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澎湃起逐浪向“高”行
第1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28期:第1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20

“新”潮澎湃起逐浪向“高”行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孙玮万玉磊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

走进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从工业园区到村庄社区,无论是项目建设一线、企业生产车间,还是特色农业园区、乡间平畴田野,干部群众抓项目、搞建设、谋发展的热潮滚滚而来,一个个工业项目、民生工程、致富产业向“新”发力加快推进,一幅幅美丽繁荣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展开,“城乡一体化、陆海联动、产业集群、四区融合”的格局悄然形成。

向新发力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8月31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农场陇华社区桃花岛生态园里一派繁忙景象:一筐筐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葡萄从大棚里抬出来,包装、分秤、装箱。

“我们这儿的葡萄是引进的新品种--阳光玫瑰,由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而且这里的土地是富硒土壤,种出的葡萄色泽光鲜、清甜可口,具有保健功效。”桃花岛生态农庄负责人胡治平自豪地说,通过近两年的不断改良,桃花岛生态农庄培育出葡萄新贵“青云格格”,该品种集中了阳光玫瑰的所有优势,品质好口感佳,每到盛果期,就有上海、郑州等地客商前来预订收购,周边村民、市民也慕名前来采摘,每年能给胡治平带来几十万元的利润,还带动附近社区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

特色水果种植也是杏花营农场的增收产业。在陇华社区,硕之果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南果北种”技术,不断拓宽种植品类,引导吸纳社区200余户农户参与,帮助村民建设温室大棚120余座,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和增收。果园里,一串串猕猴桃挂在枝头,一个个鲜红的火龙果在绿叶的衬托下更加鲜艳,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丰收场景。

桃花岛生态农庄的特色农业,是杏花营农场近年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杏花营农场积极引进新、优、特农作物新品种,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目前,杏花营农场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

杏花营农场是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始终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科学合理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向新发力,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把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双河铺社区,一粒米托起一个特色产业。

作为示范区水稻主产区,这里的大米已经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近年来,为提高群众收益,双河铺社区围绕沿黄生态建设,积极探索绿色高效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原有“稻虾轮作”模式,打造了“稻虾共生、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模式,为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截至目前,双河铺稻虾共养基地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利润额5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通过土地流转、用工等形式带动760多人增收。2022年,双河铺社区注册了自主品牌“汴京稻香”,为水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如今,双河铺社区的水稻亩产达1100斤,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集体经济的双赢。

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杨桥社区,一朵花撬动一个特色产业。

在推进产业富民过程中,示范区瞄准花卉市场需求,在杨桥社区建设高标准连栋温室,打造蝴蝶兰种植基地,发展特色花卉产业。初步形成了从生产设施、原料供应到生产过程,再到产品储运的产业链条。目前,该基地可年产3.5寸大苗40万株、成品花10万株,年产值可达600余万元,年利润约138万元,为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40余万元,同时带动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30余人务工。

“蝴蝶兰花卉产业项目的落地,弥补了开封高档花卉规模种植的空白,打破了原有菊花传统种植局面,为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增加了新的产业。”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保国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下一步,示范区将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引领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日,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开封基地)总装车间内,一排排组装完成的车辆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整齐划一,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这里,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台SUV下线,一天可生产600多辆汽车。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做强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内容。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力促制造业提档升级。目前,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90亿元,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开封奔腾智能产业园正式达产,首台(套)激光设备成功下线,标志着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的新征程;益海嘉里(开封)项目则深耕农副产品深加工28万吨花生预榨车间的投产运行,为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围绕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挥奔腾激光、奇瑞汽车、益海嘉里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高端、智慧、绿色的制造业集聚区,并且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园,为区域发展插上了翅膀,随着韵达、丰树等物流巨头的入驻,以及物流设施的不断完善,一个内外联通、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跃然成形。

为激发企业活力,政策在持续发力。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定“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发展之路,出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公开承诺》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全面激发。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坐拥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开封综合保税区3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的集聚,让示范区一跃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创新发展中原服务贸易,打造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依托开封综合保税区,为企业提供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运作最灵活、通关最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外向型经济新引擎;依托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企业入驻量身打造一系列产业扶持和人才落户政策,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为引领企业蝶变,科技在强力赋能。

借助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导企业加快创建各类高水平创新平台,在新型炭材料、智能装备、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研发基地。围绕新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创智孵化谷为载体,重点发展超导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纳米级材料等新材料。截至目前,已集聚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科技型企业7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9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另外,示范区还依托郑开科创走廊、开封市科学院等创新平台,构建起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与潜能。

在新技术、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加持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至126家,累计完成投资1800亿元。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示范区内的经营主体已突破3万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8家、中国500强企业21家、行业龙头15家、外资企业57家,金融类企业127家。截至2023年年底,示范区生产总值已达264.14亿元,映射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鳞次栉比的产业大棚、错落有致的村居庭院、干净整洁的亮丽街道、修缮一新的村史馆、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繁忙有序的直播电商……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乡深度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宜居宜业的优美环境托举起群众幸福新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积极响应,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探索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径。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逐年投入资金对涉农的社区(村)开展道路、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引导37个传统农村社区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一批务实暖心的好事实事相继落地。

示范区以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为宗旨,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新建篮球场313个、足球场72个、排球场66个,城区新建成的公园和绿地也安装了健身器材。全民健身热潮涌动,170余处健身路径与站点镶嵌于城市脉络,构建起“15分钟健身圈”,让健康成为市民生活的常态。

示范区以“优质服务型”医疗体系为引领,建成综合性医院1家、建设改造中医馆7所,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全区“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100%。

示范区以“十百千万幸福养老工程”为抓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18户,建成区级特困供养中心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9个,实现区、乡(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现实。

目前,示范区建设城市路桥和管网1000多公里,博物馆、规划馆等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河南大学附属“两校一园”、新殡仪馆及公益性公墓等多个民生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300亿元。

…………

民生改善步履不停,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惠及万家,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截至2023年年底,示范区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6个,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8729户;启动了22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群众9886户,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1年,示范区荣获开封市“生态振兴优秀县区”称号。

近年来,从道路建设到产业发展,从生态修复到农村集体经济,曾经的农民工在家门口成为技术工,昔日外出青年回乡搞起高效种植,先进的商事制度推进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促进了先进制度的创新……城市的发展、群众生活的变化、现代产业的提档升级,都展现出了示范区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新景象。

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高等学府林立,职教园区专业集群蓬勃发展,为示范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常住人口与城镇化率的双增长,见证了示范区从形态到业态、从生态到动力的全面跃升,一幅形态美、业态新、生态优、动力强的“示范画卷”徐徐展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奔跑状态、拼搏姿态埋头苦干,乘风而上,向新而行,谱写更加辉煌的高质量发展篇章。”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王彦涛说。

本版图片由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示范区魅力幸福城

晚霞中的彩虹桥

示范区杏花营农场陇华社区桃花岛生态园的“阳光玫瑰”葡萄喜获丰收

示范区街角一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