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千万工程”辉县怎么干50对新人共赴白首之约20对新人集体“晒”幸福蓝天下,许下爱的誓言多举措提升基层财政服务效能召开以案促改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精细服务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涉企社区矫正管理图片新闻村民家门口免费看大片干部带头上群众争着干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纪工委 监督助力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淇县纪委监委 监督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2

对标“千万工程”辉县怎么干

--以“131”乡村振兴片区工程探索乡村运营新理念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马丙宇郭冬青姜蓓蓓高有江

编者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重点在要素配置,方向是共同富裕,而产业振兴,核心在运营。当前,乡村建设任务艰巨、资源整合缺乏统筹、乡村产业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难题。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运营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变“输血”为“造血”,是突破乡村振兴瓶颈的关键。近年来,辉县市积极探索以乡村运营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以来,中央、省、市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在此背景下,辉县市对标“千万工程”怎么干?既是现实命题,又是历史之问。

辉县市围绕打造“千万工程”辉县模式,充分借鉴典型案例成熟经验,立足发展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论证,提出了全面开展“131”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探索乡村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在县域打造1个县级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区,培育3个县级特色示范片区,每个乡镇创建1个镇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实现优势整合,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全面振兴,变美丽乡村为美丽经济。

政府主导市场主力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辉县市委、市政府充分梳理现状问题,把乡村当作企业,以企业管理的理念实施乡村运营。以“131”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程为抓手,围绕破解“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选择“潜力股”,对思路清晰、基础好的乡镇加大扶持力度,坚决不撒“胡椒面”。同时,尊重村庄成长的客观规律,统筹完成了540个村的乡村规划,整合乡村各类资源,强调市场力量与政府有为的有机融合,有效平衡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市场化力量培育、激发并增强村庄的内生发展动力,明确“我有什么、我缺什么、咱们一起干什么”,各乡镇结合辖区资源优势,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方案,同时公布合作意向,吸引了20余支乡村运营团队来辉县考察洽谈。其中,辉县市冀屯镇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通过EPC+O模式开展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区建设,整合了前姚村、宪录村、益三村、褚邱村、矿泉湖的产业、文化、生态资源,推进西厢小镇、上官古城、天湖乐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体育公园、研学基地等配套设施,积极探索以游乐、饮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新路径,举办音乐节、啤酒节、小镇集市等特色活动,拓展丰富红色游、工业游、文化游、研学游等新兴业态,着力打造一批“村字号”IP。截至目前,冀屯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区整体规划已完成,辉县市助农展销中心冀屯分中心、文创产品服务中心、食用菌生长体验研学基地等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醉西厢文化体验商业街(一期)已开工建设,预计7月底可投入使用。

资源整合业态融合

“乡村运营”的本质就是整合乡村各类资源,辉县市通过“131”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程引入经济发展研究咨询机构,全过程开展项目实地考察调研,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对接洽谈,对整村运营、片区打造、组团发展等多种方式进行挖潜,通过“村+村”“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强村公司+乡村资源组合+社会资本注入+业态导入+专业运营团队”等多种方式,打通乡村造血“任督二脉”,在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基础上,把分散的资源整合成发展的合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工文旅融合提质发展,创新打造覆盖消费者生活方方面面的新业态,并在精深加工、营销推广、二次销售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保持持续盈利,最大化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反哺“乡村运营”良好运转。以辉县市峪河镇为例,该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乡村建设整村联建,已完成对马庄、丰城两村的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利用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储备、流通、加工、贸易等产业投资建设和运营,打通信息链、完善服务链、提高价值链、挖掘功能链,搭建产业集群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的新基地,科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样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典范。

人才聚集资金汇聚

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乡村运营说到底,关键在人。辉县市持续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充分发挥乡贤、土秀才的能量,吸引在外人才关注家乡、回归家乡、建设家乡。辉县市高庄乡邀请了本土专业设计师张赫龙,对投资900余万元的生态休闲绿道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充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低成本提升乡村颜值品位,串联沿途十八盘古道、凌云寺、重门城等文化遗存和香菇、冬桃、菊花、肉兔、地黄等特色农产品,促进“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发展。同时,也注重筑巢引凤,先后引进以阿里巴巴农村电商首席讲师、全国电商扶贫典型代表杜千里的电商团队,以任潜隆为代表的研学、文创创业团队,以三湖小镇王晓军为代表的民宿企业领头人等,统筹实施乡村运营开发。辉县市峪河镇由联合总社牵头,成立农业发展管理中心,负责对全镇126家种植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常态化培训指导,通过示范带动培育更多新型“三农”人才和乡村“CEO”。辉县市以开放的视野、优质的资源、精细的服务、良好的平台,吸引着优秀的乡土人才、创业团队在广袤的共城大地上“栽木种花”,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有人干事,还得有钱办事。辉县市首先整合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及交通、环保等各类涉农资金,落实了资金保障,乡级层面也整合辖区资源,运用“金融+”模式,谋划包装乡村振兴项目,撬动金融资本扶持乡村建设工作,同时,吸纳社会资本方参与,按照“政策资金+乡镇政府+社会资本”的投资模式,集中力量开展示范片区建设。

同心共享携手共富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促进共同富裕。在“131”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程的引领下,政府出规则、村集体出资源、市场出运营、人才出智慧、村民出力量的乡村振兴共同体在辉县正在形成,有效破解招商难、造血难、引才难、增收难问题,开辟共同富裕新路径。辉县市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本地农特产品优势,积极谋划推动创建辉县市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礼遇共城”,着力提升本地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程“怎么经营、经营的成果如何共享”的关键问题。除了在助农服务中心运营外,还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及高端民宿发展,让更多的农特产品与片区、民宿结成发展对子,成就“‘礼遇共城’+”的模式,不断探索共同致富新路子。辉县市薄壁镇依托宝泉景区周边民宿、白陉古道和传统古村落等丰富旅游资源,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就旅游集群开发洽谈合作,借助平甸村作为新乡市级红色美丽村庄和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打造红色文旅特色产品。同时,积极申报“千年古镇”文化遗产,挖掘新价值、发展新业态、构建新模式,倾力打造以宝泉生态农林、白云寺生态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农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生态饭”,走上“富裕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辉县市将以“乡村运营”新理念,从景点观光到休闲度假,从涉农产品到品牌运营,从产业自身循环到全面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全面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辉县实践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更多辉县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