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牛事”兴“牛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避险搬迁“迁”进幸福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头雁”领航乡村蝶变淮滨群众“一次”办好水电气固始乡村少年过足“科学瘾”用心守护上学路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9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08

谋“牛事”兴“牛业”

确山县着力加快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华通讯员王新立张新义

“2023年全县养牛场户1864家,存栏11.3万头、出栏6.4万头,饲养量位居全省前列。”8月6日,确山县畜牧中心负责人说,确山农牧业资源丰富,宜牧草地80多万亩,每年青贮饲料达30多万吨,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

确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成立了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工作专班,负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制定印发《关于加快确山县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规划引领产业发展。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强化服务机制,扩大肉牛保险覆盖面,大力开展金融机构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等。

当前,确山县正着力加快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在打造集群、完善链条、扩大市场、品牌营销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肉牛产业做大做强。

确山县整合财政资金,在任店镇建设3000个畜位的高标准养殖基地,利用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项目等建设500个以上畜位的规模养殖场30多个,积极引导培育肉牛养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并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大力支持,使肉牛养殖生产过程向科学化、现代化、集中化转变。

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项目支撑。确山县先后顺利实施了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牛羊新型经营主体条件改善项目、肉牛育种设施改善项目、“粮改饲”项目等,推动肉牛产业在规模化养殖、品种繁育、产品研发等环节快速发展。

确山县投资1.7亿元,在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新建一座集屠宰加工、冷链物流、深加工于一体的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年可屠宰肉牛10万头,补齐了确山县肉牛屠宰能力不足的短板。

在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确山县坚持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以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为核心,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措施,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借助“粮改饲”项目,确山县大力推广“秸秆养牛”技术,形成了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开辟荒山,扩大人工种植牧草,改良天然草地,形成以草饲牛、牛粪养草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根据肉牛产业布局,在养殖集中的乡镇建立有机肥加工企业,负责本乡镇养殖场、养殖户粪污集中管理、预处理及销售对接,保障肉牛粪污资源化、可循环利用。

为培育确山肉牛品牌,确山县畜牧中心联合县金融中心、银行金融机构,聚焦养殖环节,建立养殖信息库,创新金融产品,深入养殖一线宣传对接,加大对畜禽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创新保险品种、提高保险保额等,扎实推进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工作,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2023年,确山县被评为河南省肉牛大县重点培育县。目前,确山县有9家饲料生产企业、1家兽药生产企业、2家屠宰企业(年可屠宰肉牛15万头)。充裕的肉牛存栏,为确山县肉牛产品深加工和创精品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确山县“胳膊牛肉”先后获得河南老字号、河南名吃等荣誉,“健民牛肉”系列产品已在中原地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此外,确山县还不断健全营销网络和冷链物流服务设施,积极引导企业探索电商、微商等销售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牛肉产品流通形式,使肉牛产业成为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