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农资网络体系建设又踏层峰辟新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袤田畴间 缕缕新风来图片新闻刘振军 单产提升有方法按月“理账” 限时“结账”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8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23

广袤田畴间 缕缕新风来

河南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综述

关键字:新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孙雅琳

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头戏。

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一项项重大部署,一条条有力举措,将“抵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节约健康的时代新风”理念,潜移默化融入群众心里。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正劲吹于中原大地广袤田野。

“简”婚不“减”爱“移”出好风气

提起彩礼,人们就会想起一句“著名的”顺口溜:“一动不动,万紫千红”。这里说的“一动”,指的是汽车;“不动”,指的是婚房;“万紫千红”,则说的是纸币的颜色。

这样的彩礼,“礼”的本质减弱,“财”的特点凸显。不仅给农村适婚青年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也让数千年来传统婚俗中的“三书六礼”失去了“礼性”。

在移风易俗改革中,我省涌现出的一件件让人倍感新鲜的“新人新事”,正在引领文明新风成为乡村的“主流”生活方式。

今年5月,孟州市西何庄村一对新人,用一场别具一格的电动车婚礼,赢得了三里五村乡亲们的纷纷点赞。12辆电动车在风雨中撑着花伞迤逦前行,街道两旁围观的群众,朝着新郎原承祥和新娘刘海燕纷纷竖起大拇指。

“礼金不超过200元,出席宴席人数要控制在20桌以内,每桌宴席控制在500元以内,烟不超过20元,酒类不超过100元”。这是去年9月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在移风易俗改革中推行的村规民约之红白理事会章程,简称“22521”倡议。

这样的倡议,省时省力又省钱,受到群众积极支持和点赞。

“以前见面、看好、办婚礼这些流程下来,至少得花16万元。”濮阳县五星乡安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林说,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后,村规民约规定红事总计不超过6万元。

村规民约“立起来”,家庭负担“降下来”。如今,全省95%的村完成了村规民约制修订任务,并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郑州市、漯河市、驻马店市、许昌市、周口市等地行政村已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制修订并成立红白理事会。

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红白事操办具体标准,明确宴席桌数,酒席标准,并依据党内相关法规,出台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婚庆喜事随礼上限标准,推行婚丧事项承诺、备案、公示制度,将移风易俗作为党员纪律要求,让移风易俗的“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

“易”来新风俗  乡村焕新颜

在禹州市方岗镇段村,为所有老党员、老干部送爱心蛋糕成了一件“抢手”事儿。村民段大帅捐款为全村老同志送爱心蛋糕的消息传开后,许多爱心人士纷纷要求捐款分包一年的爱心蛋糕。村里只好按照申请时间顺序,排出了此后几年的捐赠时间:2025年段诗非,2026年张帅永……

在睢县西陵寺镇,提起孝老爱亲,人人都知道这“五个一”:“上好一节课”,每周举办一次孝善文化大讲堂;“用好一盆水”,万人万家洗脚孝亲敬老;“做好一顿饭”,以村为单位,每月晚辈给长辈、年轻人给老人做一顿饭;“用好一把扫帚”,镇党委书记每周四亲自带领镇机关干部到街头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办好一个节”,孟楼村将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朱王村将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父亲节,等等。 

这“五个一”,将“孝老爱亲”一点一滴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中,同时,更唤醒了村里有着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风俗习惯。

新时代乡风文明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才能让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代代永续。

近年来,全省各地还通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进万家”“中原舞翩跹”广场舞大赛、“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咱村有戏”、农民运动会、村晚等特色文化体育活动,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乡村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如今,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读书看报、娱乐健身的人多了,喝酒打牌、说是弄非的人少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孝老爱亲、互相谅解的人多了,发生

邻里纠纷、违法乱纪的人少了。

宣讲接地气文明入心田

“新时代新风尚,婚姻陋习要扫光,高价彩礼要抵制,幸福生活永安康!”7月14日,民权县王桥镇“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文明实践宣传活动在柴油坊村的树林里拉开了序幕。

曲剧《桑林收子》、快板《扫黄打非》、豫东琴书《好媳妇》《庆丰收》等节目轮番上演,文艺志愿者们将移风易俗的新理念融合到文艺创作中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在临颍县,文艺志愿者创作编排出具有临颍特色的戏曲剧目和小品,走村串乡,进行“党的声音进万家移风易俗树新风”巡回演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郑州市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则组织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移风易俗“三句半”微视频的拍摄,拍摄过程中,志愿者和社区居民注重表情、动作和台词的协调与配合,拍出来的视频生动有趣,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省编印了《乡风文明河南行动--河南省移风易俗典型案例汇编》,征集筛选全省移风易俗典型案例30个,并组织开展“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结合传统曲艺形式,编排移风易俗扇子舞《抬花轿》等说唱节目,展示移风易俗新风貌、新成效,其中,唐河县的“移风易俗唱新歌”还入选全国优秀展演节目。

各地在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增设“移风易俗星”,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红白喜事操办规范和标准;在“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中,把带头遵守移风易俗相关要求作为“好媳妇、好乡贤、群众组织好会长、好党员、好支书”等推选内容,为移风易俗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召开“板凳会”,以唠家常的方式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冒热气,找到了移风易俗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的最佳契合点,让听者不再入耳难入心。

在中原大地,越来越多的乡村在传承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弘扬前人留下的优秀乡村文化,共同塑造独特的乡风民风,不断涵育新时代乡村新风新貌。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