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薯”光灿烂边角废料盘出“真金白银”图片新闻辟一方天地觅一隅书香优质服务获好评开展反洗钱宣传周活动为干警减压赋能提升社区矫正检察工作质效法治巡讲进校园洛阳市政协委员视察涧西区检察工作栾川县检察院开办政治理论学习“补习班”南乐县检察院上门访企问需台前县检察院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洛宁县检察院“全覆盖”谈心谈话普法宣传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廉洁防线多举措扎牢防溺水安全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丘监管分局变更保险许可证公告“三清两建”换得“三喜”盈门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推广“e起节电”共享绿色低碳美好生活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振兴路上“薯”光灿烂
>>  边角废料盘出“真金白银”
>>  图片新闻
>>  辟一方天地觅一隅书香
>>  优质服务获好评
>>  开展反洗钱宣传周活动
>>  为干警减压赋能
>>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工作质效
>>  法治巡讲进校园
>>  洛阳市政协委员视察涧西区检察工作
>>  栾川县检察院开办政治理论学习“补习班”
>>  南乐县检察院上门访企问需
>>  台前县检察院深化党纪学习教育
>>  洛宁县检察院“全覆盖”谈心谈话
>>  普法宣传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  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廉洁防线
>>  多举措扎牢防溺水安全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丘监管分局变更保险许可证公告
>>  “三清两建”换得“三喜”盈门
>>  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  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  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  推广“e起节电”共享绿色低碳美好生活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6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4

振兴路上“薯”光灿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郭营战

6月12日早上8时,汝州市庙下镇小寨村北侧的东都粉业展厅内,工作人员张晓蒙等人已坐在电脑桌前,打印头天晚上直播间转过来的订单。

“一共9000多张单子,今天上午必须全部打完快递单发货。”张晓蒙说的单子,是该公司在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的直播团队以及全国100多位网红每天直播带货转过来的订单。

东都粉业的展厅有上下两层,每层300平方米,一楼展厅的货架上摆满了公司生产的粉条、粉丝、酸辣粉等产品,有数十种之多。展厅外,3家快递公司的运输车辆陆续到达准备装货。

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河南东都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涵盖粉条、粉皮、粉丝、酸辣粉四大系列60多个品种,年产粉条8000吨、粉皮3000吨、米线2500吨、酸辣粉5000吨,产品销往国内6省37市,并出口到俄罗斯、巴基斯坦、韩国等国。

“我们在线上平台开了11个网店,去年销售额800多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下半年应该会更火爆。”展厅线上业务负责人刘俊霞说。

庙下镇副镇长冯海军介绍,目前,庙下镇全镇已培育甘薯加工企业73家,年产“三粉”(粉面、粉条、粉皮)制品18万吨,年产值19.5亿元,带动从业人员9000余人,形成加工专业村9个,已成为我省最大的甘薯加工生产基地和豫西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三粉”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粉”产业联动甘薯生产基地

当日上午11时,太阳热辣辣的,小寨村南侧的大片庄稼地里,绿油油的甘薯苗已长出半尺长的秧子,种植大户吴程冰正戴着大草帽弯着腰查看除草效果。

“前几天刚打了一遍除草剂,现在薯苗长势不错。”吴程冰说。

吴程冰是甘薯种植大户,每年种植甘薯都在300亩以上,今年增加到了360亩。

像吴程冰这样的甘薯种植大户,周边村子里还有5户,共种植甘薯2000余亩。除了大户,还有小规模的种植户数千户。每年甘薯收获后,当地农户或直接将甘薯卖给“三粉”加工企业,或自己磨粉卖粉面。

庙下镇不仅是“三粉”产业基地,也是重要的甘薯生产基地。“除了春地甘薯,麦茬甘薯正在种。今年的甘薯种植面积还会不少。”冯海军说。

甘薯脱毒育苗中心“高大上”

走进小寨村西南侧的甘薯产业园甘薯脱毒育苗中心,只见150座大棚相连成片,2座玻璃温室大棚比足球场还大,蔚为壮观。

走进一座育苗大棚,十几名村民正蹲着剪苗。攀谈中得知,她们4月12日就开始剪甘薯苗并进行销售。“‘五一’前后是春地甘薯种植高峰期,现在是麦茬甘薯种植的高峰期,园区每天都有五六十个村民来剪苗、扎捆。”一旁的记账员程铁来说。

指着不远处的宣传牌,程铁来脸上满是自豪:“我们这个甘薯产业园是村里的集体经济。可别小看这个产业园,它背后连接的都是全国知名的科研院所,比如商薯19是由原商丘市农科所培育的,济薯25是由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这个基地是河南科技大学一手扶持的,牌子硬着呢!”

围绕提升甘薯种植水平,汝州市与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科研技术力量,筛选甘薯主推品种,提纯复壮脱毒种苗,同时,还聘请全国甘薯著名专家负责品种繁育、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

从种苗培育到甘薯种植,再到蓬勃的“三粉”产业,如今,借助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庙下镇形成了甘薯种植、加工、“三粉”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精准施策,在‘合’上求突破,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在‘建’上见成效,规划建设粉制品产业园区;在‘新’上创效益,走高端发展之路,让‘三粉'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为乡村振兴添新彩。”庙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史向锋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