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刘克见习记者徐明琪通讯员于含雨
与普通小麦不同,这块地长的小麦是彩色的。
5月28日,新郑市溱洧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田地里,20亩彩色小麦开始进行人工收割。“人工收割速度慢,全部收完预计需要三四天时间。”合作社负责人王全意说。
放眼望去,普通麦田的小麦高低一致、外观相同,看起来整齐划一。彩色小麦则高一丛、低一丛,有的麦芒长,有的麦芒短,叶片宽窄不一,显得参差不齐。
王全意揉开麦穗,麦粒呈现出不同颜色,有黑色、绿色、咖啡色,还有紫晶色。“虽然麦粒五颜六色,但我们统一把它们叫作‘回源黑小麦’。”他说。
“回源”小麦用“小偃麦”与“野草”远缘杂交驯化而来,是一种非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和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其氨基酸、花青素、硒、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均大大超过普通小麦,做出来的食物适合中老年群体和高端消费人群。
“‘回源’是我们的商标,意思是找回本源,回归小麦的原始基因,追求本真的生活品质。”王全意说。
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称他们的麦田为“种质资源圃”,里面一簇一丛的有1000多个品种。种植的时候使用人工点种,收割时使用人工分块收割,保证每个品种的纯净度。
彩色小麦成本高、产量低。“每亩地平均产量在1000斤左右,与普通小麦相比要低近200斤。”但溱洧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坚守10年培育小麦品种。目前,“回源黑1号”小麦品种已通过第九届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
“拿到审定证书之后,我们将进行品种扩繁,扩大种植面积,并推广到其他省份或地区。”王全意说,“合作社已形成研究、开发、种植、加工体系,我们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营养的食品。”
根据彩色小麦的性状特点,溱洧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了众多的石磨绿麦面粉、石磨黑麦面粉、全麦粉、黑麦片、混合麦片等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