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王卫红瞅准养羊的商机,标准化养殖湖羊,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青俊王亚帆
“饿了吧,多吃点儿,快一点儿长大。”7月25日早上7时,王卫红和几名工人推着饲料车,来到一个个宽敞明亮的羊圈里,开始给湖羊喂食。看到有人走近,一只只湖羊伸着小脑袋,“咩咩咩”地叫了起来。王卫红往石槽里撒着饲料,还时不时地摸摸湖羊的小脑袋,蹲下身子和湖羊“唠”上几句。
王卫红是太康县清集镇锵锵牧业养殖场负责人。2018年,他瞅准养羊的商机,筹集资金高标准建起了3栋标准化羊舍,购买养殖设备、购进优良品种,走上了湖羊养殖之路。合理的管理、严格的防疫,王卫红的养殖事业越做越大,目前湖羊存栏量2000多只。
“我养殖的湖羊具有多胎基因、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等优势。别看这小小的湖羊,这几年可没少给我挣钱啊。”说起养殖湖羊,王卫红言语里满是自豪。
在自己养殖湖羊致富的同时,王卫红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他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周边群众前来务工,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张金辉家住王卫红的邻村,2020年他来到锵锵牧业养殖场务工。“我主要负责配比饲料、打扫羊圈,每个月能挣5000块钱。活不重,还能照顾家,我对这个工作特别满意。”张金辉笑声爽朗。
谈及未来打算,王卫红说:“接下来,我计划再建4栋羊舍,扩大湖羊养殖规模,再增加30余人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就业,推动湖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半个小时后,王卫红和几名工人给湖羊喂食结束。走在圈舍里,看着一只只膘肥体壮的湖羊悠闲地吃着草料,王卫红禁不住开心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