、产地、销售渠道等进行了挖掘和普查,已登记造册规模以上农特产品六大类110多种。

淇县以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为基础,着力构建小麦全产业链,规模以上粮食加工厂有20余家,年加工能力80多万吨,占鹤壁市的8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99.70%。

淇县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内唯一可以产业化生产医药级结晶果糖的粮食深加工企业,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种类最多的粮食深加工企业。

除了玉米淀粉、小麦谷朊粉外,该公司还生产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小麦结晶果糖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制作果汁饮料、烘焙食品、啤酒、罐头及医药糖浆等,其战略合作伙伴不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伊利、蒙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还出口俄罗斯、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实施现代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中,淇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淇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国家级产业园公示,形成了以飞天为龙头的小麦玉米制品加工产业体系、以链多多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产业体系、以越汇为龙头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家,淇县获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近年来,淇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抓好示范创建,聚力突破、坚决打赢“荣誉争夺战”,实施农业提升行动,践行和美乡村的“淇县模式”,为高品质淇县建设贡献“三农”力量。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淇县积极开工建设农业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9.1亿元,其中投资4亿元的25.04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投资1250万元的水产种质资源场、投资1700万元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投资3.2亿元的乡村振兴PPP等5个项目主体完工,投资1.5亿元的九鼎生物育种中心项目有序推进。

农村底色不断擦亮。持续推动“184+2”乡村建设专班行动,新谋划入库项目51个,强力推动32个村乡村振兴PPP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060工程”,以灵山妙境、淇河湿地、诗画高村3个市级组团和丰收朝歌、太行古韵、河畔人家、南天映瑞4个县级组团为区域整体提升重点,出台《推动淇县“1060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组团主题和发展规划,制定任务清单,谋划产业项目35个;分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深入开展“村庄绿化、路域街巷整治、村庄风貌提升、三线整治、村庄治理”五大比拼和破题行动,对全县74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和37个“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重点村进行提升打造,确保年底全县美丽宜居村、环境示范村两类村占比达到67%。

乡村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加快推动省级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掘该县优质小麦、肉鸡产业优势,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农业品牌优势不断加强,淇县肉鸡新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累计拥有淇县肉鸡、淇县小米、淇县葡萄、淇河鲫鱼、淇县无核枣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加大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围绕冷链食品、绿色生态养殖、现代种植三大产业链开展延链补链行动,做好产业链培育;加快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推动链多多、大稷牧业、联顺升级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推动越汇食品、米立方升级省级龙头企业。

农业强,品牌必须强。“前进路上,我们将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农业品牌强县建设,继续做足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加快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打造更多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淇’字号‘金名片’,奋笔书写新时代幸福答卷。”淇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灿豫表示。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小麦机收现场

河南省大稷牧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巡查

医药级葡萄糖项目

天舟铁路物流园项目

(本版图片由淇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