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芹家的“麦天”很长,从5月初持续到10月中旬。对于她来说,桑园就是“麦田”,蚕茧就是“小麦”。植桑养蚕的日子,靠着假肢和拐杖生活的杨素芹已度过了5个春秋,她的生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许金安王博张昕瑶
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嵩县大坪乡的麦天已落下帷幕。这个时候,最动听的是“蚕宝宝”吃桑叶时的沙沙作响,最亮眼的是桑园里的滚滚绿波。
上午,“哑巴日头”下的东源头村三官庙组的一片桑园里,闷热难耐。
杨素芹拖着假肢、半坐在凳子上,穿梭在桑园中采摘桑叶,手法干净利落。
一公里外的养殖大棚里,5万多只桑蚕“呦呦待哺”。桑蚕很娇嫩,必须吃新鲜食材,这也是杨素芹每天采摘桑叶的原因。
地头到地尾200多米,杨素芹要挪动凳子400多次,采摘桑叶2.1万多片。一趟下来,正常人可能不用休息,对于杨素芹来说却不行,她右腿的伤口一直没有完全愈合。
对杨素芹来说,右腿的伤是刻骨铭心的。
12年前的五月初七,杨素芹骑着三轮车不慎驶进深沟,砸断了右腿。她在医院躺了3个多月,先后做了4次手术,还是没能保住小腿。2013年,杨素芹装上了假肢,却还是离不开拐杖。从截肢到安装假肢,除了国家报销的部分外,她自费支付了21万余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借的外债。
面对伤口无法愈合、欠下许多外债的现实,杨素芹曾经一蹶不振,但想到远嫁的女儿、还在读书的儿子,她最终选择了坚强,决定自食其力。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丈夫王大喜负责4亩多庄稼的“春种秋收”,杨素芹做饭、喂牛、养鸭……依然是家里的一把好手。
“除家庭开销、伤口用药外,每年还能还万儿八千的外债。”王大喜说。
2019年,好消息传来,嵩县鼓励农民恢复植桑养蚕的传统,还培育了龙头企业阡陌桑田公司。
植桑养蚕属“短平快”项目,当年种养当年收益。按照嵩县的政策,困难户种桑树每亩奖补400元,还免费帮建养殖大棚。加之全程有技术指导,蚕茧在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政府每公斤再补贴10元,这让杨素芹一家对植桑养蚕有了信心。
于是,杨素芹和王大喜接手了亲戚的5亩多荒坡地,并以自家的3亩多良田换了4亩多荒坡地,种了10亩桑树。她家的养殖大棚长40米、宽10米,坐落在一片树林里,与她家的直线距离400多米。
植桑养蚕后,杨素芹每天都奔波在家、桑园和养殖大棚之间。她每天早、中、晚给桑蚕投放三次桑叶。蚕床一米多宽,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把桑叶撒匀,撒得较厚的地方就用拐杖把桑叶拨开。她上午11点前采摘完桑叶,由王大喜卡着点装车运回养殖大棚。
王大喜则负责养牛,最多时养了十多头,他常用桑树的细枝残叶喂牛,再把牛粪、蚕沙还田。
在当地,杨素芹家的桑园管理得最好,桑树长得高,桑叶大而肥厚,蚕茧也一直是“一级品”。
前些年,杨素芹最多时一次养过3张桑蚕。今年第一茬,她养了2张桑蚕,出棚六批蚕茧总计430多公斤,收入2.8万余元。“张”是计量单位,每张2.5万只至2.8万只第四龄桑蚕,体长1.5厘米~2厘米。
靠着养蚕、养牛,加上儿子打工的收入,前些年杨素芹家在县城买了房。
生活好了起来,杨素芹有了新的愿望:好好种桑,认真养蚕,争取五年内再做一次手术,彻底把拐杖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