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又有49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干群连心会 架起连心桥我省将抓住有利时机人工增雨浇地只用带张卡 “嘀”的一声水入田图片新闻出台指导意见 力推节水灌溉帮扶单位下沉 解决农民困难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绘好旅游强省“路线图”助力河南优质好物卖全国合力打造国际农产品物流港发挥功能优势 助力企业发展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3

干群连心会 架起连心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冯佳志

仲夏时节,走在焦作市马村区各个社区街道村庄,一场场“干群连心会”热火朝天地举行,骄阳似火的天气,比不过共谋发展的热情。

会议室、街头、田间、广场,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在一起,谈思路想法、谋对策举措、话村集体发展,好不热闹。

集中学习、通报党员积分、通报财务收支情况、村(社区)“两委”干部述职、研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这几个“标准动作”下来,党员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聊得开,干部沉下心、勤思考、勇实践,会议开出了温度、开出了高度、开出了深度。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畅通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2023年2月以来,我们开展‘干群连心会’,通过干部述职、党员汇报、群众评议等环节,让群众成为共商善治主体,切实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6月10日,马村区委书记师少辉说。

搭建党群联系“新平台”

“下面我对5月份工作进行述职。”6月10日,冯营街道东苑社区“干群连心会”正在举行,以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秀叶为代表的社区“两委”干部依次登台述职,向50多名参会人员讲述一个月来所做的工作。

“下面通报上个月党员积分情况。”“两委”干部述职后,社区干部王小洁通报党员积分情况。

坚持一月一排名、一季一亮分、一年一总评,每月“干群连心会”上“晾晒”党员积分,对90分以上的党员评为优秀党员,可参加街道、区、市级各类先进评比,对60分以下直接列为警示党员,由街道党工委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发放警示函,连续3次列为警示党员,启动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

“小积分”发挥出“大效能”,让每名党员肩上有责、行为有尺,使广大党员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方向、评有标准。

“我给独居老人搬了一袋面粉,老人拉着我的手不放”“一个小孩自己玩手机,手机发热得厉害,我赶紧制止了”……党员依次汇报上月“联户”工作,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体现了责任和担当,党员得到了尊重,赢得了信任,党员和群众更加心贴心,不仅激发了党员投身到“五星”支部创建、乡村振兴建设等事业中来,而且形成了党员“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示范效应。

畅顺民意沟通“快渠道”

“书记,咱村探索的‘冰菊+蜜薯’套种模式感觉怪好嘞,咱村土地也不少,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大伙儿一起多赚点。”群众代表安东芳笑着提问。日前,武王街道王母泉村在室外召开“干群连心会”,大家面对面零距离交谈,共同提问题、谋发展。

“这个提议好。”村党支部书记高俊梅边做记录边说,“这几年咱们村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通过集体种植蜜薯、紫薯以及小米特色种植等特色农作物,村集体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我们不能停下发展的脚步。”

“干群连心会”是起点,“马上办”才是目的。会后,王母泉村“两委”立即开展研讨、调研和汇报工作,最终决定依托农业种植合作社,成立禾兴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采取“保底收益+初次分红+二次分红”分配机制,探索走一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村集体和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大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五星”支部创建,小到排水道不通、供暖、管道漏水、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问题,马村区每月组织441名村(社区)“两委”干部、2827名联户党员、2406名微网格员开展“连心入户”活动,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讨论后确定当月“干群连心会”议题,问题建立台账,形成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干群连心会”,既是党员“微党课”,也是群众畅所欲言的“暖心会”。倾听群众心声,打开话匣子、打开天窗说亮话,东家长西家短,透过一点一滴、咂摸一丝一毫,都能感受到民生疾苦和群众体验。与座谈会的严肃、办公会的程序相比,“干群连心会”更加灵活与实效,打破场地和时空的限制,走心谈实话、随心说真话、尽心吐真情,打通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惠民。

激活干事创业“新动能”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烦琐复杂,部分村(社区)干部遇到困难免不了“拖、躲、推”,还有一些群众反映有的村(社区)干部害怕做事情、不敢做事情,工作还没做,就说工作有多难做、事情有多难办。

“干群连心会”,把干部变为“赶考生”、把群众选为“阅卷人”,村(社区)“两委”将每月做的实事、好事“摆出来、亮一亮”,谈责任担当、话工作成效、理下步思路,接受党员群众评价,让不作为的干部在“红红脸、出出汗”中获得鞭策。

“这是我们每年年初要承诺兑现的十项民生实事。”武王街道张弓村党支部书记赵领军拿着“连心卡”介绍说,“发到每一个群众手中,群众会对照着内容看我们的成绩,是压力,也是动力。”

“连心卡”是张弓村党支部以“干群连心会”为启发,开展的一项为民服务的特色工作。卡片内容涵盖“五星”支部创建内容、便民服务项目、村“两委”干部责任分工、联户党员和微网格员工作职责以及张弓村当年领办的十项民生实事等相关内容,通过“连心卡”,紧密联系群众,实现“一个电话、一站式服务”,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我们村正在建设预制菜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增收300万元。”赵领军高兴地说,这也是他们通过“干群连心会”,与群众沟通,与致富带头人探讨,倾听产业发展建议、创业致富经验而得到的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每季度,街道统一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工作成绩,大家都铆足劲儿往前冲,不甘落后。”武王街道组宣统委员原媛说。

今年以来,通过“干群连心会”,马村区共评出“好”等次干部84名、“较好”等次干部341名,对13名履职不到位的村(社区)干部进行教育约谈,将群众反映问题多次未解决的3名“两委”干部清理出村(社区)干部队伍。

同时,马村区将村级财务公开作为加强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打造村级财务“阳光工程”,一月一公开,将“墙上看账”变为“公开唱账”,确保集体资产笔笔有着落、项项可追踪,让群众“心中有数”。

“干群连心会”听取了民意,连出了希望,干出了成绩,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群众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干部越干越有激情,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村子变美了,产业壮大了,生活质量提高了,马村区老百姓的幸福日子越过越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