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豪杰
8月22日,从浚县224省道新镇镇段拐入田间小路的时候,种植大户胡开增放慢车速,看了一眼路边的农田说:“从这儿一直往前,都是我的地。”
绵延一公里多,高高低低,高的是玉米,低的是大豆。胡开增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有700多亩。
合作社的办公室里,稍显凌乱,茶几上摆着的托盘里,刚发芽的小麦显得有点不搭。马上该种小麦了,胡开增一直在做种子发芽试验。
小小的托盘里,是胡开增对小麦的期待,门外隔着一条路,则是胡开增一直做了三年的增收试验田。
“头一年谁知道咋回事儿呀。”胡开增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当时倒是有个想法:提高土地收益。
这种朴素的想法,放在任何一个种植大户身上,都合适。
胡开增笑着说:一年入门,三年入行。对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他也算是入行了。
走到田边,发现这里的农田有点不一样:按照最初的种植技术模式,田边要留出作业行,单独种大豆或者玉米,方便机械收获。
胡开增用实践经验说话:不用!
他解释说,作业行里单种玉米或者大豆,就损失了一部分复合种植面积,以他的总种植面积算,加起来不少呢。并且,他收获的时候,是两台机器同时收,不存在机械掉头难题。
不仅如此,胡开增还给留作业行的种植大户支招:尽量在田边作业行种大豆,这样能保持行间良好的通风,玉米晚收也没问题。
蹲在地头,胡开增还专门展示了合理增加密度的办法:玉米双粒播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一田双收的实现,关键在密度。一亩地里“挤”进去两种作物,得想办法。
除了选用合适的品种,胡开增采用6行大豆、4行玉米的模式。玉米行采用宽窄行,加强中间两行的通风透光;玉米双粒播种模式,则进一步加大了玉米株距,最大限度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是个头疼事儿,但这也是产量的重要保障。哪怕在今年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胡开增的田里,草也不多。
河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河南农业大学刘天学教授介绍说,大豆玉米分属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在目前的条件下,尚未有广谱性,且同时适合两种作物的除草剂,在田间作业时极易出现药害。
“一般的措施是,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农药喷洒时注意遮挡,防止药害发生。”刘天学说,但即使是无风的天气,也不容易避免药液飘散,打药时必须注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除草难题,是目前种植户的最大困惑。专家们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苗前封闭加苗后除草相结合的办法,也专门研发了适合的机械。
“苗前封闭效果不错,但有一定的维持时间,尤其是今年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草长得很快。”胡开增说,苗后除草也很关键。
胡开增专门设计了一套苗后除草的设备:接近两米长,用钢管焊接起来的长方体,就像人力板车一样。四周挂上塑料膜,变成了罩子,防止药液漂移;喷头在内部靠近前方的位置,保证药液即使飘散,也会被后部塑料膜挡住、滴落。“只要把大豆苗好好罩住,就不用担心药害了。”胡开增说,看似简单,但好用啊。
去年以来,大豆、玉米价格一直波动。“无论市场咋变,咱种植户都得靠产量取胜,产量上不去,说啥都白搭。”胡开增说。
把增产增收的想法,变成好用、实用、能落地的技术,胡开增这场田间试验,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