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收获小麦7992万亩和出一派新气象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滑县小麦的“丰收密码”图片新闻粮入仓钱到手秸秆回收成“财”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6

秸秆回收成“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于涛赵博通讯员董希峰

南阳市超龙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位于唐河县张店镇吴宅村。

6月2日,随着加工过的小麦秸秆不断运输到公司,负责人剧东超养的3000头牛有了新的口粮。

“一头牛每天需要30公斤的饲料,小麦秸秆就占了四五公斤。”剧东超说,“咱本地的秸秆一吨六七百元,要是从省外调草料,至少需要900多元。”

在畜牧界,小麦秸秆被看作粗饲料的代表之一,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帮助牛的消化系统顺畅,在牛的饲料配比中占重要地位。

“河南全省年可饲用秸秆将近6500万吨,小麦秸秆产量将近4000万吨,优势满满,但目前利用率只有22%。”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付彤说,“原因主要有秸秆收获加工机械数量少、效率低,秸秆商品化发展相对滞后,现有的饲料加工技术对秸秆营养价值提升有限且成本较高。”

如何破局?在唐河县,小麦秸秆资源有了更多新“出口”。

在龙潭镇找子庄村恒润达秸秆回收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各种不同型号和大小的专业秸秆回收设备停得到处都是。

“我们有不同大小的搂草机、打捆机100多台,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和环境进行服务。”负责人严军杰说,目前在唐河能覆盖10多个乡镇,年销往周边和云贵川秸秆匮乏等区域生物质电厂燃料、加工牛羊干饲草20余万吨。

“县城里专业的秸草生产加工企业,适应了秸草短时、集中、大规模收贮的需要,对于我们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剧东超说。

有了在秸秆收、储、运、加工方面形成的经验,严军杰计划新建一处秸秆制作燃烧颗粒场,并在全县各村布设秸秆清运收储加工点,利用“人工+机械”将田间地头、沟渠路边等位置散落丢弃的秸秆全部清运收储再加工利用。

2023年,唐河县各类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达194.5万吨,肥料化利用93.8万吨,饲料化利用41.03万吨,燃料化利用11.73万吨,基料化利用0.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7%。

“通过不断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服务体系,扶壮龙头企业,唐河县形成了以秸秆肥料化(含秸秆粉碎还田)为基础,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和基料化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唐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