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向“新”而行“弱”麦“强”起来
第4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8期:第4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5

淮滨向“新”而行“弱”麦“强”起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尹小剑贾晗韩浩邱彦文文/图

最美人间四月天。谷雨时节,行走在淮滨县芦集乡8.1万亩高标准农田,数十架无人机在飞防服务队队员的操控下,从地面腾空而起,在麦田上空盘旋,将农药、肥料均匀地洒在麦苗上,一幅充满科技范儿的“智慧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淮滨县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依托弱筋小麦种植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聚焦“一麦二牛”振兴扛旗,强力实施“弱麦强县、食品惠民”的发展战略,把弱筋小麦作为全县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并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取得了良好成效。

因地制宜政策扶持让沉睡的优势活起来

“要说起这弱筋小麦,以前是没人收的三等麦,经过最近十来年的推广,现在成了农户争着种的特色麦。”淮滨县绿色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张明勤说。

弱筋小麦属粒质软、筋力弱、蛋白低的优质专用小麦,是研发生产低筋系列专用面粉、衍生加工终端烘焙食品的专用原料。在我国,弱筋小麦仅适合在豫、皖、苏三省沿淮河以南地区规模种植,面积不足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0%。

“淮滨县地处淮河中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小麦灌浆期高温多雨、日照不足、湿害较重、昼夜温差小,是优质弱筋小麦生长的天然区域。”淮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振旭说。

在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以及当下国内外弱筋小麦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下,2002年淮滨县开始试种弱筋小麦。经过10年探索,到2012年已发展到30多万亩。

为把弱筋小麦产业培育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12年以来,淮滨县委、县政府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龙头引领、市场引导为抓手,财政年均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贴弱筋小麦低价统一供种缺口;采取“统一低价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种植保险和统一加价收购”的“五统一”措施,实施整村推进。

通过推广具有优质、高产、稳产良好性状的扬麦15、扬麦13、扬麦30、郑麦103、郑麦113等优势品种,采取氮肥前移、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宽窄行条播,集中连片种植等种植管理技术,有效提升了弱筋小麦的品质;

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从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到收购一条龙服务,建立了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产前有订单、产中有服务、产后有保障,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去年我种了将近1500亩的‘扬麦15’,亩产平均900斤,它稳产高产、品质优、抗病性强,每斤粮食价钱比别的品种多两三毛,多赚了不少钱!”在淮滨县台头乡何庄村,种粮大户谢实营早在2012年就开始种植弱筋小麦系列,尝到增收甜头后,如今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上千亩。

“从2011年我们就在推广‘扬麦15’,一个适宜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良品种对粮食丰收至关重要。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扬麦15’得到了很多种植户的认可,经受住了市场考验。”淮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学强说。

随着弱筋小麦产业发展态势稳步向好,淮滨县先后被原农业部确定为“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国家优质弱筋小麦示范县”“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被纳入河南省优质小麦发展“三县一城两基地”战略,成为“三县”之一的“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和“两基地”之一的“五粮弱筋小麦原料供应基地”。

“众多荣誉,立住了淮滨‘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的形象,叫响了‘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为巩固品牌优势,我们必须用工业化思维指导农业生产,确保淮滨弱筋小麦的品质稳定均一。”淮滨县副县长郑伟说。

于是,小田变成了大田,全县建设“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备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农田63万亩,从种子选育、集中播种、大田管理到统一收购,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

冲着“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的金字招牌,上市公司蒙牛集团智慧牧场项目落户淮滨,规划设计一期存栏规模5200头,二期存栏规模1万头奶牛的现代化智慧牧场及田园综合体。

如今,淮滨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80万亩,占到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95%以上,年产弱筋小麦32万吨,产值达7.6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可达31.8亿元。

龙头带动调优结构让分散的资源聚起来

一粒小麦能变成什么?

在淮滨县海莲粮食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由弱筋小麦面粉加工而成的面包、饼干、膨化威化饼,正被打包运往全国各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河南富贵食品有限公司,由弱筋小麦作为原材料生产的“谷友”牌糕点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富荣”牌面粉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河南五谷春酒业,弱筋小麦做曲,酒香绵长……

“我们县的弱筋小麦产量高,品质好,十分畅销、供不应求,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0.1元仍‘一麦难求’,中国名酒五粮液每年要从我们这里订走6万吨优质弱筋小麦。”刘学强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从一粒种子到一株小麦再到一个面包、一杯酒,从吃得饱到喝得好,淮滨弱筋小麦正在从“淮滨粮仓”迈向“国人厨房”,丰富着“世人餐桌”。

为把弱筋小麦产业发展作为长效支撑,淮滨县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食品加工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40个,龙头企业30个,农民合作社650个,家庭农场30个,社会化服务组织130个;培育出总产值达10多亿元的富贵食品等8家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前,全县有加工企业13家,烘焙食品生产线17条,年加工小麦25万吨,年产销各类烘焙食品3万吨,年加工产值可达23.04亿元,年销售额17亿元,电商销售额可达2.88亿元。

如今,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淮滨县重要产业之一,也正是食品工业巨大的加工和消费需求,带动了优质原粮的生产,增加了农民种粮收益。

“茅台、五粮液等酿酒名企,还有省内外很多食品加工企业,都盯住了淮滨弱筋小麦。农民大都是订单种植,麦子不出地头就被买走了。现在,淮滨县生产规模和工艺先进程度居全国弱筋面粉工业前列,低筋专用粉产能居河南面粉工业第一。”河南富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凯对淮滨弱筋小麦如今的市场热度有感而发。

以“新”求“质”品牌发力让发展的渠道多起来

“‘扬麦39’这个品种真是选对了!之前还因为是新品种不敢尝试,后来发现不仅高产,而且对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有很好的抗性,我去年种了500亩,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病害,省了不少心。”淮滨县台头乡种粮大户张锋说。

近年来,淮滨县坚持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农业强县建设目标,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弱筋小麦产业发展,淮滨县成立了河南省弱筋小麦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种植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农科院达成院县共建协议,组建“博士后工作站”,聘请张新友院士、郭天财教授、雷振生研究员为顾问,与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市农科院等机构开展合作,落实弱筋小麦统一供种和关键技术措施,着力开展弱筋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

随之而来的,是淮滨弱筋小麦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是新品种、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土壤改良技术、新型农艺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跃升。

业界盛赞“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弱筋看淮滨”,因为“弱筋小麦”,蒙牛集团来了,一期工程已完成,投产后预计年产鲜奶3万吨。五粮液集团、三全、思念、小帅才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也来了,富贵食品等龙头企业均在淮滨建立了弱筋小麦种植基地,成立了合作社和技术团队。

淮滨主导产品“海莲”“富贵”牌低筋专用粉等先后赢得“全国放心面”、全国农洽会优质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等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全县主要开发农产品7个,其中“三品一标”农产品1个。

依托淮滨弱筋小麦的“头雁”带动,以“肉牛、奶牛养殖”“面粉、食品加工”和“优质曲麦供应、酿酒”多条产业链为引领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独具淮滨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呼之欲出。

接下来,淮滨县将以创建国家级弱筋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筹建“中国弱筋小麦批发交易中心”,依托信阳淮滨中心港,让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通江达海,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淮滨的弱麦强县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弱筋小麦机收新图景

高标准农田托底粮食安全

麦农丰收笑开颜

科技春管正当时

弱筋小麦现代化加工车间

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