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乡高标准农田麦收忙
八公桥镇赵马寨村群众在采摘金银花
□程正锋王腾文/图
九月的河南省濮阳县,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广袤的龙乡田野上,丰收景象远远不止于此。
129万亩玉米大豆全部进入收获期;葡萄、酥梨、苹果、金针菇等本地果蔬大量上市;满载农产品的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产粮大县濮阳在农业发展上交出的优异答卷。2024年,濮阳县小麦产量13.2亿斤,较去年增产1.54亿斤,增幅13.2%。当前,濮阳县正围绕建设农业强县持续发力,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产业振兴,不断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农业向标准农业、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的新路径。
濮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省十四个超级产粮大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基地,强基础,生产优质原料
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建立高质量的原料生产基地,这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首要步骤。优质原料的获取对于农产品加工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产粮大县,濮阳县只有通过建立专用化、标准化、优质化的种植基地,才能有效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来源。”濮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介绍。
濮阳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实农业产业发展,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农技创新、推行规模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方法,全力做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作。
强化技术服务。濮阳县农业农村部门从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遴选县级技术骨干158人、乡级技术骨干22人、村级技术员176人,组建县、乡、村三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壮苗”等行动,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紧盯农时落实关键技术,下乡指导220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630余期,培训2.1万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700余个,力争适播小麦多增产、晚播小麦保稳产。据测算,濮阳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25.74万亩,较去年增加0.24万亩,增幅0.19%;单产523.0公斤,较去年增加58.3公斤,增幅12.5%。
加强农技创新。引进推广新麦26、郑麦1860等农作物新品种12个,推广宽幅播种、氮肥后移、精量播种、喷灌滴灌等新技术20余项,制定推广《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规程》等10余项,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显著提升,实现了从“增产”到“提质增效”的转变。
推行规模化生产。濮阳县大力推广“土地驿站”模式,扎实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有力有效推动农村改革。持续发挥鲁河镇的典型引领作用,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鲁河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5万亩。全县2024年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0万亩以上;3年内8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50万亩以上,亩均节本增效300余元,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达85%以上,积极打造国家级农村改革亮点,探索出全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濮阳模式”。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县规模化养殖场580余家,年出栏生猪60.3万头、肉牛3.4万头、家禽6877万只。
改善生产条件。濮阳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1.93万亩。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面积均达9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20%;项目区生产条件的改善,促使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实施前小麦、玉米亩均产量分别为460公斤、470公斤;项目实施后,小麦、玉米亩均产量分别为510公斤、525公斤;小麦亩均增产50公斤,玉米亩均增产55公斤。运用卷盘式喷灌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1800亩,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清淤疏浚渠道4.12万米,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18.6万亩;种植防护林木7.97万棵,以完善农田林网、提高林木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地力培肥工程提升了71.98万亩农田的生产能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提升社会化服务。以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为抓手,完善设施,增加功能。重点利用高标准农田的智慧平台,做好“高标准农田+农事服务”工作,建设智慧农事服务功能区,建成一个集大田管控、农资购销、智慧托管、电子商务、农民培训等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同时,整合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服务粮食作物产业、经济作物产业、畜牧产业等三大领域的农事综合服务队伍,就近开展农事服务,建立“农事半小时服务圈”。壮龙头,延链条,产业融合促提升
濮阳县高度重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该县按照“择优、扶大、做强”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濮阳县规模以上涉农企业达120余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5家。
为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濮阳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强化服务、优化环境等措施,加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已经成功争创油料、水稻、小麦、食用菌等4个省级产业集群,成功争取花生、稻米等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通过产业集群创建,将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新格局,产业集群建设联系龙头企业19个、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8个,带动农户18万户,让农民不但能享受到农业种植生产的利益,还能享受到加工环节的利益,助农增收2.16亿元。育品牌,创名牌,濮阳优品行天下
农业强,品牌必须强。品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濮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
积极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当前,濮阳县有“濮阳小麦”“濮阳大米”“濮阳花生”“濮阳金银花”“濮阳鹅蛋”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今年,该县将继续挖掘潜力,为品质优、规模大、有特色的“濮阳面粉”“濮阳丝瓜”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龙祥食品公司的“龙祥面粉”“龙祥挂面”、豫航面粉公司的“豫航饺子粉”“豫航雪花粉”“豫航原味小麦粉”、金堤花果园农场的“金堤花小麦”、家家宜米业公司的“家家宜黄河精米”、训达粮油公司的“训达压榨一级花生油”“训达醇香花生油”、豫发合作社的“濮金园花生”、天耕农业公司的“菇芝源杏鲍菇”、开心农场的“原食香丝瓜”、德甫合作社的“德甫精品西瓜”、英伦玉米公司的“豫濮英伦玉米面”“豫濮英伦玉米糁”等18个绿色食品,涵盖了小麦、大米、花生、玉米、瓜果的种植及加工。
争创知名农业品牌。积极发动县域内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申报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切实指导好、推荐好、组织好农业品牌申报。目前,濮阳县已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名录》的农业企业品牌5个、农产品品牌8个。加强产品内涵挖掘与宣传,促进人文与时代要素融合创新,做好老工艺、老字号、老品种的保护与传承,讲好品牌故事,强化农业品牌注册保护与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构建“省、市、县”农业品牌梯次发展格局,不断推动全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渠村黑牛肉”“梨园烧羊肉”“八公桥壮馍”“清河头状元红”“柳屯裕升东糕点”“徐镇魏氏香肠”“庆祖刘家驴肉”等老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
强化农业品牌宣传推介。濮阳县充分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农业品牌,搭建具有濮阳特色的新型展示展销平台。鼓励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现代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加工贸易洽谈会、产销对接会,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濮阳农产品展销会,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训达花生油”“豫航饺子粉”“家家宜黄河精米”等产品多次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博览会等展会上获得金奖。一个个奖牌助力濮阳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助力濮阳县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凯盛浩丰(濮阳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内,工作人员在管理西红柿
清河头乡管五星村阳光玫瑰葡萄成熟上市
(本版策划:段宝生王子宁李殿伟韩俊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