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在2024年香港书展首发集体经济年年有“鱼”王利峰种粮生活有奔头险情面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图片新闻强化保障压实责任排查隐患筑牢“堤防”四万五千件救灾物资送往南阳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8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18

王利峰种粮生活有奔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开栏的话

夏粮丰收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不仅稳住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保障了亿万家庭餐桌上的幸福。奋力夺取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农民的辛勤付出。即日起,本报推出“守望丰收”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分享中原大地丰收的喜悦,记录种粮人的坚守故事。

□本报记者吴向辉实习生刘鑫博

7月15日,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这几天将出现暴雨天气。王利峰拿起手机,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目前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在这个阶段玉米耐水淹,但水淹3至4天以上就会出现严重减产。雨后玉米田首先要做的是排水,其次是撒尿素,喷施叶面肥和芸苔素,补充营养,促进玉米恢复生长。

今年51岁的王利峰是郏县薛店镇狮子口村的种粮大户,也是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因种地种得好,远近闻名。

“合作社里有大小农户二三百户,人家信任咱,咱就要对社员负责,种地遇到啥情况要及时提醒,不能马虎。”王利峰说。

“小麦平均亩产达1350斤,比去年增产8万多斤,能多收入十几万块钱。”说起今年的夏粮收成,王利峰脸上洋溢起笑容。

近年来,王利峰积极钻研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探索高效种植新模式,周边不少农户跟着他不仅学到了种地的“真经”,也实实在在赚到了钱。

“从小卖蒸馍,啥活都干过。”谈及创业经历,王利峰笑呵呵地说。

王利峰从事过针织品批发、开过小超市、承接过道路施工项目。2008年,他返乡创业。彼时生猪市场红火,他投入100多万元,没想到赔了个精光。

“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呢。”备受打击的王利峰萌生了搞种植的念头。

缺乏技术、没有方向,正当他迷茫之时,平顶山市和郏县相继举办了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专家讲解和现场观摩开阔了他的视野,创业的热情被再次激发出来。

2013年,王利峰开始流转土地搞种植。“现在讲究科学种植,想要高产,科学管理很重要。”不懂种植技术,王利峰就啃书本、请教专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2015年,他扩大流转土地规模,注册成立了合作社,购买了农机设备。农田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要想增产,就要从选种用肥上发力。”王利峰通过多方考察,引进了福穗3号、百农3079、囤麦127等优质小麦品种,在农技专家的帮助下,在种植过程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还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备微喷、滴灌设施。目前,合作社流转的1000多亩农田中一半都是高产攻关田。

农业增收,深加工是关键。为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效益,王利峰购进了8盘石磨,从事石磨面粉加工。石磨转速低,低温加工能较好地保留麦香,口感筋道,在北京、上海、郑州、合肥等地供不应求。“加工石磨面,自己种的优质麦都不够用,还要让农户代种,跟农户签订合同,以高出市场价收购。”

下一步,王利峰准备继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拉长粮食产业链,不仅要加工面粉还要做面制品。“种粮是有奔头的,以后我就一直种粮不转行了,带着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他信心满怀。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