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实干苦干
第70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8期:第70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5

担当作为实干苦干

范县打好“组合拳”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段宝生李红忠李国栋张雯博文/图

产业兴则乡村兴,农民富则国家盛。

范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集中力量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取得显著成效。

高粱成熟红似火

范县辛庄镇高粱种植基地

三个聚焦 夯实现代农业产业根基

范县首先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投资2.3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2万亩,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聚焦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效。范县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出台优质水稻、强筋小麦、优质莲藕等20余项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县分为3个创建单元(即杨集乡、陈庄镇和辛庄镇三个乡镇),创建基地10.5万亩(小麦、水稻轮作),共涉及143个村、26143户农户,标志着该县农业由传统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最后聚焦各类补贴发放,推动惠农政策落实。严格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全县粮食作物农业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接二连三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范县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范县因地制宜,以发展小麦、水稻、莲藕、辣椒、食用菌、温棚瓜菜、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统筹推进布局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不断壮大,基本形成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每个优势特色产业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50万平方米,规模化种植基地达28个;全县优质瓜菜种植面积达2.2万亩,百亩以上瓜菜种植园区达59个;全县畜牧养殖规模化养殖场(户)达140个(市级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其中规模以上养牛场8个、规模以上养猪场33个、规模以上养羊场2个、规模以上养鸡场20个、肉鸭养殖场77个;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3家。

农业品牌赋能成效凸显。

范县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培育,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鼓励龙头企业培育企业名特优新产品,集中打造“范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同时,积极宣传农业品牌,建立“范字号”农产品打包推介机制,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全县农业产业整体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8个,认证面积36.7万亩,居全市第一位。该县成功打造了范县大米、范县莲藕、范县食用菌、豫范黄河生态龙虾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产业效益明显提升。

“链群式”发展激活产业“聚变效应”。

全县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原则,绘制产业链图谱,优化产业链布局,探索实行“链主制”,推动补链延链强链优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稻米产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庆丰农业、亚允金穗、黄河生态等农业经营主体为“链主”,积极推广“订单水稻”,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的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依托河南顺清、鑫保银、牧原等重大项目,以普惠源、朝峰蔬菜、河南闽丰、牧原、惠盈等农业经营主体为“链主”,打造范莘公路-毛楼产业带,培育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城关镇、辛庄镇、王楼镇、陈庄镇、龙王庄镇、颜村铺乡等乡镇,依托现有资源,围绕“城乡休闲观光”的功能定位,在沿G342、S302等主要交通沿线,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打造都市近郊生态休闲区。

深化改革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范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向好。

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137万元,收入超5万元的村35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0个,增幅5.9%。有566个村有经营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个,增幅5.6%。如张庄镇蒲笠堌堆村、陆集乡东石菜园村等通过移民迁建、复耕土地,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规模化经营;濮城镇王路庄村、张庄镇前张村、陆集乡张斗还村盘活闲散土地,发展物流商贸业,建设批发市场,在方便服务群众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土地规模经营初见成效。

范县采取政府引导、村“两委”协调、典型带动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将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约29万亩,流转率达54%。

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提升。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71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4家、县级示范社43家。全县有家庭农场65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4家、市级示范农场6家。依托土地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发展省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3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下一步,范县将持续发力,加强系统谋划,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范县黄河鲤鱼

范县“稻鸭共作”生态农业

范县佑林葡萄种植基地

范县香米,吃出健康

夕阳映照下,稻田金灿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