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新农人”组团“卖技术”减压 迎高考文化“绘”上墙 文明“植”入心检察长走进校园讲思政课延津县再添“国字号”荣誉缑伟光: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2024届本科生考研再创佳绩端稳就业“饭碗”守住民生底线猪肉价格稳中略涨 蔬菜价格持续下行“十二项行动”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精准监督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4

方城县博望镇

“巾帼新农人”组团“卖技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李善喜逯光明)“姐妹们,昨天咱跟人家约好,今天要去白河村毛葫芦庄的葡萄园区干活,主要任务是为葡萄整枝打顶和枝条上架固定,每天干10个钟头,每人工资100元,当天结算,咱现在就出发。”5月18日一大早,方城县博望镇孟河村村民袁保菊带领“巾帼新农人”技术团队又出发了。今年入春以来,她跟七八个掌握新技术的姐妹“组团式”承包葡萄、黄金梨、月季等特色产业的精细化管理,跑遍了附近14个村,深受种植户欢迎。

如今在博望镇,像袁保菊一样掌握一手农业新技术,又有组织能力,到特色产业园区承揽“技术活”的“巾帼新农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博望镇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己任,加速培育特色产业,有机黄金梨种植面积达2.3万亩,张骞葡萄7000亩,月季8000亩,温棚蔬菜1.5万亩,从事特色产业的农户占总户数的58%,亩均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2020年,该镇在产业调查中发现,一方面特色产业大户缺懂技术的劳力;另一方面是未从事特色产业的农户急着挣钱,又因家庭问题出不了远门。为了解决“出不去”农户的就近就业问题,博望镇首先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与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横向联合,经常邀请高水平老师前来讲课,分期、分批、分产业、分季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并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行动计划,主动与人社部门联系,全方位、多角度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年来,共培训农民1600多人次,其中中青年妇女600多人次。依靠这批“科班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孵化作用,该镇70%以上的“巾帼”掌握了一手产业新技术。

带着技术去打工,干活不“外行”、服务“不背劲”,园区老板很欢迎。“跟我一块儿到葡萄园区干活的姐妹都是经过培训的行家里手,技术水平高,干活干得快,白河、包庄、沙山、枣园等村的老板抢着雇我们,其中6户还跟我们签订合同,从葡萄搭架、施肥到整枝修剪、疏花疏果,再到葡萄套袋、采摘分级,活儿半年都干不完。”袁保菊说出话来“技术味”十足。

博望镇既抓好产业培育,又重视产业链的拉长,力求让农民在长长的链条上创业就业,靠双手创造财富。

省人大代表、博望镇黄金梨种植大户郑海鸥种植黄金梨10多年来,产业不断膨胀,梨园发展到800亩。去年在镇里项目扶持下,她又建起大型冷链保鲜库,购进全套生产设备,办起梨产品链式加工厂,自创配方生产黄金梨膏、梨酒、梨糖等,为30多名姐妹创造了就业条件。在她的带动下,成长起来的“巾帼新农人”不下百人。

博望镇李盘村的李秀丽多年来一直在郑海鸥的梨园务工,2019年经过骨干型科技培训,不但精通黄金梨管理技术,还掌握了良种葡萄种植技术。“出师”后的她带领16人的“巾帼服务团”,经常活跃在全镇的梨园、葡萄园,每人每年创收2万元以上,最高达3万元。

除了像袁保菊、李秀丽一样的“巾帼新农人”搞组团式技术服务外,还有一些消息灵、人脉广、信用好的农村妇女当起了专(兼)职的农活“经纪人”,她们帮助联系雇主,谈价格、签合同,有的参与承包,有的提取一定的介绍费。这些“巾帼经纪人”也推动了组团承包农活方式的快速发展。今年春季黄金梨园疏花疏果、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和葡萄园管理期间,多数种植大户、产业老板靠着“巾帼经纪人”雇劳力,确保了各个环节干活不缺人、技术有保障。

“我们正着手建立‘巾帼新农人’信息库,详细登记她们的姓名、住址、技术专长、联系方式等,为下步持续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水平、安排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而且我们还与周边企业、本地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加强对接,结合农事季节,为她们提供采摘、种养、加工等市场信息。”博望镇妇联主席刘红伟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