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侠
新农机精准度升级“贴身”护卫玉米稳产
一架无人机,为玉米防病“健身”。
“嗡嗡嗡……”8月13日,在郸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无人机腾空飞翔,争分夺秒地为成方连片的玉米“充电加油”。在无人机旋翼巨大的气流推动下,药液如雨雾一般散开,均匀精准地附着渗透在叶片上,不浪费一滴肥料。
“现在玉米正值灌浆期,急需氮肥,用无人机进行施肥,节省人力时间、快速精准、节肥增效。”郸城县种粮大户于培康说,“我这2000多亩地玉米,一架无人植保机两天就打完了,智慧农机从种到收,迅速及时、科学精准地护卫着秋粮丰产丰收。”
一根管子,让玉米赢在起跑线。
“滴灌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保土保苗,增产增效。滴灌系统能够将肥料直接送到玉米根部,提高吸收效率,并精准控制灌溉和施肥量,确保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所需的养分。”郸城县农业农村局副科级干部孙伟说。
“太神奇了!播种玉米时,新农机在农田里‘走’过去,同时完成灭茬、播种、施肥,连滴灌带都在地里铺设好了。”于培康说。
“宽窄行、品字形等玉米新种植模式需要新型玉米播种农机设备配合实施。‘农哈哈玉米种肥同播机’具有灭茬、播种、施肥、下滴灌带等四种功能,先进高效。”孙伟介绍,“玉米种肥同播机设置‘40、80、40’厘米间距的宽窄行种植模式,在种肥同播机40厘米宽的玉米种子箱的中间20厘米处,设置有滴灌带卷轴,滴灌带下好以后,可以贴近玉米浇水施肥。”
一个平台,让农户与新农机零距离。
“以后农户需要使用某种农机时,可以根据对应的价格、服务好评度,在手机智慧平台上自由‘点单’。”孙伟说,“农业农村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由郸城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内容包括基层农技推广、专家讲堂、新农机产品推介等板块,实现农民与新农机、专家面对面,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最快捷地护卫玉米增产增收。”
“伴随着社会化服务的健全,种粮大户、小户不用买农机了,买过农机的农户可以把农机挂在平台上,供大家选择,避免农机闲置和浪费,又
增加农户收入。”于培康说。
新办法应对新情况现场指导解决问题
当天,郸城县高标准农田里,一排排身穿绿衣,“荷枪实弹”的“仪仗兵”,整齐划一地站在田间地头,等待着人们“检阅”。
“良种、密植、宽窄行种植、水肥一体,是提升玉米单产的四个‘法宝’。”郸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王朝亮解释,“首先种子选用的是良玉99等抗病、抗倒、竖叶形适合密植的玉米优良品种,因此玉米叶片一律向上生长,整齐划一;其次每亩玉米种植密度达5000株以上,比一般田块多500至1000株,提高亩穗数,从而增加玉米产量。”
“再则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行距40厘米至80厘米,株距22厘米。地边上长的玉米,穗多而且棒子大。宽窄行种植法让每一行玉米都拥有‘边行优势’,通风透光,田间病虫害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可以增加玉米千粒重,提升玉米单产。”王朝亮说。
近期持续大雨天气过后,玉米地里出现积水和病害,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保丰产?
“前期,玉米采用密植高产技术,种肥同播,肥料大部分已挥发殆尽,加上近期雨水多,肥料冲走了许多,因此,目前正处于灌浆期的玉米急需补充大量的氮肥、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另外,有的地块因积水致使玉米根部充水,导致其吸收差,需要喷施‘调节剂’促壮生根。”孙伟细心地讲解着“一喷多促”的原因,“为预防南方锈病通过风暴传播到田间,需要提前打药防范预防南方锈病。”
“多亏县里农技员每天下田指导,为玉米及时调配‘一喷多促’的药剂,给玉米及时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于培康说,这次无人机喷施的肥料里主要添加有氮肥、防锈病药、微量元素等。
“个别田块里,有玉米天缨(玉米的雄穗)抽出早,玉米雌穗(玉米须)抽出晚,花期不遇的现象,是什么原因?”于培康询问道。
“雌、雄穗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受气候影响,首先,6月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阶段干旱少雨影响了玉米雌雄穗分化。”王朝亮回答说,其次,7月以后,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需要充裕阳光、充足营养和适宜的温度。7月14日至20日,正值玉米抽穗期,全县雨水偏多,日照减少,多雨寡照造成的玉米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雌穗发育,使雌穗发育延缓或受阻,导致吐丝晚或不吐丝;另一方面多雨天气导致雄穗分化加速,雄穗提前散粉,而雌穗却迟迟未吐丝,因此造成玉米雌雄不同步。
“近期还有降雨天气,如何应对防范?”于培康继续发问。
“郸城县农业农村局成立19个工作组,分包各个乡镇,一方面奔赴各个乡镇开展田间排涝、沟渠疏通工作;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玉米花粒期技术指导,对因涝绝收作物进行补种改种。”孙伟说。
“我们白天排涝、疏通沟渠,晚上开会总结,安排部署明天的重点工作。”孙伟说,“通过动员群众参与,调用挖机疏通沟渠,使用水泵抽水排水等措施,目前,全县积水点已经清除,所有沟渠已全部疏通,已实现沟相通、渠相连。”
新技术让玉米“七十二变”玉米全身被吃干榨净
新技术、新农机、新办法护卫着玉米丰产丰收,在此基础上如何保障玉米卖得好,让农民稳定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新一轮粮食单产提升?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1万多亩优质玉米,全部订单销售给‘金丹公司’,去年水分含量14%的玉米每斤售价是1.42元。”郸城县护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赵云飞说,“玉米、玉米芯、玉米秆经过精深加工,摇身一变成为可降解的餐具、塑料袋、农用薄膜、服装等。”
玉米全身被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背后隐藏着千亿级农业产业。
地处郸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
“我们公司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将玉米营养成分淀粉转化为乳酸和聚乳酸系列产品,通过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使玉米的附加值提升5至10倍,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企业增效,探索走出一条在传统农区以新型工业化助推乡村振兴之路。”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负责人张树银说。
“公司以高于市场价5%~10%回收基地玉米、提供高淀粉玉米种子、技术指导等措施,每亩土地增加农民收入130元,每年增加农民收入3640万元,带动农户5.7万户增收。”张树银说,“通过流转农民的土地,公司向村集体支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100元/亩,增加农民及村集体收入,此外,公司还优先安排农民到企业务工,年人均收入5万元左右。”
“为夺取秋粮丰产丰收,郸城县通过发布农技时讯、派出农技专家实地指导等措施,最大程度提升秋粮产量,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郸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汝敏说。
当前,玉米进入灌浆期,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和郸城县一样,全省农民、农技员、农业专家忙着奔走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生产一线,全力以赴夺取秋粮及全年粮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