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巍通讯员王剑文/图
村支书档案
●1972年出生
●2019年被荆紫关镇党委任命为村村党支部书记
●2020年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2022年被选为淅川县人大代表
“不是刘文涛这样有魄力的支书,这项工程根本难以实施。”6月16日,淅川县荆紫关镇人大主席郭晓峰说。
郭晓峰说的是荆狮公路扩宽工程,涉及汉王坪村两个组,需要占地40亩,前几年镇里想扩宽但由于群众工作做不通而被迫搁浅,刘文涛上任后配合包区领导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宣传修路为本村带来的好处,制订补偿方案,最终解除了群众心中的疙瘩,使镇里这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刘文涛是淅川县人大代表、荆紫关镇汉王坪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书记,有“路”数。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汉王坪村主路和组与组之间的道路狭窄,个别地方还是断头路,刘文涛上任后想群众所想,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刘文涛带头捐款,在他的激励下,全村干部群众和在外工作的本村人士积极响应,仅一周时间就捐款10多万元,顺利修通并拓宽了宋驾沟至伢子、刘营至后坪的村组道路6.7公里,路面由原来的3.5米拓宽到4.5米。截至5月,全村先后硬化道路13公里,水泥路修到每户家门前。
乡村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汉王坪村位于荆紫关镇政府北侧,由原来的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2800口人,20个村民组。
2018年前,全村群众人心涣散,村内基础条件差,村民收入不高,上访的人不少。2019年,荆紫关镇党委任命刘文涛为汉王坪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刘文涛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整顿村风、治理班子、完善制度,先后制定了《便民工作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学习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党员干部包组、包户制度,凡是遇到问题由包组干部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集体商议研究对策妥善解决,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促进了全村大局稳定。
办妥群众火烧眉毛的事。李家、蒋沟、田园等几个村民组村民吃水难,刘文涛向上级争取到项目资金30多万元打3个100多米深的深井,除供应人畜饮水外,还能抽水浇地,实现旱涝保丰收。
为让党支部“像个样子”,2022年,他投资18万元把已经弃用的村小学通过装修改造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综合党群服务中心。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刘文涛经过考察,积极引导村民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探索强村富民之路,依靠产业促发展。
目前,该村在沿公路的组发展杏李、石榴、大樱桃等林果产业200多亩,并采用林地套种花生、血参等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在山区土地贫瘠的组户,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养牛、养羊,还安排部分人员到镇上就业,多管齐下加快致富步伐。村里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引进伞件厂和藤编厂8个,用工300余人,在老百姓得到收入的同时,村集体年收入26万元。
何家沟组村民赵金枝的丈夫患肝癌,外债累累,是该村典型的困难户,刘文涛让她种黄姜10亩、养羊29只,两年下来家庭收入稳步提高。
李家组村民李长明全家六口人住在山里,交通不便,刘文涛从县发改委要项目,专门为他家修通道路1.5公里。目前李长明家养牛两头,种植黄姜、血参等中药材10亩,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找到发展文旅的爆点。传说汉光武帝刘秀曾带兵在该村驻扎,刘秀登基后,改名为汉王坪村。
刘文涛抓住这个文旅爆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梳理汉王历史故事及文旅资源,谋划推出研学基地、旅游基地,讲好汉王故事,延续历史文脉。
刘文涛围绕汉王、古镇、古街、民俗等核心资源要素,在人口聚集的焦庄组把一个废弃的养猪场拆建改造,投资120万元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仿古式暖心家园和乡里中心,墙壁上悬挂具有汉文化特色的壁画、书法等;在暖心家园外面建设茅草屋3个、凉亭1座、公共厕所1座、水幕墙1个,在周围墙壁上镶嵌、摆放古陶瓷、石磨、雨帽等物件;在地面种植节节高、洋桔梗等花卉品种1万多棵,建成了具有汉代气息、百花盛开、如诗如画的游乐园和文化长廊,吸引了豫鄂陕三省群众来这里赏美景、学历史。
几年来,刘文涛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扎实苦干,把一个昔日的混乱村、落后村、难缠村变成了如今的文明村、富裕村、先进村。
村民夸奖刘文涛说:“我们的书记路子正、路数多!”
定期召开党员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