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张萍萍
7月29日,郑麦136、郑麦918升级换代改良签约仪式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中原农谷管委会举行。
去年,郑麦136单品种销量达1.4亿斤,郑麦918的生产经营权也以1918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刷新了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如此优秀的小麦,为何还要再次“升级”?
“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雷振生介绍,明年郑麦136单品销售总量要突破2.5亿斤、郑麦918实现2200万斤,高产稳产至关重要,两个品种针对个别麦类病毒病的抗性需要“强上再强”。
多年来,雷振生团队提出和建立了“科研+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延津县帝益麦种业有限公司是与省农科院合作默契的伙伴,掌握了大量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
于是“郑麦”与“帝益麦”又联手了。双方签订合作合同,定向改良目标性状,进一步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及品质。
与此前不太相同,这次合作“农谷味儿”更足。雷振生团队将依托中原农谷核心区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作为中原农谷“一核三区”中面积最大的东区,延津县主要承担小麦全产业链布局、创建优质小麦新品种种植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任务,重大创新平台、涉农项目、产业基地在此集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高质量建起。
据悉,帝益麦种业有限公司在为科研团队提供充足研发经费的同时,也将充分运用农谷资源,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同攻关新良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装备。
“我们会为此次‘升级’提供一流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中原农谷管委会副主任、新乡市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海峰是此次签约的见证人,他表示,中原农谷管委会将以超常规举措抓好创新平台集聚、育种技术攻关、种质资源库建设,打造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生态圈,持续提高创新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