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可感可及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全面振兴前7月我国完成 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打响“中国人的阳光金果”招牌让“河南味道”家喻“沪”晓 豫农优品公司签约上海农工商超市公司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图片新闻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11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26

和美乡村可感可及

--济源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与实践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黄红立左朝君郭小梅

王屋山下,愚公故里。

河南省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我家太美啦,这一路美景!”8月25日,在上海工作回乡探亲的骑行爱好者王成军,骑着单车从济源承留镇的531铁路公园出发,一路疾驰,经过两个多小时,到了坡头镇黄河湿地连底村,直呼过瘾。

王成军所走的这条路,叫济源南山产业旅游路,全长19公里,途经承留镇、坡头镇2个乡镇,花石、大沟河等29个行政村,其中22个景点有机串联,蔬菜制种、生态养殖、林果采摘等产业有效贯通,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产业路、观光路、乡愁路,振兴路。

这是济源示范区坚持“片区打造”工作思路,实行集中抱团集聚发展模式,以片区建设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济源创新“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浅山丘陵地形优势,以城乡融合为统领,走出了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产业支撑、片区引领、运营前置、美学设计、示范带动”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处暑过后,走进济源乡村,田野广阔、绿树成荫,农村环境优美、农业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特色,季季有风景,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和美乡村美在产业

8月24日,邵原镇北寨村的劳保产业园里,工人们在一台台手套机前,将生产好的手套固定在特定的机器上,再将它们打成一捆放到筐子里。

北寨村的劳保产业园是济源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理念,结合村庄发展实际,按照宜工则工,发展起的劳保产业园。

“济源依托‘工、农、商、游’四大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将村庄分为四类,以产业为支撑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济源市副市长侯波说。

宜工则工。克井镇柿槟村与豫光金铅一体发展;坡头镇坡头村与中沃实业一体发展……村庄得益于企业的大力支持,都发展成了镇域先进村,构建了“企村一体”模式。

宜农则农。克井镇枣庙村发展冬凌草产业;五龙口镇留村发展高油酸花生产业;梨林镇后荣村发展观光牧场和蔬菜大棚产业……种类丰富的特色农业产业助力村庄提升建设水平,形成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田村一体”模式。

宜商则商。五龙口镇辛庄村、轵城镇西轵城村等济源各镇村,基本上通过乡镇大型超市、镇域商贸一条街等带动村庄同步发展,形成了商贸业带动村庄建设的“产村一体”模式。

宜游则游。济源创新开展休闲旅游村庄建设,实现了村庄与景区连片发展--克井镇河口村与沁龙峡景区,五龙口镇山口村与五龙口风景区,邵原镇双房村与娲皇谷景区……不但能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更能助力连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如今,济源已形成蔬菜制种、兔业养殖、薄皮核桃、乡村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涌现出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出“济源人家”“承留好礼”、“醉美坡头”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核心区农家乐达130余家,农业精品园区9个。

2023年济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19.4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7.1%,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62:1,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居全省第一位。

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济源,以产业为支撑,和美乡村建设稳定发展。

有点有面连片建设

济源大沟河是一条河,水流清澈,曲曲弯弯,三步一湾,五步一潭,连线串珠,直通黄河。

大沟河是一个村,处于济源南山森林公园腹地,驿站、咖啡、民宿、直播、非遗、露营和山水美景融合。

如今,大沟河是济源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从南向北长约20公里,南边的起点是黄河边的坡头镇连地村,北边的起点是承留镇的承留村。

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山、水、林、田等优美自然风光,沿线村庄因地制宜,先后建成铁路公园、农业公园、乡村驿站、咖啡书吧、乡村直播间、亲水体验带、研学基地等项目,集自然观光、亲水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有点有面,片区打造,抱团发展,是济源和美乡村连片开发最有力的举措。

梨林镇依托渔业、奶牛、智慧农业发展侧重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东方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

大峪镇依托红色文化及小龙虾、白玉蜗牛养殖等特色产业侧重农文旅融合打造大美大峪乡村振兴示范带;

下冶镇依托艾草、山楂、石榴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

王屋镇依托王屋山景区、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蔬菜制种等资源优势打造九芝岭农旅融合示范带;

思礼镇依托九里沟景区、塌七河流域、三湖区域等农文旅资源优势打造九里沟乡村振兴示范带;

…………

济源形成了1个市级大沟河乡村振兴片区和10个镇级乡村振兴片区,覆盖100余个村,实现“1+10+N”的连片提升。

看济源,各镇通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了全域片区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格局。

和美乡村运营前置

乡村建设,运营先行。

乡愁是刻在中国人脑海中的一种记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首先擦亮乡村“颜值”,找回乡愁的美好。

承留镇531铁路公园,曾经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531工程的“铁路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包含车间、锅炉房以及铁路、车厢等,建筑风貌充满了历史年代感。

承留镇聘请河南省民宿协会会长邱英平作为美学顾问统筹设计,在尊重和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了咖啡馆、书吧、铁路花海、火车雕塑、铁路文化博物馆等单体项目,统称为铁路公园。

邱英平是2023年5月济源示范区聘请的首位乡村建设美学顾问。

当年8月,济源印发了《济源示范区乡村建设美学顾问工作制度》,将美学顾问助力乡村建设制度化,倡导各镇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聘请美学顾问,为村庄整体风貌和具体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打造独具济源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目前济源已组建市、镇两级乡村建设美学顾问,定期组织座谈会和现场观摩,开展美学讲座,提升规划设计水平,让专业人士参与到济源广大乡村建设中来。

美学顾问进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济源坚持“运营前置”理念,探索“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通过乡村运营有效激活乡村。

坡头镇清涧村聘请乡村CEO进行运营;王屋镇谭庄村由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运营;王屋镇原庄村由“西溪岭悠享乡村”河南后院花语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融建运管”一体化运营;承留镇花石村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和公司统一运营……济源通过乡村运营带动了村庄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看数字,截至2023年年底,济源525个行政村(居)中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79个,占比达15.05%;10万元以上村415个,占比达79.05%;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屋镇谭庄村,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4.23万元,是2022年的3.02倍。

乡村治理和和美美

和美乡村,因和而美。

8月24日,五龙口镇董庄村,村党支部书记董建磊带领村干部为村里低保户、五保户、高龄老人分发黄瓜、豆角、南瓜等时令蔬菜,群众连连竖起大拇指。

董建磊介绍说,发给群众的蔬菜,是村里在清理乱占地之后,把没有承包出去的地,作为村民集体“红色菜篮子”,将种植的蔬菜免费发放给村内有需要的群众,也解决了占用集体土地问题,一举两得。

和美乡村建设,重在基层干部。

济源强化党建引领,加快“农村干部素质提升行动”,通过教育监督、日常管理、激励保障等,持续提升农村干部政治素质、纪律作风、履职能力、服务意识和干事热情。

济源乡村治理工作,颇具经验:

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道德“积分制”,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得到极大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迭代提升;

制定《农村干部“负面清单”30条》,方便群众“照单监督”;

花石村“幸福苑”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助餐服务,成为周边村老年人的向往;

探索村民评理说事民调法,涌现出了“老班长”调解室、“板凳议事会”“老崔调解车”等个性化为民服务新形式;

…………

济源以“推广一批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开展一批典型案例评选、打造一批示范村镇、形成一批长效机制”的乡村治理“四个一批”为抓手,推动建设善治乡村。

走进济源乡村,田野广阔、绿树成荫。和美乡村的济源,青山如黛,风景如画,宜居宜业。

这里,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济源,万物有和,世间有美。

和美乡村,可感可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